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從儀

楊從儀(1092~1169年),字子和,南宋將領,鳳翔(今陝西鳳翔縣)人。出身農民家庭,壯年應募從軍於吳玠軍營,在抗金戰爭中屢立戰功。建炎元年(1127)三月,宋軍在青溪嶺(在今甘肅涇川縣西南)抗擊金兵,楊從儀作戰立功,升為校尉。富平戰役,宋軍失利,他隨吳玠退守隴州。後奉吳玠令攻取了鳳翔,占領了和尚原(在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大散關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從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個人履歷,去逝,

個人履歷

紹興元年(1131)三月,金兵兩路來犯,包圍鳳翔,楊從儀率部突圍而出,與金兵戰於渭水以南,以“奇功轉秉義郎,遷副將”。隨即又在和尚原以北神岔溝大敗金兵,以功遷為正將。十月,金兵10萬來攻,楊從儀率部埋伏於神岔溝,配合正面宋軍,截擊潰敗的金兵,俘斬千餘人,以功遷統領兼鳳翔路兵馬都監。金兵恨從儀,遂將他的雙親囚於青溪寨,楊從儀向吳玠請戰,要求救回父母。得許,率本部兵馬大敗金兵,救出父母回歸。
紹興三年正月,金兵犯石板谷,他伏兵奇襲金軍,追擊十餘里,以功升為右武大夫、鈐轄。二月,金兵出風州攻和尚原,他率部在柏村大破金兵,吳玠讚揚說:“此捷楊鈐轄上力也”四年(1134)二月,金兀朮率十萬人馬欲取大散關入四川,楊從儀守第二堡,一日三戰,殺傷甚眾。次日繼續激戰,連續五晝夜,打退金兵。此役後金兵不敢再輕易來攻。
十一年(1141),南宋將和尚原與大散關讓給金國,宋軍後撤,楊從儀守衛仙人關(在今甘肅徽縣東南),在此駐兵20年,金兵不敢來犯。三十二年(1162)二月,宋金和議破裂,金兵南犯,吳璘至鳳翔督師,楊從儀奉命率部攻取了大散關,切斷了金兵渭水以南的糧道,迫使寶雞的金兵逃往鳳翔,以功升為和州防禦使,賜爵安康郡開國侯。
乾道二年(1166),楊從儀75歲退役。因他的家鄉鳳翔尚為金兵所占,他在漢中城固安樂鄉水北村落戶安家。他關心當地的生產,組織人民修復灌溉渠道,於湑水河築壩,引水入洋縣,又折向南入漢江。這條渠的灌溉使當地農業獲得豐收,幾百年來,一直發揮著效益。

去逝

乾道五年(1170)月,楊從儀病逝,終年78歲,葬於當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