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旅遊局

武漢市旅遊局

根據《中共武漢市委武漢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武漢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武發〔2009〕14號)精神,設立武漢市旅遊局,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市旅遊局機關行政編制為36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紀檢組長1名,正處級領導職數7名(含機關黨委職數1名)、副處級領導職數3名。設立離退休幹部科,核定科長1名。

主要職責:統籌協調全市旅遊業發展,協同參與制訂跨區域旅遊規劃,擬訂全市旅遊業發展政策措施、總體規劃並組織、監督實施。

2017年12月10日,武漢市全域旅遊大發展工作會議上,武漢市旅遊局正式更名為武漢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市旅遊局
  • 性質:政府機關
  • 屬性:公共服務
  • 行業:旅遊
  • 行政編制:36名
工作職能,協會簡介,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工作動態,智慧旅遊建設,領導介紹,

工作職能

(一)統籌協調全市旅遊業發展。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旅遊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標準;結合本市實際,參與起草全市有關旅遊管理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指導全市旅遊工作。
(二)協同參與制訂跨區域旅遊規劃,綜合平衡各區旅遊規劃;負責區域旅遊合作;指導協調各區旅遊發展規劃和旅遊景區(點)規劃編制、評審工作。參與旅遊景區(點)、賓館飯店和有標誌性意義建築項目的前期預審工作。
(三)研究跟蹤境內外旅遊產業發展趨勢,擬訂全市旅遊業發展政策措施、總體規劃並組織、監督實施;建立強化旅遊綜合協調機制;牽頭組織開展城市旅遊服務功能建設工作。
(四)研究制定旅遊市場開發戰略並組織實施;組織全市旅遊整體形象的對外宣傳和重大促銷活動的協調工作;培育和完善旅遊市場;建立旅遊宣傳網點;組織指導旅遊會展節慶活動;負責開發全市會展旅遊經濟;組織指導旅遊產品的開發及推廣;指導全市旅遊文化的發掘、提煉和產業化工作;指導旅遊商品的科研和開發;指導旅遊對外交往與合作及全市旅遊駐外辦事機構的工作;協調全市出國旅遊和赴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旅遊及邊境旅遊的有關事務,負責外國和香港、澳門及台灣地區在漢設立旅遊機構的審核、申報工作。
(五)對全市範圍內經營旅遊業務的企、事業單位進行行業管理。依法負責國內旅行社的監管工作;負責全市旅遊景區(點)的質量等級評定、申報、覆核工作;組織指導旅遊飯店的星級申報、評定、覆核工作;協調、指導並承擔工農業旅遊示範點、農家樂等特種旅遊有關工作;負責全市新辦旅遊企業的審核工作;組織實施優秀旅遊城市工作,推動旅遊目的地體系建設;負責行業誠信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行風建設;協調、指導旅遊安全管理、緊急救援、旅遊保險工作。
(六)組織實施國家旅遊部門制定的各類旅遊景區(點)、旅遊度假區、旅行社及特種旅遊項目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武漢市涉及旅遊業的地方標準,並指導實施。
(七)負責全市旅遊資源普查、評估、論證,建立旅遊資源檔案;指導協調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指導協調重點旅遊區域的規劃開發建設;核定旅遊景區(點)遊客接待承載能力;指導協調全市旅遊項目工作;引導休閒度假,協調指導假日旅遊和紅色旅遊工作;負責旅遊名鎮、旅遊名村、特色街區創建工作;監測旅遊經濟運行,負責旅遊行業統計及信息發布;參與管理全市旅遊發展基金,依法管理國內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參與旅遊業的社會投資和外資引進工作。
(八)監督檢查旅遊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督促指導旅遊投訴工作;組織開展旅遊市場綜合治理和市場執法工作,維護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九)負責科學技術在全市旅遊業的套用推廣工作;負責推進旅遊產業信息化建設和旅遊電子商務發展,指導全市旅遊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建設和旅遊諮詢服務工作。
(十)指導旅遊教育培訓考核工作;負責制訂旅遊人才規劃和專業技術崗位標準;指導旅遊行業從業人員的執業資格考核和等級考核工作,申報、核發崗位證書。
(十一)負責國家確定的旅遊黃金周活動的組織實施、綜合協調、宣傳促銷、市場檢查及信息統計上報工作。
(十二)負責局機關、局直屬事業單位黨群、機構編制和人事工作;指導旅遊行業協會工作。
(十三)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協會簡介

