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中國腳印

楊氏中國腳印

楊氏中國腳印是指1929年,中科院古生物學家、地質教育家楊鐘健教授,在神木縣發現的禽龍腳印化石,這也是在我國發現的第一個恐龍腳印化石,後來被命名為“楊氏中國腳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楊氏中國腳印
  • 出土地點:陝西神木縣
  • 所屬年代:侏羅紀
1929年,中科院古生物學家、地質教育家楊鐘健教授,在神木縣發現了禽龍腳印化石,這也是在我國發現的第一個恐龍腳印化石,後來被命名為“楊氏中國腳印”。
2009年,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普查人員在神木縣欄桿堡鎮邱井溝村山溝中央發現100多隻獸腳類恐龍腳印化石,距今約1.5億年。
 同年,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人員在神木縣欄桿堡鎮李家南瓦村再次發現100多隻肉食性蹺腳類恐龍腳印化石,距今約2億年,比邱井溝恐龍腳印化石更早。
去年,子洲縣電市鎮王莊村村民的一個小發現,再次讓人們浮想聯翩。在該村一處突出的岩層上,村民們發現有形狀像雞爪的腳印。難道這批“雞爪”腳印是遠古時期恐龍留下的?
陝北地區以盛產侏羅紀時期的煤炭聞名於世,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恐龍化石,但在神木縣欄桿堡鎮境內發現了大量恐龍腳印化石。既然在神木發現恐龍腳印化石,說明中生代時期,陝北地區湖泊密布,森林茂盛,氣候適宜,非常適合恐龍生活。子洲縣位於陝北地區中部,發現恐龍腳印化石的可能性也較大。
驚奇發現
砂岩上發現十多個“雞爪”腳印
1.5億年前,誰在岩層上留下大量“雞爪”腳印?是自然形成,還是遠古生物?
去年,子洲縣電市鎮王莊村村民在村內公路邊一處突出的岩石上採石時,驚奇地發現岩層中有很多形狀像雞爪的腳印遺蹟。根據村民反映,這批腳印遺蹟引起了榆林市收藏協會副會長、子洲縣奇石收藏愛好者高先生的重視,他立即向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專家諮詢,但由於沒有找到實物資料和相關證據而未果。
楊氏中國腳印
楊氏中國腳印
高先生推測
“雞爪”腳印可能是1.5億年前恐龍留下的
今年,王莊村村民再次向高先生反映,部分上面有腳印遺蹟的岩層已被村民開採,有的流失在社會上。為防止岩層遭到更大破壞,村民用石板和黃土將腳印遺蹟覆蓋。
8月24日上午,記者隨同高先生前往實地進行調查。在一片面積約10多平方米、上下落差約1米的兩個岩層上,發現10多個大小不一、長寬不等、深淺不同、凌亂分布的腳印遺蹟。經過實地勘查,發現大的腳印有兩個,分布在上層岩石上,每個腳印長約40厘米,寬約25厘米,深約3厘米,步長約2米。小的腳印分布在下層,總數有七八個,長約10厘米,寬約8厘米,深約1厘米,比較凌亂。兩種腳印遺蹟外形像“雞爪”,輪廓非常清晰。在旁邊岩層中,還發現大量植物化石。
高先生經過仔細查看後認為,這些腳印遺蹟位於灰白色砂質岩上,岩層背面有波狀花紋,符合內陸湖盆沉積地層剖面特徵。所有腳印遺蹟都有3個腳趾,中間長兩邊短,趾根較粗,趾端較尖,生物特徵非常明顯。這些“雞爪”腳印,極有可能是處於內陸湖盆時期,一類肉食性蜥腳類恐龍走過後留下的腳印化石。化石形成的年代,約處於1.5億年前的侏羅紀。
楊氏中國腳印

是否恐龍腳印化石
有待專家進一步鑑定
高先生說,恐龍腳印化石非常稀少,以前曾在內蒙古等地有發現。雖然在神木境內也發現大量恐龍腳印化石,但在子洲縣還是第一次發現。不過,這批“雞爪”腳印遺蹟,是否是恐龍留下的,還需地質和古生物專家作進一步鑑定。如果他的推測正確的話,這些恐龍腳印化石,對於子洲縣乃至陝北地區古氣候、古地理、古地質以及古生物的演化、遷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