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前身為1958年的江西師範學院地理系,1962-1978年期間停辦。1979年地理系恢復招生,1993 年增設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1994年更名為環境資源科學系,1996年增設城市規劃專業,1999年改名為城市與環境學院。2003年7月學校在對原城市與環境學院的有關專業進行調整的基礎上成立地理與環境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JXNU
  • 簡稱:江西師大地理學院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大學二級學院
  • 知名校友林彬楊劉煜
  • 所屬地區:江西南昌
  • 主要院系: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主要獎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教育部“2011”協同創新項目
  • 知名教授:蔣梅鑫、鄭林、舒曉波、方朝陽
  • 碩士點: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信等
  • 院長鄭林
  • 院黨委書記:蔣梅鑫
  • 重點實驗室:鄱陽湖濕地流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學院簡介,專業設定,師資力量,發展簡史,中正大學時期,南昌大學時期,江西師範學院時期,江西師範大學時期,學生組織,學生會,黨員服務站,學生社團,學院位置,

學院簡介

學院在師大中的位置學院在師大中的位置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前身為1958年的江西師範學院地理系,1962-1978年期間停辦。1979年地理系恢復招生,1993年增設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1994年更名為環境資源科學系,1996年增設城市規劃專業,1999年改名為城市與環境學院。2003年7月學校在對原城市與環境學院的有關專業進行調整的基礎上成立地理與環境學院。
學院現有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三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和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人文地理學區域經濟學自然地理學、地理教學論、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環境地理學等7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地理學被評為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點學科,地理科學專業為江西省省級品牌專業、特色專業,2013年獲批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項目。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結合學科特點,將人才培養延伸至第二課堂。成立於1996年“藍天”環保社團是江西師範大學的特色學生社團,社團緊扣綠色環保宣傳為主線,在校內外開展各種形式的環保調研和科普宣教活動,具有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力,2005年獲“全國優秀學生社團”。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600餘人,研究生120餘人。建系(院)以來,先後為省內外各級學校、研究機構和政府有關部門培養和輸送各類人才4000餘人,造就了一批活躍在地理教育和地理研究領域中的學科帶頭人或學術骨幹。學院不僅是江西省地理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同時也是全省地理科學研究中心。由江西師範大學和江西省發展計畫委員會共同領導的江西省國土開發整治研究所以及江西省地理學會、江西省遙感套用技術協會生態環境專業委員會、江西省環境學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江西地理研究所等多個學術團體掛靠學院。
近年來,學院通過加強與國內外高校、學術研究機構的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提升了辦學水平和學術聲譽,為學科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依託學院成立了“鄱陽湖生態環境與資源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設有鄱陽湖湖泊生態環境、濕地生態與環境健康、流域綜合管理與區域發展、鄱陽湖生物多樣性、生物資源綜合利用、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空間信息共享服務等研究方向。學院以重點實驗室建設為契機,以鄱陽湖流域複雜系統為研究對象,緊密結合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國家戰略規劃,積極開展資源利用、環境演變、自然災害、國土整治、人口與城市化、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尤其是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決策支持服務為重點,開展多學科、多層次、多方位的綜合研究,逐步形成鄱陽湖流域健康與生態安全、空間信息分析處理與系統套用、城鄉人口與區域發展等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鮮明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使之成為鄱陽湖研究的重要基地。

專業設定

本科專業:地理科學系(師範專業)、地理信息系、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系;
研究生專業:生態學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區域經濟、地理教學論、環境地理學。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3人,專任教師41人,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9名,中組部“千人計畫”1人,江西省高校學科帶頭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5名,博士(生)31人。
學院設有自然地理綜合實驗室、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天文觀測實驗室和地理標本陳列室、氣象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實驗室,另外還在中科院千煙洲試驗站、都昌縣等地建有一批相對穩定的校外教學、實習和科研實驗基地。裝備有ArcGIS、MapGIS及ERDAS等國內外主流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和一批先進的環境分析儀器設備,實驗室儀器設備原值總計超過600多萬元,學院專業圖書資料室藏書近2萬冊,中外文期刊近百種,可充分滿足研究和教學的需要。
多年以來,學院在區域與城市發展、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土地評價與規劃、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套用和鄱陽湖研究等領域開展了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近五年來,學院承擔的各類項目100餘項,經費為3000餘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30餘項,經費1500萬元,省部級項目30餘項,經費500萬元,橫向項目40項,經費1000餘萬元。多項成果榮獲國家和省級獎勵,其中“鄱陽湖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空間信息智慧型處理、建模和集成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三峽工程對鄱陽湖區環境影響及對策研究” 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空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生態環境研究”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江西庭院生態經濟研究與推廣”、“江西京九沿線城市化研究”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西省農用地分等”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西省人口城市化進程研究”獲國務院第五次人口普查國家級課題評審一等獎,“鄱陽湖區對長江洪水調蓄功能與防災綜合治理對策研究”獲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湖沼型疫區血吸蟲病易感地帶的空間模擬”獲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先後出版了《鄱陽湖研究》、《Wetland and Water Resource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A Watershed Perspective》、《鄱陽湖地區的綜合開發與治理》、《鄱陽湖對長江洪水調蓄功能及防災對策》和《江西地理》、《江西省自然地理志》、《江西人口》、《江西21世紀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江西區域經濟研究與地理教育》等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專著;在《Internatio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cs》、《中國科學(D輯)》(中英文版)、《科學通報》(中英文版)、《地理學報》(中英文版)、《遙感學報》、《經濟地理》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近400餘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檢索論文60餘篇。