武漢市旅遊協會是由全市旅遊行業的有關社團組織和企事業單位在平等自願基礎上組成的全市綜合性旅遊行業協會,具有獨立的社團法人資格。它是2003年4月3日經市委、市政府批准正式宣布成立的第一個旅遊全行業組織,並在市民政局核准登記。協會接受市旅遊局的領導、市民政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其英文名稱為WuhanTourismAssociation(縮寫為WTA)。

內設機構

辦公室
政治處
產業發展處
規劃法規處
景區飯店處
旅行社管理處
市場促進處
旅遊協會
質監所
培訓中心
導服中心

人員編制

市旅遊局機關行政編制為36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紀檢組長1名,正處級領導職數7名(含機關黨委職數1名)、副處級領導職數3名。
設立離退休幹部科,核定科長1名。

工作動態

為進一步有效推進旅遊標準化創建工作,完善區級旅遊信息諮詢中心的建設工作,武漢市旅遊局組織前期選點的11家區級旅遊諮詢站點召開建設工作進度會。按照《旅遊信息諮詢中心設定與服務規範》國家標準,要求區級站點完善設施配套,並從硬、軟體兩個方面加強建設管理,以全新姿態準備迎接上級部門的驗收,有關區旅遊局及各區級站點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首先通報了11家區級旅遊諮詢中心在功能分區、標識標牌、辦公設備等三方面的建設進度,以及設施配置情況。在建設進度方面,除中科院植物園景區還在建設中外,其餘首義廣場、戶部巷、黃鶴樓、歡樂谷、歸元大覺、木蘭天池、楚河漢街、革命博物館、東西湖區、東湖磨山景區等10家區級站點均已建設完工,且按照國家標準配備了部分辦公設備。但是各站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項,如傳真機、印表機、視頻播放裝置等硬體不夠完善。
市旅遊信息諮詢中心的工作人員向區級站點人員講解了管理服務規範,引導各區級站點參照市級管理制度,加強對員工的各級管理,確保市、區兩級旅遊信息諮詢中心同步上檔升級。
市旅遊局旅行社管理處負責人強調,各區級站點要根據國家標準,結合自身實際,查遺補漏,加快建設步伐,確保在八月底前完成各項建設工作。同時部署各站點提前做好創建驗收的籌備工作及“以建代補”的資金補助工作。

智慧旅遊建設

2014年9月3日下午,武漢市召開了全市旅遊景區智慧旅遊建設暨武漢旅遊一卡通推廣工作動員會,全面部署旅遊行業推進智慧旅遊和旅遊一卡通工作。這標誌著武漢市智慧旅遊城市建設全面啟動。
武漢市智慧旅遊發展仍然處於初級階段,與廣大遊客的需求不相適應,主要體現在基礎條件比較薄弱,WIFI還沒有實現景區全覆蓋,信息技術在全市旅遊行業的運用還不夠,全市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尚未建立等。這些客觀問題制約了全市智慧旅遊的發展,需要全行業單位共同努力,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武漢市智慧景區建設任務,主要包括:建設景區自動門禁系統、智慧型講解系統、智慧型入口網站與網路行銷預訂系統、旅遊公共信息觸控螢幕系統、360°或3D景觀虛擬展示體驗、高清視頻遠程瀏覽系統、無線網路(wifi、3G)、廣泛套用二維碼和RFID感知技術、旅遊一卡通無障礙刷卡消費系統、環境監控顯示系統、停車場自動引導系統、安全視頻監控網路系統、應急救援管理系統等。抓緊建設智慧景區步伐,主動與全市智慧旅遊平台銜接,為自身持續健康發展和全市智慧旅遊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領導介紹

楊相衛
黨組書記、局長
陳偉華
副局長
徐緒群
副局長
傅治國
巡視員
劉尚明
紀檢組長
張定春
副巡視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