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扶青

楊扶青

楊扶1891年5月10日青出生,河北樂亭人。早年在天津水產學校念書,並結識周恩來,後留學日本。1920年回國,歷任昌黎新中罐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華職業教育社廣西分社副主任,重慶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副總幹事,河北墾業農場副場長。建國後,歷任政務院參事室參事、河北省農林廳副廳長、商業廳副廳長、水產局局長、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員、人民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部副部長等職。並先後當選第二屆河北省人大代表、第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民建第二屆中央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78年2月22日,病逝於北京友誼醫院。

楊扶青在北京時,為李大釗烈士安葬事宜出資並辦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扶青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樂亭
  • 出生日期:1891年5月10日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楊扶青,名永興,字扶青(輔卿)。1891年生子樂亭縣三合莊鄉楊崗子村一個富有之家。受父親振彩樂善好施、仗義疏財的影響,扶青早年即產生為國為民 之信念。他于樂亭縣官立高等學校畢業後,考入灤州師範學校,未入學即復考入天津水產專科學校。1917年,因學習成績優異,被選送日本東京水產講習所公費 留學。當時正是祖國內憂外患的嚴重關頭,出於為國家為民族爭氣之目的,挾青聯合留日學生李峰等人於東京建立進步團體“新中學會”,以聯絡感情.砥礪品行, 闡明學術,運用科學方法刷新中國為宗旨。以“赤心”為會徽,表示赤膽忠心,為國為人民。並與由李大釗發起的“少年中國學會”結為友會。在此期間,扶青認識 了大釗和周恩來同志,思想深得奮發,胸襟日益開闊,為以後的革命實踐奠定了思想基礎。在留學日本4年中,他看到日本實業發達。國家富強,認識到我國貧弱受 欺的原因之一是實業不振,於是決心帶頭振興中華實業。1920年回國後。先後集資20萬元,與學友張子綸(樂亭蓮花池人)在盛產水果、海昧的昌黎,創力了 一家罐頭食品公司,得到大釗和周恩來同志的贊同和支持,扶青任經理兼技師,張子綸任副經理。新中學會”也加入了若干公股,因此將公司命名為“新中罐頭公 司”。在天津、瀋陽、長春、哈爾濱、營口等處也設有分公司。
扶青由衷同情革命,對大釗同志從事革命活動非常關注。1924年大釗受北洋軍閥 政府的通緝,化裝來昌黎縣五峰山避難不久,接到黨中央通知,由他任中共首席代表,率代表團赴蘇聯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當時北方黨組織活動經 費很困難,為赴蘇代表團籌措經費無著,經和黨組織研究,決定請扶青的“新中公司”予以資助。大釗在赴哈爾濱途中,於昌黎下車,向扶青說明情況,扶青立即親 筆寫信給新中公司哈爾濱分莊(分公司),請付銀元五百元。當時風聲非常緊張,昌黎縣城也一反常態,警特密布,扶青冒著極大危險親自掩護大釗同志登上開往哈 爾濱的火車。1927年,當扶青得知大釗在京遭搜捕時,竟冒險到其秘密住處看望。大釗被捕後,出錢出力設法營救。
“九·一 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軍開始向關內推進,昌黎新中罐頭公司被迫停業。為了工廠不被敵人利用,公司將全部機器拆卸運往北京。1936年,扶青受紅十字會會長 的邀請,在北京接辦了熊希齡所主辦的香山慈幼院附設的“慈型機器廠”,任經理。該廠規模很大,有機械、紡織、地毯、紐扣、泥人等11個分廠。1937年 “七·七事變”後,扶青將該廠交與宋化如、王向辰主持,南下參加抗戰。他四處奔走,勸募財物,將托鄒韜奮所主辦的《上海生活同刊》社轉交東北義勇軍、支援 了愛國志士們的抗日鬥爭。在抗戰期間,為克服物資和武器短缺的困難,他主張採用合作社方式,動員後方人力物力,從事工業品和簡單的武器生產,支持游擊戰 爭。