發展簡史

中正大學時期

1940年10月31日,國立中正大學創建於抗日戰爭時期江西省臨時省會泰和縣澄江鎮的杏嶺村,開創了江西高等教育的新紀元,奠定了江西師範大學的基礎,也為地理與環境學院的今天創造了條件。
學校創辦初期,國民政府對學校頗為重視,經費充足,名師雲集,師生人數逐年增加。1942年8月中正大學在贛縣龍嶺設分校,受江西省政府委託,增設師範專修科,內設史地組,學制三年。這是江西歷史上第一個地理專業,標誌著高等地理教育在江西的確定,從此江西的高等地理教育伴隨著時代變遷和歷史風雨走過了近70年的歷史進程。
中正大學為抗戰時期成立的國立高等學校,學校實施“文武結合”、“政教合一”的三民主義教育。“三民主義”、“軍事訓練”為必修課,專業課則根據《本大學師範專科簡章》,參照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頒師範學院各系及師範學院初級部分科必修及選修科目表制定。三年必須修滿108學分才能畢業,但至多不能超過120學分。畢業生由江西省教育廳統一分配到中學任教。在實際教學中,地理組比照綜合大學本科課程開課,還開設了“教育概論”、“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行政”及“教學法”等課程。
抗日戰火催育了江西地理學,除了地理專科教學之外,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十分關注地理,例如,抗日烈士姚名達嗜好地理學,“繪製山川地理形勢圖,研究地形地貌,構想何處宜攻?何處宜守?假借兵馬,馳騁於地圖之上,作克敵制勝之戰鬥戲”(見《國立中正大學》江西文史資料第五十輯,1993年,王咨臣,“我所知道的文史系” )。當時的經濟系開設了《經濟地理》(餘澤忠先生主講),很受學生的歡迎。
1944年年底,日軍打通了平漢、粵漢南北交通線,威脅到贛西和贛南。1945年1月底,中正大學隨江西省政府各機關團體從泰和撤至興國,再遷至寧都長勝,龍嶺分校也遷至長勝,與校本部合併,4月複課。1945年8月抗戰勝利,12月底,學校遷至南昌西郊的望城崗,1946年1月7日複課。1947年7月師範專修科(包括地理專科)隨著第三屆畢業生的畢業而停辦。5年中,中正大學地理組輾轉奔波,堅持教學,為抗日戰爭中的江西教育做出了貢獻。

