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南

段建南

段建南,男,1957年7月生,山西晉城人,漢族,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成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段建南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7年7月生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73.2—1978.8;山西省晉城縣水東公社水北村插隊知青。
1978.9—1982.7:山西農業大學土化系土壤農化專業本科生。
1982.9—1985.7:瀋陽農業大學土壤學碩士研究生。
1985.8—1993.8:山西大學黃土高原地理研究所,講師,副教授。
1993.9—1997.6:中國農業大學資源和環境學院土壤學博士研究生。
1997.7—2001.7:山西大學黃土高原研究所副所長(副處級),副教授,教授。
2001.8—2002.2: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農業資源系,教授。
2002.3—2003.1: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土地管理系主任,教授。
2004.7—2004.12:湖南省環境保護局局長助理(掛職鍛鍊)。
2003.2—2014.2: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4.3—: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土地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土地資源利用與信息技術博士學位點領銜導師,土地資源利用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九三學社湖南農業大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任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農業資源利用協作組成員,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中國土壤學會《土壤通報》編委、土壤發生分類與土壤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土壤肥料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

主講課程

主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土壤—作物系統模擬》、《遙感原理與套用》、《信息技術的農業套用》、《土地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地理信息系統》、《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土地資源評價》、《土地整理概論》等課程。

研究方向

土地/土壤資源利用與信息技術套用,土壤及其環境過程模擬。

主要貢獻

科學研究:
近年主持科研項目主要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971040)——黃土高原土壤鈣積過程的定量研究;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98W0010)——黃土高原水—土耦合侵蝕模型的建模與套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專題(39990490-2)——荒漠化防治下土地利用系統動態變化機理的系統分析;湖南農業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01YJ02)——土壤—作物—環境系統碳循環耦合模型及其時空預報系統研究;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土地資源調查專題——湖南省閒置土地利用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課題“長江中下游水旱輪作區高效施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編號2008BADA4B08)之專題“湖南水稻—玉米輪作制的土壤養分變化特徵研究”;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於“兩種精神和兩種能力”培養目標的本科生專題課參與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全國農業推廣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全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材建設項目等。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課題——縣域養分需求管理和肥料產品定製軟體研製(課題編號2006BAD10A01-02)、基於分散式土水肥管理模型的資源高效利用系統研究與開發(課題編號2006BAD10A06-03)。目前主持湖南省7個市、縣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項目。已發表學術論文近12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0部。
代表性論著:
黃土高原土壤變化及其過程模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Modeling of Slope Erosion Process for Soil Change(In: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CRC press, USA. 2000, ISTP收錄);A Modeling Approach to Evaluating Soil Changes Caused by Man(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Beijing. 1998);An algorithm of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used to calculate Ca concentration and pH in soil solutions at arid areas(In: Water-Rock Interacti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London, UK,2007,ISTP收錄);套用於土壤變化的坡面侵蝕過程模擬(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報,1998);套用於全球變化研究的區域風速模擬(水土保持學報,2001);乾旱地區土壤碳酸鈣澱積過程模擬(土壤學報,1999);求解乾旱地區土壤溶液Ca濃度和pH的逐步逼近算法(土壤學報,2002);多級參數平衡法在土地利用規劃中的套用(水土保持通報,1988);長期定位試驗條件下土地生產力和土壤肥力的變化(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建立土地利用結構模型的研究(自然資源,1989)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試點工作方法和技術創新思路(國土資源導刊,2004);公眾參與土地利用規劃方法探討(經濟地理,2005);縣級土地利用規劃的公眾參與方法與實踐(中國土地科學,2008);湖南村莊規劃問題與對策(王克強等編著,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閒置土地利用初步研究(鄖文聚主編,中國大地出版社,2009)。
編寫教材:
《土地整理概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副主編;《農業自然資源概論》,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副主編;《土地資源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參編;《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參編。

獲獎記錄

1992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4年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在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中得到表彰。2002年獲湖南省第九屆自然科學二等優秀學術論文獎。1997年經山西省教委批准為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998年獲“山西省青年科技獎”並被授予“山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