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鑄倫

毛鑄倫,1947年12月生,山東省泰安市人。1949年初隨父毛登沂先生移居台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鑄倫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泰安市
  • 出生日期:1947年12月
人物簡介,歷史貢獻,

人物簡介

先後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東亞研究所及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後歷任台灣教育部秘書、台灣《中國時報》主筆、台灣《中華雜誌》總編輯、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等,現任教於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歷史貢獻

毛鑄倫先生的曾祖父毛澄(1843—1906),字蜀雲,又字叔雲,四川仁壽縣人,光緒六年(即1880年)進士,1892年、1900年、1902年3次出任泰安知縣。毛澄居官正直,切心民瘼,“興學決獄,賑貧鋤盜”,皆為民所稱。而且審時度勢,“遠識有足多者”,史稱毛公“三治泰安,泰安益治”。毛澄宰泰期間,在保護古蹟、整理泰山文獻、振興泰山文教、整頓泰山風俗及開發泰山山林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毛氏父子到台灣後,家鄉習俗未改,朝夕盼兩岸統一。毛登沂年事已高,每日寫文懷舊。毛鑄倫則活躍於祖國統一事業,多次以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主席身份到大陸訪問,每次均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91年,泰山區檔案館派泰山學者周郢先生編輯《泰山文史叢考》。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寫毛澄與泰山,為慎重起見,將周郢先生的草稿寄給毛登沂先生審閱,毛登沂先生非常高興,並題寫了書名。第二年7月,委託其子毛鑄倫借訪問大陸之機,專程來泰山區檔案館致謝,並贈送一筆款項。泰山區檔案館利用毛先生捐助的這筆款,編輯出版了《泰山叢書·續編(一)》。1993年7月份,毛鑄倫先生受其父之託又親自來泰山區檔案館捐款,使泰山區檔案館得以編輯出版了《泰山文史叢考》、《岱下集》、《周郢文史論文集》、《泰山歷史研究》等泰山文化研究文獻。1994年,毛鑄倫先生受之父毛登沂先生之命,又捐巨資整修了新泰市境內的“和聖墓”。毛氏父子關注桑梓文化的義舉,在山東泰安被傳為佳話。(文/馮欽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