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蘑

榆蘑,中藥名。為真菌類擔子菌綱目白蘑科離褶傘屬榆蘑Pleurotus ulmarius (Bull.ex Fr.)Quél的子實體。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青海等地。具有滋補強壯,止痢之功效。常用於虛弱痿症,痢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榆蘑
  • 別稱:大榆蘑、榆生離褶傘
  • :植物界
  • :真菌門
  • :擔子菌綱
  • :擔子菌目
  • :白蘑科
  • :離褶傘屬
  • :榆蘑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青海等地
  • 採收時間:7-10月
  • 用量:內服:煎湯3-9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子實體。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

滋補強壯,止痢。

主治

虛弱痿症,痢疾。

相關配伍

1、治虛弱痿症:大榆蘑15g,泡酒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痢疾:榆蘑30g,焙乾,研細末,日服2次。(《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做成各種菜餚食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7-10月採收子實體,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剪成小塊。

形態特徵

菌蓋直徑7-15cm,扁半球形,污白黃色,中部有時帶淺赭石色而邊緣淺色,逐漸平展,光滑,有時龜裂,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或近白色,彎生,寬,稍密。菌柄長4-9cm,粗1-2cm,偏生,彎曲,白色,內實。孢子無色,球形或近球形,5-6um。

生長環境

夏秋季於榆樹或其他闊葉樹幹上近叢生或叢生。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青海等地。

性狀鑑別

為不規則小塊。菌蓋半球形或平展,中部橙黃色,邊緣波狀,淺黃色,表面光滑,肉質。菌褶寬,較稀,白色或類白色。菌柄偏生,白色或淡黃色,表面密生絨毛。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

相關論述

《抗腫瘤中藥的臨床套用》:“治腰膝酸軟,腳弱無力,痢疾等症。”

附註

本品作為食物抗癌藥可防治多種惡性腫瘤,無癌可防癌,有癌可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