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港

武漢港

武漢港地處長江中游,是交通部定點的水鐵聯運主樞紐港,在國家中部崛起戰略、長江黃金水道和武漢航運中心建設中地位極為重要,最大靠泊能力12000噸級,一次系泊能力70萬噸,設備最大起重能力50噸,貨櫃吞吐能力50萬標箱,貨物吞吐能力3000萬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漢港
  • 外文名稱:Wuhan Port
  • 地理位置:地處長江中游
  • 最大靠泊能力:12000噸級
  • 貨物吞吐能力:3000萬噸
發展歷史,自然條件,風況,降水,霧況,氣溫,水位,助航信息,拼箱出口,

發展歷史

武漢港務集團前身是武漢港務管理局。2005年6月,由武漢市國資委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上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三家合資組建新的集團公司,註冊資本9.4億元,企業總資產16.6億元,其中武漢市國資委占股份45%。
如今轄漢陽、漢口、陽邏沌口、青山、左嶺等港區,港區現有面積122.45平方公里,生產泊位43個,岸線長5868米;庫場總面積43.4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20公里;錨地3處、基地16個;各類大型裝卸機械215台(套);港作拖輪、駁船139艘。最大靠泊能力12000噸級,一次系泊能力70萬噸,設備最大起重能力50噸,貨櫃吞吐能力50萬標箱,貨物吞吐能力3000萬噸。
主要從事貨櫃、煤炭、鋼鐵、石油、礦石、建材、糧食、化肥、件雜貨等各種貨物的港口裝卸、倉儲、運輸、修理及清洗服務;水陸旅客中轉運輸、旅遊及駁船水上編解隊作業服務;經濟信息諮詢服務;港口發展和關聯項目的投資;房地產行業建築裝飾;餐飲娛樂、機械加工和旅遊廣告等業務。
武漢港
武漢港
武漢港
武漢港
貨運  吞吐量  數據貨運 吞吐量 數據

自然條件

風況

春夏多北風、東風7、8月多南風,風力一般2~4級,大風多為5~6級,江面最大陣風7~8級。年平均風速2.8米/秒;年最大風速19.1米/秒;極大風速可達28米/秒,7~8級大風年平均8.2天,最多16天,最少1天。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為128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為2105毫米,年平均大於或等於0.1毫米的降雨日125天,大於或等於25毫米的降雨日為13.1天,大於或等於50毫米的降雨日為4.5天。年平均降雪日8天。

霧況

年平均霧日數33.1天,11月份最多為10天,冬春兩季一般早霧午消。

氣溫

年平均氣溫15℃;7~8月最熱,平均氣溫37℃左右,最高曾達41.3℃;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2.9℃,最低曾達-18℃,港區無封凍史。

水位

武漢段長江歷年最高水位27.86米(黃海高程,下同)最低水位8.21米,主航道枯水期水深一般在3.5米左右,洪水期一般在9~10米.
流速:最大流速3.06米/秒,平均最大流速2.70米/秒.
流量:最大流量76100立方米/秒,最小流速4830立方米/秒。

助航信息

航道:武漢港主要進出港航道為長江漢水江岸區港港地。港區航道標準水深,長江段為4米,最深處9米,最淺處為1米;漢江段水深5米至1.8米。港區枯洪水位落差均在12米以上。航道寬度,長江段最窄處80米,最寬處1060米,漢江段寬60米,河口寬約200米。江岸港區港池,長2000米,寬200米,有進出河槽,枯水期挖泥量200萬立方米至300萬立方米,保持通航水深6米。
錨地:武漢港口錨泊基地17處,水域面積499.58萬平方米,一次可系泊303艘。

拼箱出口

2012年7月2日,記者從武漢新港獲悉,武漢成為內地首個開通拼箱業務的港口,小宗貨物可在武漢拼裝在一個貨櫃內,直接報關出口。
武漢港武漢港
據悉,一個標準貨櫃最小25到30立方米,大的有65至68立方米。很多小宗出口貨物裝不滿一個貨櫃,出於成本考慮則選擇和其他貨物拼箱
因武漢此前未開通拼箱報關業務,武漢港的貨物只能從陸路運往上海,再從當地物流中心轉運至港口。這一趟下來,每噸貨物運費、倉儲費要500多元。
如今,武漢港已開通拼箱報關業務,武漢港務集團與上海拼裝企業合作,開始承接拼箱業務。貨物運到武漢港陽邏二期碼頭後直接拼裝並報關,隨後直接運往上海。在上海港口海關監管倉庫內,海關人員將監督開箱,把不同目的地貨物再次拼裝到不同貨櫃內。這樣一來,每噸貨物運費可降至200元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