南昌大學時期

1949年5月21日南昌解放。1949年8月中正大學改名國立南昌大學,學校由望城崗遷入市區東面老飛機場(現青山湖校區)。南昌大學初期基本上沿用校、院、系三級建制,設五個學院和一個專修科,即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和體育專修科,後在1950年文學院和法學院合併為文法學院。
一. 師範部史地科的成立(1951年)
1951年5月28日,為了培養國家急需的師資,中央教育部批准南昌大學設立師範部,7月師範部正式成立。師範部下設中文、史地、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藝術、教育、體育9個專科,學制3年,學生學費全部是公費。
師範部學生由各縣文教科推薦的國小老師和各地區中學應屆畢業生經考試錄取,9月開學。至1953年院系調整前,師範部共有在校學生356人。
史地科分為歷史組和地理組,由文法學院文史系代管,由於文史系系主任谷霽光工作忙,後由歐陽琛先生代管。地理組的業務由文法學院副院長、留英地理學博士楊克毅教授負責。地理組一個班14人,只招了一屆學生。地理專業學生不多,但課程安排和任課老師仍十分認真,主要課程和老師有:普通地理學(楊克毅)、天文學(朱宏富)、氣象氣候學(劉庚漢)、地質學(楊質彬)、中國自然地理總論(朱宏富)、中國經濟地理總論(張明德)等。
解放初期,全國開展了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運動。1951年土地改革在全省展開,11月6日,南昌大學土改工作團成立,地理系師生和南大部分師生參加了黎川、新余兩縣的土地改革運動,歷時近3個月。師生們經風雨、見世面,得到了鍛鍊,思想感情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二.全國院系調整,地理組併入華南師範學院(1953年)
1952年,教育部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開始大規模院系調整。1953年南昌大學各個系分別併入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工學院等院校,師範部大部分併入湖南師範學院,只有史地科地理組併入華南師範學院四年制地理系。老師則有留有分,例如楊質彬去了中南土建學院、楊克毅去了中山大學,張明德調入華南師範學院,劉庚漢回到了江西農學院,朱宏富留校(物理系)。
後來這一屆學生畢業後,2個留華南師院地理系當助教,5個分到河南師院當助教,3個考入北師大土壤地理專業研究生,還有的到中學當老師。
至此,1951年剛成立的地理專業又停辦了,直至1958年江西師範學院地理系成立,江西才有了本科地理專業。