1938年在武漢成立“中國工業協會”、宋慶齡擔任名譽理事長。該協會是在扶青積極協助下成立的,符合當時抗戰的需要。得到中共地下黨和周恩來的關 懷。1939年,扶青和黃炎培、楊衛玉等在桂林成立“職業介紹所”,以解決從淪陷區逃難的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就業和生活問題。1940年,他又受委託組組領 導“傷兵之友社”,以解決從前線退回的傷兵的生活問題,並以“中華營造廠”名義捐款300元給予資助。同時又在桂林辦“難民招待所”。扶青為救濟難民,由 “中華營造廠”撥出一部分救濟金,作為招待所的糧食款。又從總公司撥出1000元為難民蓋棚房和製做棉衣、棉被。1943年扶青任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理事、 組辦培黎學校,培養青年徒工,先後培養出六七百名中等技術人員。
扶青對女子教育和職工教育事業十分熱心。他一向反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 建思想。民國初年,他在家中自建校舍,聘請教師創辦一個女子私塾。1935年正式命名為“懿賢女子學校”。他對私人辦學非常支持、為昌黎匯文中學捐助資 金,並任該校董事會主席。還擔任樂亭縣汀流河〈劉家〉尚義女中的校董。為了提高職工文化和思想水平以及解決職工子弟入學問題,在興辦“新中公司”的同時, 興辦“新中國小”和職工業餘學校,招收職工子弟和附近居民兒童免費人學。1924年,扶青參加了黃炎培聯合當時教育界、實業界有志之士創立的“中華職業教 育社”,以後任該社常務理事。該社於1924年組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5年創建“民主建國會”。扶青都積極參加其組建活動,還參加了反蔣的“同 濟”組織。在抗戰時期.他隨同黃炎培、江問漁等遠涉西南後方,經過實地調查研究,決定在桂林設立“中華職業教育社”分社,他擔任分社社會服務部的負責人。 “職教社”所提出的“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為國家效用”的主張深得人心,對推動愛國民主運動,促進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5年日本投降後。 扶青任華北接收水產物資專員。1946年任天津墾業農場副場長。1948年任上海管理處專員兼高雄廠務籌備處主任,曾到台灣高雄考察漁業生產情況,但看到 台灣局勢緊張,事不可為,乃搭乘台灣開出的最後一批船隻回歸大陸。到上海後,貧困交加,無力北上,周恩來得知後立即派人接他到北平。1949年新中國誕生 後,扶青任中央政務院參事室參事。1950年兼任河北省水產局局長、農業廳和商業廳副廳長。1960年任水產部副部長。曾當選為第五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 員,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員,河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河北省第二屆人民代表,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及民建河北工作委員 會副主任委員。
1978年2月22日,扶青於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87歲。

人物評價

扶青一生為人慷慨,樂於助人,特別是扶持青年方面更是人所共知。他早在日本留學時,常常用自己的公費幫助私費留學而經濟困難的學友。他對周恩來同志獻身革 命事業尤為欽羨,奉為良師益友,並將自己公費的一半給當時經濟困難的周恩來,以支持其革命活動。他在昌黎“新中公司”時見到學徒中有培養前途者,不論親疏 遠近,是否親友子女,都送到匯文中學去學習。由他資助入學者不計其數。在抗戰期間,於西南大後方,時常通過李公朴、聞一多教授向西南聯大介紹學生,並資助 許多青年報考廣西大學及其他大專院校。扶青引導青年走革命道路,通過他幫助去延安的革命青年有幾十人。有一次,他經過緊張安排,一天就輸送30多人去延 安。他還將遠離家鄉的青年邵銳(樂亭縣三合莊人)從桂林親自送到重慶曾家岩“周公館”,交給了周恩來輾轉送往延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