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德·本·薩比特

栽德·本·薩比特(Zayd ben Thabit,611~665)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門弟子,《古蘭經》經文主要匯集者之一。全名栽德·本·薩比特·本·達哈克·安薩里。生於麥地那,出身於海茲拉吉部族的達哈克(al-Dahhak)家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栽德·本·薩比特
  • 外文名:Zayd ben Thabit
  • 出生日期:611
  • 逝世日期:665
人物生平,成就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幼年生活在麥加,6歲喪父,622年11歲時隨穆斯林大眾遷徙至麥地那。他自幼受益於穆罕默德的教誨,曾遵照其指示,攻讀並掌握了古敘利亞語和希伯來語。能背誦全部《古蘭經》,有較深的宗教學識,諳熟伊斯蘭教法和古蘭經誦讀法,傳述有近百段聖訓。他於665年病故於麥地那,終年54歲。

成就榮譽

栽德對伊斯蘭教的最大貢獻是,主持匯集、整理出第一部完整的《古蘭經》,使之得以保存並流傳於世。他對古蘭經文的匯集工作,主要分為3個階段:
  • 記錄和初步整理集中於穆罕默德在世時期。他是穆罕默德的隨身文書之一,專負記錄古蘭經文之責。他把每次聽到的啟示原文及時記錄在石片、獸皮、椰棗樹葉或駝羊的肩胛骨上,並根據穆罕默德的傳授,初步整理出每章中各節的次第,附註在原始記錄上。
  • 蒐集、編排和整理集中在首任哈里發艾布·伯克爾當政時期。633年,因一些能背誦全部古蘭經文的聖門弟子在葉麻麥平叛戰役中犧牲,為搶救、保存古蘭經文,使之免於散佚失傳,栽德奉艾布·伯克爾之命,率領一個由聖門弟子伍拜伊、阿里和奧斯曼等人參加的專門小組,主持了對經文的全面蒐集和整理工作。整理的原則是:以記錄的啟示原文為主,輔以聖門弟子的背記為佐證,兩者完全一致,即確認為準確無誤。凡只有背記資料而無原始記錄的經文,非經找到原始記錄印證,一律不予確認。以栽德為首的專門小組經過反覆查找原始記錄和走訪聖門弟子,終於把分散記錄並注有章節的全部經文蒐集在一起,經與抄錄聖門弟子所背記的經文相互校對、印證無誤後,即按章節進行編排、整理,匯集成第一部完整的《古蘭經》,交由艾布·伯克爾和歐麥爾先後保存。
  • 核正全文和謄抄定本由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領導進行。646年,因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各地穆斯林為《古蘭經》的讀音而發生爭執,為統一經文的詞語和讀音,以根除後世可能發生的更大分歧,栽德奉奧斯曼之命,再次率領一個有聖門弟子伊本·祖拜爾、塞伊德和阿卜杜·拉赫曼等人參加的專門小組,主持了對經文的進一步核正和謄抄工作。他們把穆罕默德之妻哈芙賽受其父歐麥爾委託保管的全部古蘭經文,依照古萊什人的語言統一詞語和讀音後,謄抄7部,除1部保存在麥地那外,其餘各部由奧斯曼派人分發到麥加、大馬士革、葉門、庫法、巴斯拉、巴林各地,作為(古蘭經》統一標準本,其它抄本全部焚毀。標準本《古蘭經》,史稱“奧斯曼定本”(al-Mushaf al-'Uthmani),即今《古蘭經》。

人物評價

栽德因參加《古蘭經》從記錄、蒐集、整理到定本的全過程而受到聖門弟子的尊敬,被譽為“穆斯林民眾的學者”(Hibr Ummah al-Muslimin)。早期古蘭經注權威之一伊本·阿拔斯、聖訓主要傳述人艾布·胡萊賴等,均經常向其求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