江西師範學院時期

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南昌大學撤銷,成立了江西師範學院(1953年10月),設中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藝術7個專科,1954年後,先後發展為系,招收本科學生,開啟了江西師範學院的新時期。
這個時期,儘管還沒有地理系,但江西師範學院的地理科研和科普工作仍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例如,1956年6月朱宏富完成了“宜黃地裂考察報告”,受到通報表揚,並且做了30多次科普報告,編寫、出版了7本科普小冊子。朱宏富(包括當時還在南昌二中工作的馬巨賢)被推選出席全國第一屆科普工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黨中央領導的接見。
地理系的成立
1958年根據中學教育發展的需要,江西師範學院成立了地理系。地理系的教師和行政人員由幾部分人組成:一是江西師範學院原有人員,如朱宏富、鄧克強;二是南昌師專調入人員,主要有馬巨賢、譚鉅生、范祖仁、章元雄等;三是兄弟院校分配人員,如華東師大的劉會慶、楊文金(二人均為兩年制研究生)、林文榮,中山大學的胡清華。1959年後又陸續分配和調入了蘇成泉、鄭松莉、陳宏群、黃旭初、劉象天、洪新仁、童純湘、胡長書、許五津、鐘伍常、陳訓琛、吳讓三、楊巧言、謝彼得(謝帆)、王鵬祥等。上述老師中有些是早已蜚聲地理界的老教師,例如劉象天1960年為支援江西而調入江西師院,1956年就是華東師大的副教授,其代表著有“中國自然地理總論”、“中國自然地理參考文獻”,是《辭海》(1979年版)修訂版主要編寫人員之一,是六十年代江西師範學院在省內外都有影響的教師之一,其他大多數是著名高校地理專業的畢業生,他們是江西師範學院最早一批地理教師,也是此後支撐江西地理界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地理系行政由馬巨賢任代理主任,譚鉅生任副主任,劉會慶任系務助理。由於教師中只有劉會慶一個中共黨員,故沒有設黨支部,劉會慶的黨組織關係掛靠在生物系。1959年4~5月間,調來程立勛同志,並發展了鄧克強同志,成立了黨支部,程立勛任支部書記兼組織委員,劉會慶任宣傳兼統戰委員,鄧克強任團總書記兼學生班主任。
地理系1958年9月招收了第一屆本科學生54人,由於招生計畫公布較晚,沒有學生填報志願,所有學生均為調劑入取。學生來自贛南、九江、宜春、南昌、撫州、吉安、上饒、萍鄉等地區。1959年8月招收第二屆學生48人,1960年招收第三屆學生41人。學生主要是報考其他專業的學生調劑過來的。
這時的地理系教師隊伍齊全,黨政工作有序開展,各方面工作走上了正軌。1961年~1962年,學校貫徹《高教六十條》精神,對課程進行了新的調整,恢復了“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開設的專業課程及任課老師主要有:《地圖與測量學》范祖仁,《地球概論》、《氣象與氣候學》朱宏富,《地理教學法》馬巨賢,《水文地理》馬巨賢、胡清華,《地貌學》章元雄、吳讓三,《中國自然地理》劉會慶、劉象天,《歷史地理學》劉象天,《中國經濟地理》蘇成泉、譚矩生,《世界自然地理》楊文金,《世界經濟地理》童純湘、王鵬翔,《土壤地理》林文榮、謝彼得,《地質學與第四紀地質》黃旭初、陳宏群、譚鉅生等。
地理系一成立就十分重視實踐性教學。58級一年級地質地貌和植物地理實習在廬山,二年級在撫州溫家圳,四年級上學期在鄱陽三廟前農場經濟地理實習。59~62級野外實習主要在廬山,還先後在撫州溫家圳、長山晏,宜春三陽進行過。
1958年馬巨賢編著的《地球儀使用法》由北京科普出版社出版。
1958~1962年正是大躍進和三年困難時期,學生入學後開展了“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教育,學生教學與勞動相結合,每學年下農場勞動兩個月。1958年,學校對學生實行人民助學金制,1959年以後,一伙食費全由國家包下來,仍發放人民助學金,同時實行學生免費看電影、免費淋浴制度。1960年困難時期,學校要求青年教工和學生種菜,定額交菜至教工食堂及學生食堂。
這個時期,有兩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白馬山農場勞動,一是建立氣象站。
1959年學校決定建立白馬山農場,位置在今新建縣生米鎮,面積1250多畝,地形以低丘崗地為主,除少部分水田和旱地外,大多是荒山。1959年白馬山開發前,地理系接到農場測量的任務:繪製地形圖、確定農場邊界、建立農場立體模型。當時由范祖仁老師帶隊,李潛華、郭可讓、李博之等學生都參加了。師生分散住在嶺背村村民家裡,測量儀器主要是經緯儀和水準儀。野外工作一個月左右,圓滿完成任務,為農場的規劃建設打下了基礎。從此以後,學校在山上陸續蓋了房子、修了道路、挖了水渠,昔日的荒山野嶺面貌一新,成為江西師範學院師生勞動鍛鍊、貫徹“教學與勞動生產相結合”方針的基地。在三年困難時期,也為改善師生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8年大躍進,工農業生產特別是大煉鋼鐵急需天氣預報做保障,為此,地理系建立了氣象站,1959年9月25日,開始發布南昌地區天氣預報。氣象站開始設在現青山湖校區雙理樓空地上,後改遷至學生第一宿舍兩側的菜地上,由氣象老師朱宏富和林文榮帶學生負責觀測,同時安排人員用東方紅收音機定時收聽氣象氣候形勢,結合氣象站觀察數據,分析後發布天氣預報。氣象觀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鍊了同學,同時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由於預報準確,受到了省有關部門的表揚。
