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乾坤灣

永和乾坤灣

永和乾坤灣,是黃河流域上一道奇特的風景,位於秦晉大峽谷中,壺口瀑布上游。即使沒去過的人,僅憑望文生義,亦可知其形巧奪天工,其意蘊含深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和乾坤灣
  • 地理位置:晉陝大峽谷之間
  • 所屬流域:黃河流域
  • 位置:山西省永和縣
位置,景色,考察,

位置

黃河乾坤灣位於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的晉陝大峽谷之間,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自然文化遺產景觀,是華夏文明的一個縮影。

景色

她有數個觀賞景點,魅力俱佳,各有千秋。但我認為,最具觀賞最為完美的一道莫過於山西省永和縣閣底鄉境內的那一段,既雄奇又柔美,既飄逸又和諧,使人留連忘返,感悟頗深。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滔滔不息的黃河水從巴顏喀拉山發源以來,滾滾而瀉,氣吞山河,銳不可當,造就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圖騰,我們都為作為一名炎黃子孫、共飲黃河水而感到驕傲。顯然,黃河在勇往直前的行進中,還具有非凡的創造力,她在展現其大勢磅礴之時,也不忘彰顯其個性。於是,她在流經永和縣閣底鄉境內時,優雅地擺動了幾下身姿,一幅曠世絕倫的神奇畫卷便呈現在世人面前:一個巨大的“S”型大彎!只見這方奇彎,河抱著山、山依著河,河裡有山、山中有河,山河相連、水山相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山一水、一陽一陰情趣無限,奧妙無窮。就連歡快跳躍的浪花也對這一壯麗奇景不禁吶喊喝彩。立足岸畔,凝視對岸,又可將八卦中的“陰”、“陽”解讀一二。“陽魚”即山,即河對岸被水環抱320度的那座山,山腳開墾的層層梯田,錯落有致的紅棗樹,恰似魚頭的魚唇與觸鬚,山是溝壑萬千、梁峁相連,又似魚身的魚鱗與魚鰭,擺尾自然順暢,宛若入水游躍一般。“陰魚”即水,即山的倒影反向,陽魚尾為陰魚首,陽魚首為陰魚尾,正映了陰陽合抱、互為轉換、相依相存的辯證哲學思想。且周圍存在著與八卦圖相關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標誌物和以伏羲、女媧的名字命名的村莊、廟宇以及大量相關的傳說,更是增添了黃河乾坤灣的歷史文化和神秘色彩。乾坤灣的形成誠然歷經艱難險阻、風雨滄桑,但對於博大的黃河母親來說,也只是一個靈性的傑作,是黃河雄渾之下的飄逸灑脫而已。與壺口瀑布的洪波急湍、驚濤拍岸相比,這裡的黃河恬美文靜了許多,溫文爾雅,謙和有度,給人心胸豁達、海納百川之感。再看看山河相抱、陰陽合一的奇景,這不正是一個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典範嗎?什麼功名利祿、榮辱得失,全都在這裡隨風而逝、拋之腦後,人的心境自由自在地放鬆,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全身心融入其間,徹底回歸自然,化作塵埃。巧合的是,如此美妙的奇景卻又被永和這一地名詮釋出更加豐富的內涵,永遠和平、詳和、和諧,在這裡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我們追求的境界。和諧,已然成為乾坤灣永恆的主題。
黃河乾坤灣-拍攝者:大寧風黃河乾坤灣-拍攝者:大寧風
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莫過乾坤灣。觀乾坤灣不僅僅是一種美的享受,同時也是一次靈魂淨化,更是對中國博大精深文化底蘊的深刻體會。

考察

1997年初冬,著名的民族民俗文化學者、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靳之林在當代著名畫家、陝北知名人士馮山雲的陪同下首次考察了乾坤灣。
靳之林教授看著黃河秦晉大峽谷,看著S型黃河大轉彎,對馮山雲等隨行人員說:“我去過世界上不少地方,看到過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可我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激動過。在我看來,古埃及的金字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等著名景觀,比起這裡的黃河秦晉大峽谷上S型大轉彎來,那才是小巫見大巫!”。當晚在土崗鄉政府下榻的靳教授,依然激情澎湃,欣然命筆,題寫了“若不見民族魂,陽陽初照,黃土群巒,大河九曲十八彎”。
黃河乾坤灣黃河乾坤灣
此後,前來這裡考察、欣景、寫生的學者、畫家有:北京電影教授、博士生導師陳默,中央美術學院民間藝術系主任喬曉光,德國慕尼黑大學教授、中國民族文化學者楊森夫婦等人。隨後,北京的學者以及文化名人和國外學者來些考察、觀光賞景的人愈來愈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