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柑

桶柑

桶柑,學名為Citrus tankan Hayata。又稱為年柑,是柑橘的一種,屬於芸香科植物,早年由於農家將桶柑儲藏於木桶中作運輸,故又稱之為桶柑。品種又可細分為桶柑、海梨柑、高牆桶柑(大春種無子桶柑)。據推測是寬皮柑與甜橙類之天然雜交種。性喜溫暖,生育適溫18~26℃,台灣中、北部適於栽培。繁殖可用嫁接法,砧木可用酸桔或廣東木黎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蕉柑 
  • 拉丁學名: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Tankan
  • 別稱:招柑、蜜桶柑、桶柑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芸香目
  • 亞目:芸香亞目
  • :芸香科
  • :柑橘屬
  • :柑橘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品種分類,桶柑嫁接,

形態特徵

又稱為年柑,是柑橘的一種,屬於芸香科植物,早年由於農家將桶柑儲藏於木桶中作運輸,故又稱之為桶柑。品種又可細分為桶柑、海梨柑、高牆桶柑(大春種無子桶柑)。據推測是寬皮柑與甜橙類之天然雜交種。果肉呈橙色,酸甜適口,耐儲運等特點,隨著樹齡老化,樹勢衰退,黃龍病、裂皮病等病毒病的侵襲,需要培育無病毒苗木。

生長環境

性喜溫暖,生育適溫18~26℃,台灣中、北部適於栽培。

分布範圍

主要產地包括台灣中、北部、福建及廣東。桶柑的盛產期在冬春季,桶柑在12月至2月、海梨柑在12月至3月、高牆桶柑在1至5月。
台灣的主產地在員山、礁溪、三芝、三峽、石碇、坪林、新埔、北埔、竹東、芎林、寶山、卓蘭、大湖、三灣、和平、東勢、豐原、大坑、石岡、成功、卑南等地。

品種分類

台灣的桶柑約有四個品系,分別為普通桶柑、高牆桶柑、海梨桶柑及六月桶柑,目前以高牆桶柑及海梨桶柑種植較多,其中高牆桶柑的無子系統易達成品牌水果生產。各品系特性如下:
桶柑
(一)普通桶柑:台灣的自生種,樹形扁圓形,果實球形,果小皮橙紅色,果肉緊密,甜味強,但產量較低,成熟期約在農曆之一至二月,又名年柑。
(二)高牆桶柑:也稱桶柑,果型較大,樹高3-4米,樹冠球形或半圓形,樹勢強健且產量高,但種於低濕地區則樹命較短;抗潰瘍病力較強,但易受瘡痂病、黑星病及星天牛危害。果實球形,平均果重150-200公克,果皮紅橙色,油胞較大,皮略粗糙,果頂圓且花柱痕小,果肉橙色,平均糖度10-12度。高牆桶柑有數個系統,其中之無仔桶柑為翁仁祿先生於宜蘭縣莊坤鍾先生果園發現的優良品系。由於本種之苗木多來自大春農園,又名‘大春種’,其果形大且種子少,產量高,風味優,對環境之適應力強。高牆桶柑目前種植最多,也是作為生產品牌桶柑極佳的品系。
(三)海梨桶柑(Hai-Li Tangor):樹勢類似桶柑,葉片較寬大,葉形略呈菱形,葉光滑,表皮光滑,果重約150公克,果肉橙色,平均糖度為11度,果汁率低,酸度低,風味較淡,隔年結果習性強,產量較不穩定。
(四)六月桶柑:特性與一般桶柑類似,但成熟期較晚,同時品質較差,種植較少。

桶柑嫁接

採用嫁接技術培育苗木,現將如何提高其嫁接成活率簡述如下:
一、園地選擇:選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田地培育苗木,最好前幾茬是種植水稻的田塊。全園深翻15-20cm,把下層的土翻上來,把上層的表土埋進去,以達到曬土的目的,並整成畦寬1.5m,長度依地形而定,並結合施入腐熟有機肥+磷鉀肥1500kg作底肥。