停辦地理系
60年代初,中央提出“鞏固、充實、調整、提高”的八字方針,全國壓縮辦校規模,撤銷了一批1958年匆忙成立的高等學校。在此背景下,1961年學校決定停辦地理系和政教系,地理系停止招生。1962年地理系除畢業班外,尚有59級、60級級89名學生,此時59級已是三年級學生,最後48人全部轉入化學系,課程還是按原地理系的上,並開了一些基礎化學和套用化學的課程。60級41人唯讀了兩年,當時有兩種去向自由選擇:一種是直接畢業,但拿的是專科文憑,同樣由學校分配工作;另一種是選擇留下來,但不在地理系就讀,而是大部分去了化學系,少數去了數學系、物理系,最後這部分學生實際上讀了六年。58級已經修完4年,全國統一分配,大部分分到中學當老師,有十幾個人調配到部隊,還有一些到了公安系統、機關等部門。地理系的停辦影響到省內中學相關課程的開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學停開了地理課。
地理系當時教職工共有27人,24位教師為:馬巨賢、譚矩生、朱宏富、范祖仁、章元雄、劉會慶、楊文金、林文榮、胡清華、蘇成泉、鄭松莉、黃旭初、陳宏群、劉象天、胡長書、王鵬翔、楊巧言、謝彼得、陳訓琛、許五津、吳讓三、洪新仁、童純湘、鐘五常、4位行政人員是:鄧克強、程立勛、鐘若給、王潯。停辦地理系時,除指定的10個人外,大部分都離開了師院,有的調至中學,有的到了工廠或其他基層單位。留下的10人中,譚鉅生到師大附中,劉會慶到教務處,林文榮到外語系,楊巧言、鐘伍常、陳訓琛三人到圖書館,楊文金到校工會,馬巨賢到化學系,范祖仁到物理系,劉象天到校醫務所。這種安排為後來地理系的復辦儲備了人才。
在地理系停辦的16年間,留校的老師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專業。60年代,劉會慶等人還經常到野外考察。1965年9月師院成立靖安分院,開設“農業基礎班”和“農業理化班”,劉會慶、楊巧言調入“農基班”,楊巧言教土壤,劉會慶為專業老師兼第一副主任。楊文金、鐘伍常、朱宏富、劉象天等都曾上過課。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給黨和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江西師範學院也未能倖免。1968年大批老師下放,下放的地點有貴溪、戈陽、鄱陽、鉛山、玉山、靖安等縣。1969年1月,江西省革委會下達通知撤銷江西師範學院,與江西大學的政教系、中文系、生物系和江西教育學院合併成立井岡山大學,遷到井岡山下的拿山。原地理系留校的林文榮、鐘伍常、劉象天、朱宏富隨學校搬到井岡山。
1972年11月,省革委會下文,撤銷井岡山大學,恢復江西師範學院,遷回南昌。與此同時,1968年冬下放的大量老師開始與學院“復鉤”。1973年,下放的原地理系教師基本上調回。1975年成立地理組,歸歷史系領導。組長馬巨賢,副組長楊文金,成立時的成員有劉象天、尹善正、楊巧言、陳訓琛、范祖仁、劉會慶,主要是在中文系和銀行學校上地理課,期間在信豐開辦培訓班,培養農村青年氣象觀測員。
這個時期,老師們為能重返地理教學而興奮,不少老師積極進行科學考察和開展江西地理研究,1979年楊巧言等出版了《井岡山地理》等著作,發表了“鄱陽湖”等科普文章,為此楊巧言被評為“全國地理科普積極分子”。
三. 復辦地理系(1978~1979年)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恢復高考,地理系的復辦提上了議程。1978年劉會慶、林文榮根據學校要求,開始做復辦準備。3月劉仁求同志從歷史系調入,組建地理系復辦籌備小組,成員還有馬巨賢 、譚鉅生、劉會慶等。籌備組首先是將掛靠在歷史系的地理組調入,從附中調入譚鉅生,以後陸續調入劉煥川、章元雄、蘇成泉、吳讓三、黃旭初、謝帆、王素珍、朱相水、李博之、梁國權、聶卿雲、黃際民、趙樹森、劉自清、章定富、楊澤芳、李桂清等。1978年年底黨政幹部和專業老師基本配齊。劉仁求為黨總支副書記兼第一副主任,馬巨賢、譚鉅生為副主任。不久地理系教工工會成立,楊文金任工會主席,以後的工會主席為劉自清,副主席有楊定國、陳英等人。為制定教學計畫,楊文金、楊巧言、陳訓生等老師到華中師範學院、湖南師範學院、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學院,聶卿雲老師到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拜訪學習,吸取辦學經驗,收集教學素材和資料,得到很大幫助,回來後編寫了教學計畫。以後系裡又陸續調入專業教師,至1981年全系已有30多位教師。
1979年開始地理本科專業招生,招了39人,男同學31人,女同學8人 ,分別來自省內南昌、撫州、上饒、宜春、吉安、九江、贛州、萍鄉和景德鎮各地市,均為理科生。課程按教育部教學大綱開課。當時師資力量很強,大部分課程都配備了2個老師,地質學基礎甚至有4個老師,而且大部分都是國內著名學校畢業、又具有長期野外工作經驗的老師。剛調入又沒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一般先做助教,跟著主講老師1~2年後才允許單獨上課。那時缺少教材,都是老師編寫講稿上課,學生聽課做筆記,後來隨著高校教材的出版,大部分課都採用全國統一教材,有些新的課仍採用自編教材,如化學地理、江西地理等。
