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柳皮

楓柳皮

楓柳皮,中藥名。為胡桃科植物楓楊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的樹皮。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台灣,東北和華北僅有栽培。具有祛風止痛,殺蟲,斂瘡之功效。用於風濕麻木,寒濕骨痛,頭顱傷痛,齒痛,疥癬,浮腫,痔瘡,燙傷,潰瘍日久不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楓柳皮
  • 別稱:楓楊皮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胡桃目
  • :胡桃科
  • :楓楊屬
  • :楓楊
  • 分布區域: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台灣,東北和華北僅有栽培
  • 採集時間:夏、秋季
  • 毒性:小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樹皮。

性味

辛、苦,溫。

歸經

歸肝、大腸經。

功效

祛風止痛,殺蟲,斂瘡。

主治

用於風濕麻木,寒濕骨痛,頭顱傷痛,齒痛,疥癬,浮腫,痔瘡,燙傷,潰瘍日久不斂。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熏洗;或乙醇浸搽。

使用注意

有毒,不宜內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剝取樹皮,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楓楊又名:柜柳、楓柳、櫸柳、鬼柳、麻柳、大葉柳、鬼楊柳、鬼柳樹、鬼葉柳、燕子樹、柳絲子、平柳、水槐樹、槐柳、平陽柳、蜈蚣柳、溪溝樹、構樹、嵌寶楓、元寶樹、臭楊柳、水麻柳、溪麻柳。落葉喬木,高18-30m。樹皮黑灰色,深縱裂,幼樹具長柔毛和皮孔,葉痕明顯。冬芽細長有柄,裸露,被銹褐色毛。髓部薄片狀。葉互生,多為偶數羽狀複葉,少有奇數羽狀複葉,長8-16cm,葉軸兩側有狹翅,小葉10-28枚,長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2cm,寬2-3cm,先端鈍圓或短尖,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表面有細小的疣狀突起,中脈和側脈腋內有1簇極短的星狀毛。葇荑花序,與葉同時開放,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單生於去年生的枝腋內,長6-10cm,下垂,雄花有1苞片和2小苞片,並有1-2枚發育的花被片,雄蕊6-18;雌花序單生新枝頂端,長10-20cm,花序軸密被星狀毛和單毛,雌花單生苞腋內,左右各有1個小苞片,花被片4,貼生於子房,子房下位,2枚心皮組成,花柱短,柱頭2裂,果序長20-45cm,小堅果長橢圓形,長6-7mm,常有縱脊,兩側有由小苞片發育增大的果翅,條形或闊條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0m以下的平原溪澗河灘、陰濕山地雜木林中,喜光,現已廣泛栽培於庭園或道旁。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台灣,東北和華北僅有栽培。

藥理作用

1、收斂、止血。
2、解熱、止痛。
3、抗炎。
4、抗真菌。

現代套用

用於牙痛、疥癬、癲痢頭、灼傷等。

相關論述

1、《新修本草》:“主風、齲齒痛。”
2、《草本便方》:“(治)頭顱傷痛,斷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