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

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

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座落於青山綠水、稻田阡陌的江南水鄉——江陰市馬鎮南陽岐村,內有徐霞客故居、勝水橋、仰聖園、晴山堂石刻和徐霞客墓等組成。徐霞客故居始建於明代,清初翻修,現共三地二側廂。晴山堂始建於明末啟元年,是徐霞客為慶祝母親大病初癒而建。 紀念館1996年命名為“江蘇省德育教育基地”、“無錫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又被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7月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6月被無錫市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示範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
  • 外文名稱:Xu Xiake Memorial Hall in Jiiangyin City
  • 類別:名人紀念館
  • 地點:江蘇省江陰市馬鎮鎮南腸岐村
  • 竣工時間:始建於明末啟元年
  • 開放時間:1987年建成開放
  • 館藏精品:墓前碑為清初遺物
館址位置,管轄隸屬,建築布局,景點史話,開放時間,

館址位置

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位於江蘇省江陰市馬鎮鎮南腸岐村。郵編:214406
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

管轄隸屬

徐霞客紀念館是為我國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和遊記文學家徐霞客而建立的。1987年建成開放。隸屬於江陰市文化局。

建築布局

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為徐霞客故居。始建於明代,清初翻修,原有的房屋五進二側廂,第五進於1958年拆除。1985年對故居進行了全面修繕,第四進因損壞嚴重未曾修復。現故居共三進二側廂。第一進面闊7間,進深6架。第二進面闊5間,進深6架,正中3間前有軒。第三進面闊5間,進深8架,正中3間敞連,後有翻軒,為大廳,名"崇禮堂"。房屋地基高度每進遞增,具有明代進士宅第的特點。故居占地面積116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第一進正中懸掛陸定一所書"徐霞客故居"匾額,屏風正面鐫有北京大學教授侯仁之題文,背面有徐霞客頭像浮雕。

景點史話

徐霞客紀念館除上述四個展室外,還有三外遺蹟可供瞻仰參觀。"羅漢松"位於故居第三進前東側天井,樹高6.5米,乾圍2.2米,相傳為霞客手植,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勝水橋"位於故居東南百米處,始建於明,民國十三年(1924年)重建。橋長19.4米,寬2.5米,為麻石單孔平板橋。橋墩兩側有橋聯,外聯"勝境重新舟駛人行通海宇、水影依舊清流急湍映天然"。內聯"曾有霞仙居北宅,依然虹映臥南腸"。相傳當年霞客駕舟出遊,徐母總要站在橋上送行。"徐霞客墓"位於睛山堂後,1978年遷建,1985年按《徐氏宗譜》附圖式樣重建。墓座西朝東,墓前碑為清初遺物,高1.2米,寬0.4米,碑上部橫書"十七世"3個字,中間直書"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均為陽刻。墓前有高2.7米霞客全身塑像,左右兩側各有臥式石碑一塊,左為李先念"熱愛祖國,獻身科學,尊重實踐"的題詞,右為潘琪所書徐霞客碑文。墓地占地面積754平方米,遍植名貴花卉,有鵝卵石小徑相環繞。

開放時間

徐霞客紀念館 每天上午 8:00 - 下午 16:00 開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