1979年地理系下設地質地貌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經濟地理教研室、教學教法教研室。教研室主任有劉煥川、聶卿雲等老師。教師任課情況:《地球概論》馬巨賢、楊定國,《中國自然地理》劉會慶、梁國全,《世界自然地理》楊文金、陳英,《中國經濟地理》易宜曲,《世界經濟地理》朱美榮,《經濟地理導論》聶卿雲,《地質學基礎》劉煥川、黃旭初、朱相水、章定富,《地貌學》楊巧言、吳讓三、黃強,《土壤地理學》林文榮、謝凡,《植物地理學》王素珍、孫淑先,《水文地理學》陳訓琛、張思華,《氣象與氣候學》趙樹森、劉自清、胡清華,《環境科學導論》陳作貴、李博之,《地圖與測量學》黃際民、楊澤芳,《地理統計》范祖仁,《遙感概論》譚鉅生,《中學地理教學法》馬巨賢、徐劍儒、李潛華,《江西地理》胡清華,《計量地理》黃際民,《自然資源學概論》陳作貴,《化學地理》呂樺、《地理攝影與素描》徐劍儒等。82~86年從全國高校分配來系工作的年輕老師有黃明民、唐榮湘、馬定國、胡忠、吳凡、楊梅玲、蘭雲、毛端謙、徐燕、孫服群、舒長根。期間地理系的管理幹部和管理人員有:系辦公室主任徐新耀、黨總支幹事柯維海以及李桂清、胡玉璽、張桂蘭、肖萍蘭、謝秀文、易申、姚技、陳建民、劉莉等。
野外實習是地理專業最具特色的教學實踐活動,80年代主要在廬山,還在井岡山、彭澤(龍宮洞)、德興(銅礦)等地開展了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實習。學生自帶被子,條件比較艱苦。從82級開始,地質野外實習在杭州。
1979年在現老校區雙理樓位置的空地上建立了氣象觀測站,安放有百頁箱、溫度計、氣壓計等儀器,由氣象老師趙樹森、劉自清老師帶領學生觀測,每學期還到省青雲譜氣象站實習。水文地理、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植物地理、土壤地理、綜合自然地理等課程的老師每個學期或不定期帶學生到省水文站、進賢、灣里、梅嶺等地實習。野外實習對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野外工作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9年12月年江西省地理學會成立,馬巨賢任理事長,陳作貴為秘書長。學會把江西地理界聯合起來,還吸引了地質、地震、測繪、水利、氣象、城市規劃等部門的專家,成為江西省地理教育、科研和科普的第一個學術團體。
1980年1月,江西師範學院成立“學術委員會”,譚鉅生、馬巨賢、劉象天為理科委員會委員。1982年1月,成立校“學位評審委員會”,馬巨賢為評審委員會委員。以後歷屆系(院)主任(院長)均為江西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委員。
1979年江西省只有江西師範學院地理系招生,遠遠不能滿足江西地理教師的需要。為解決江西省地理教師缺乏的問題,1981年舉辦了中學地理教師培訓班,地理系自編教材,培訓來自全省各地的中學教師。1983年開始招收2年制專科生,專科班招生一直到1993年止。
1982年江西地理研究所成立,馬巨賢任所長。1984—1988年譚矩生任所長,劉會慶為副所長。1986年6月,經江西省教委批准,江西地理研究所成為學校的處級研究所之一。1982年地理系接受的第一個項目是《江西省地圖集文字說明》,楊巧言、劉會慶、楊文金、楊澤芳等參加了編寫,地圖出版社出版後獲得好評。這個時期出版的還有《江西名勝》(楊巧言、劉會慶等,1981年)等著作。
從1979年到1983年,地理系復辦後各項工作走向正軌,學生工作有聲有色,這幾年畢業的學生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成績。現師大地理與環境學院的領導、江西各地市地理骨幹教師許多都是這個時期的學生,在中科院和各高校工作的畢業生都成為各單位和領域的骨幹和專家,不少學生走上了領導崗位。

江西師範大學時期

1983年10月,江西師範學院更名為江西師範大學,標誌著江西高等師範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也為地理與環境學院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這個時期大致可分為穩步發展、在挑戰中前進和新時期三個階段。

學生組織

學生會

地理與環境學院團委學生會是學院先進青年的民眾性組織,是廣大同學利益的忠實代表,是學院與同學之間的橋樑紐帶,是學院文化的策源之地。
地理與環境學院團委學生會是在主席團領導下的設有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學術發展部、文化部、體育部、自律部、素質拓展中心、外聯部、青年志願者協會、藝術團等11個部門。
歡迎關注地理與環境學院團委學生會官方新浪微博:@江西師大地理學院學生會

黨員服務站

地理與環境學院黨員服務站成立於2008年,服務站在院黨委組織部、院團委的共同指導下,本著“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踏踏實實樹黨員形象”的宗旨,在校內外廣泛開展理論學習、宣傳教育、愛心捐助、定點幫扶等服務性質的活動,努力幫助有需要的同學並組織解決各種困難,在發揮黨員自身先進性作用的同時,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引領校園新風尚。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學生社團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下屬兩個校級社團:
藍天環保社團、心語手語社團

學院位置

學院在師大的位置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