二、砧木選擇:選用紅桔作砧木,於1-3月份播種,株行距10-20x10-20cm,後用遮陰網或稻草覆蓋,以利遮蔭保濕。出苗後及時除去覆蓋物,並做好栽培管理。

三、嫁接時間:在秋季(9~10月)進行嫁接,在嫁接前10-15天,對砧木進行一次中耕除草和施肥灌水,有利提高成活率。采穗鬧在7月,上旬株施漚熟的餅肥2-3kg+複合肥2-3kg,並對徒長枝、掃把枝、落花落果枝進行修剪,選留樹冠中上部、外圍及向陽處1~3個健壯秋梢,作為翌年接穗,使接芽萌發強壯有力。同時注意采穗圃病蟲害防治。
四、接穗採集:選擇無風晴天的上午露水乾後或下個陽光較弱時進行,雨天禁止采穗。要選擇充分老熟、長1015cm以上、具備3個以上有效飽滿芽的健壯秋梢進行采穗。剪下的枝條放於陰涼處,邊采邊剪除葉片,50-100枝紮成一捆,把接穗貯於葉片堆中,用編織袋或紙箱運回苗圃待用。
五、接穗貯藏:把接穗放於陰涼乾淨的地面散熱1~2個小時,隨後用農用鏈黴素700毫克/千克浸泡30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再放入鹽酸四環素1000毫克/升浸泡2小時,再放入2,4-D10ppm溶液中浸泡,撈出晾乾,就可進行嫁接,接穗要隨浸泡隨嫁接。當天用不完的接穗要放在陰涼處用清潔粗河沙,含水量5%~10%,以手插入沙中抽出後手上粘有沙粒而指甲無沙為宜,如指甲上有沙表示太濕,手上無沙表示太乾,將枝條分紮成小捆,底層墊4-5厘米厚粗沙,接穗放在沙面,用粗沙填充接穗,上層用編織袋或麻袋覆蓋保濕。一般貯藏時間不超過7-15天,應儘快嫁接。若發現接穗腐爛、水漬狀,應及時剔除如果育苗地與采穗圃距離不遠,最好是隨采穗隨接,能更好提高成活率。
六、嫁接技術:掌握好嫁接技術是培育健壯苗木的關鍵措施,我們採用單芽切接,具體嫁接技術如下:
(一)削接穗:將接穗倒拿在左手拇指和中指間,接穗的寬背面緊貼食指尖。右手拿刀在選用的芽下部約1cm處向前斜切一刀,成為約45°角的削麵,然後將接穗翻轉向上,從芽點附近起向前削去皮層,成為一個長削麵,長削麵要求平、直、光滑,而不起毛,深恰至形成層,在接芽上0.3cm處橫向削斷。
(二)切砧木:嫁接前將砧木全部在距地面15-20cm處剪斷。嫁接時將砧木的斷口處用刀斜削光滑,使之露出新鮮部分,再沿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縱切一刀。砧木切口略短於接芽的平均削麵約0.3cm,以利砧穗密連。
(三)包紮接穗: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對準接穗與砧小的形成層。然後用塑膠薄膜包紮採用不露芽眼包紮。在接穗發芽時套用刀將芽眼處的薄膜割破,切不可過早解除薄膜。如果包紮不到位的,也可用蜂蠟封住。
(四)解除薄膜:嫁接後10~15天左右應檢查成活率,成活的接穗新鮮,芽眼飽滿,接穗與砧木已互相癒合,若葉柄變黃,發霉甚至發黑,表示接穗術成活,應及時進行補接。當嫩芽長到0.3-0.5厘米左右時要及時用尖刀挑膜,將嫩芽引出。到10月底以後再解除嫁接薄膜。砧木上抽生的萌櫱應每7~10天削除一次,忌用手扳,要用剪刀剪除,及時除萌利於接芽生長。
(五)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應以勤施、薄施腐熟人畜糞肥為主,輔以化肥,以滿足苗木生長需要的養分條件。春芽期不施或少施肥。符春芽充分成熟後,施腐熟人畜糞肥,促夏芽生長。穀雨後再施1次肥,促進第一次夏芽健壯達到剪頂高度,秋芽萌發後施1~2次薄肥,畝施腐熟人畜糞肥50~70千克。促進秋芽強壯,冬梢一般不施肥。做到:培養第一次春梢,照顧第二次夏梢,猛攻秋梢,控制冬梢。
(六)摘心打頂:當嫁接苗長至25~30em時應進行摘心,摘心後促使抽生分枝,摘心時間一般在翌年7月上中旬,留2~3個分布均勻的分枝,其餘剪除。此外還要進行中耕除草。
七、病蟲害防治苗期應注意防治炭疽病、紅蜘蛛、黃蜘蛛、潛葉蛾等苗木常見病蟲害。藥劑選用0.5~0.6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松脂合劑15~20倍液;5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50%多菌靈600倍-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進行噴霧,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發生危害,保證苗木生長正常,葉片完整。
通過採取以上綜合措施,有效地提高桶柑嫁接成活率,使畝出苗率達到85%以上,取得明顯效果,是一項值得推廣的農業措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