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板鄉

橋板鄉

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橋板鄉,全鄉境內總面積為231.69平方千米,是典型的石山地區。目前全鄉下轄橋板、古丹、下良、良老、中村、古板、陽山、江邊、溫塘、二村10個行政村,108個自然屯3679戶。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17687人,是一個壯族人口集中居住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橋板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廣西柳州市融安縣
  • 下轄地區:轄10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772
  • 郵政區碼:545400
  • 面積:231.69平方千米 
  • 人口:17687人(2017年) 
  • 方言:桂柳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融安站
  • 車牌代碼:桂B
地理自然,經濟建設,社會事業,

地理自然

橋板鄉位於融安縣東南部,地處東經109度29分49秒~109度38分17秒,北緯24度46分13秒~25度00分30秒,距縣城60公里。美麗的拉寨河和東安河在這裡匯合,是長(安)橋(板)公路的終點。東與永福縣三皇鄉接壤,西與本縣沙子鄉毗鄰,南與鹿寨縣平山鎮交界,北與本縣泗頂鎮相連。全鄉境內總面積為231.69平方千米,是典型的石山地區。橋板鄉地處廣西四十八弄腹地,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內遍布地下河及溶洞,山多地少。山中有豐富的礦藏,據初步探明,蘊藏有鉛鋅礦、硫鐵礦、氧化鋅礦磷礦等,大部分分布在古丹、良老、下良、江邊、古板等村境內。早在乾隆年間(1739年),古丹的民眾就已用土法煉鉛,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一九四七年,原百壽縣長羅正芬曾在古丹廉價收購鉛鋅礦運往柳州高價出賣,獲利不少。已開採的有古丹、乾旺、土草弄鉛鋅礦及屯秋、沙嶺鐵礦。因此,採礦業及礦產品加工是橋板鄉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外地客商投資的熱點。 橋板鄉地勢形似菸葉,東北角西南角共長。東西兩部下,中部自南往北隆起,形成屋壯地貌。東面寬平坦,南面多丘陵,西群山圍繞,北面漫山重疊,出現有小盆地。丘陵地帶海拔高度430至600米,山峰一般海拔高度770至800米。自然石灰岩溶洞較多。此外,還有一些可供觀賞的岩溶洞,特別是乾境岩,位於橋板村境,距鄉府所在地1.5公里,洞內寬闊,景色迷人,是歷來當地人民遊覽勝地。難以利用的石山地帶占全鄉總面積59.7%。
橋板鄉

經濟建設

橋板鄉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收入主要靠種養。2004年,全鄉優質西紅柿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產量達17500噸。由於山多地少,飼養山羊又成了全鄉民眾另一項主要的經濟來源,據統計,2004年全鄉山羊存欄近15000隻。 西紅柿種植是橋板鄉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但由於受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長期以來,農民對西紅柿的種植方式還比較落後,品種單一,信息市場不暢,銷售運輸難,經濟效益不明顯。橋板鄉必須儘快引進先進種植和深加工技術及品種改良,實現規模化生產,開發西紅柿農貿市場,促進西紅柿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橋板鄉橋板鄉
山羊的飼養是發展起來的另一個農民增收項目,全鄉農戶飼養山羊量已達11000多頭,由於這是農戶自發形成的養殖,沒有較好的技術引導和技術服務,沒有形成規模。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加大資金、技術的扶持,由零星、分散的放養引向圈養,加大技術含量。村中不少農民從事竹編織品手工業,以編織雨帽、蘿蓋、簸箕為主,還編織一些竹葉蓑衣等,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編織收入占農業收入的一半。
特別的產品以土菸葉較有名,這種土菸葉,是刀耕火種的,靠土壤中的自然肥力,不施任何肥料,且菸葉橙黃,味道純香,外地人來橋板,總相爭品嘗溫塘的菸葉,每年還有不少銷往永福、鹿寨、柳城等地。
2003年,橋板鄉力爭人均純收入1050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增收150元。
橋板鄉地處廣西四十八弄腹地,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
山羊的飼養是發展起來的另一個農民增收項目。全鄉山羊飼養量已達 11000 多頭,
每年還有不少銷往永福、鹿寨 、柳城等地。

社會事業

橋板鄉是區級貧困鄉,為不斷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切實為山區人民民眾脫貧致富提供服務,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認真深入地開展了各項工作。
1、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經濟穩步增長
鞏固以培育扶持和發展種植西紅柿為支柱產業的基礎上,拓寬經濟渠道,積極引進外地老闆到我鄉投資開發種植項目,積極拉動當地民眾發展經濟。穩定和適當增加優質玉米的種植面積,引進高、優品種,提高品質和產量。在畜牧業方面,突出養殖品種改良,特別是山羊的養殖量要大幅度增加。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配合以柳州市人大辦為牽頭單位的扶貧工作組對我鄉扶貧調研,同時努力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解決村級公路建設、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偏遠村屯通訊等問題。
3、強化改善招商引資環境
依照法律、法規對橋板鄉境內的礦山進行治理整頓,同時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2004年,全鄉引進外地老闆投資380多萬元,僅一個月就重新啟動了土草弄選廠開工和投資其他礦點的開採。在招商引資的同時,合理地開採礦產資源,既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又增加了財政的收入。
4、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
橋板鄉始終把教育、衛生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鞏固和加強了"最佳化組合、競聘上崗"的教育改革,使一批年富力強的優秀教師走上了學校領導崗位,從而使教育管理、教學水平上了一個台階。全鄉的衛生工作以農村初級保健為龍頭,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全鄉有鄉衛生院一所,醫務人員15人。
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出色
鄉政府積極開展“嚴打”專項整治鬥爭,堅決取締黃、賭、毒和偷盜現象,加強了“打、防、控”工作力度。2004年,全鄉逐步完善鄉、村、屯三級司法行政業務網路,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安置幫教小組,從組織上有效地保障司法工作的正常開展,有效地維護了橋板鄉社會的穩定。
融安至橋板的柏油路建設已基本完工,融安汽車站每天發客車四趟,另有小客車不定時發班,極大地方便了乘客的乘車需要。通訊業也得到了極快的發展,程控電話、移動公司和聯通公司的行動電話基站已全面投入使用,實現了行動電話村村通,全鄉固定電話用戶達1500多戶,寬頻用戶達30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