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鐵軍

核電鐵軍

《核電鐵軍》是由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山東魯能集團公司和濟南電視台聯合攝製,電影頻道出品的中國國慶55周年獻禮片。由哈斯朝魯執導,劉冠軍鮑國安、比爾等人主演。於2004年10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講述了泰山電力集團副總經理高歌用7天時間重新制定趕工方案,成功完成大亞灣二期工程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電鐵軍
  • 外文名:He Dian Tie Jun
  • 出品時間:2004年
  • 出品公司:電影頻道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導演:哈斯朝魯
  • 編劇:邢原平
  • 類型:工業/劇情
  • 主演:劉冠軍,鮑國安,比爾,肖輝
  • 片長:97min
  • 上映時間:2004年10月1日
  • 對白語言:國語
  • 色彩:彩色
  • 主要獎項:百合獎一等獎
  • 線上播放平台:1905電影網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廣東省大亞灣核電站。 這裡有成千上萬名電力建設者在揮汗拼搏,一核的建設已經完成並順利發電,二核正在緊張地建設中。 正當大家冒著炎熱酷暑和超負荷的勞動壓力而奮力工作之際,為二核常規島提供設備的瓦特公司傳來不幸的訊息,由於質量問題該公司不能如期交付三台汽輪機,這就意味著整個工期將延後4個月,連帶拖延的還有不能按時向珠江電網併網發電,國家為此將遭受16.4億元人民幣的重大損失。
瓦特公司深知按照契約約定,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承擔巨額的賠付,其首席工程師喬治希望雙方通過協商來解決這個問題,可是現實的緊迫和嚴峻畢竟擺在面前,大家都一籌莫展。就在這緊要關頭,負責二期工程施工的、素有“鐵軍”稱號的泰山電力集團副總經理高歌提出了一個大膽構想:按計畫工期還有11個月,如果施工方抓緊趕工用7個月完成11個月的工程量,二核就可以如期完工。但前提是瓦特公司必須為此付出相當高的勞動報酬。這一大膽的構想遭到許多人的質疑和否定:既是泰山集團總經理、又為高歌岳父的李子華認為,不能單純地以經濟指標來衡量一個企業的生存能力,工程質量是泰山集團的生命,不能輕易地拿公司的聲譽冒險;工程師們則認為經過幾十個人多次精心測算、制定的施工計畫若按期完工都需要分秒必爭,重新制定趕工方案、7個月乾出11個月的活簡直就是異想天開;高歌的妻子李娟希望父親順利地退休,重新設計工程計畫就意味著對父親以往工作的否定,儘管如此,高歌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只要仔細評估、調整每一個項目,縮短工期是可以實現的。
最終,李子華還是同意高歌帶領一部分工程師用7天時間重新制定趕工方案。經過一番仔細測算,高歌等核電建設者們不僅提出了可行的施工方案,還與瓦特公司及時地溝通、談判,為泰山集團贏得了6000萬的經濟回報。
2004年4月6日,大亞灣核電站二期工程首台百萬千瓦機組併網發電成功,比原計畫提前48天完成任務,為國家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高歌劉冠軍----
李子華鮑國安----
喬治卡爾----
陳總徐正運----
李娟肖輝----
林娜楊潞----
王志強麻維江----
路處長穆懷偉----
晶晶盛利----

職員表

出品人製作人監製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道具美術設計造型設計服裝設計燈光錄音劇務場記布景師
閻曉明王寶國 焦棋 趙麗華 陳海華 劉亞泉岳揚 朱長富 謝明亮哈斯朝魯于洋 張林邢原平陳宏藍千王曉雲滿都拉 趙繼偉恩和李亞東鄒衛東賽音夫李志忠張穎 楚迎華呂娜路坦
(以上內容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核電鐵軍
    高歌
    演員:劉冠軍
    面對困難,高歌並沒有慣常的無私奉獻的高調,而是從實際出發,從提高施工和管理水平入手,提出付出與高額報酬是對工人工作的最好回報的現代工業的新理念,進而與國外同行就“世界一流的施工水平一定要得到相應的勞動報酬”進行談判,最終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 核電鐵軍
    李子華
    演員:鮑國安
    李子華既是泰山集團總經理、又為高歌岳父,他認為不能單純地以經濟指標來衡量一個企業的生存能力,工程質量是泰山集團的生命,不能輕易地拿公司的聲譽冒險,最後他同意了高歌的方案。
  • 核電鐵軍
    喬治
    演員:比爾
    瓦特公司首席工程師喬治,他希望雙方通過協商來解決所面臨的難題,同時他也想拖延時間以換取利益。最後他和高歌談判時,發出對中國的鄙夷,受到了高歌的嚴正反駁,只得心服口服。
  • 核電鐵軍
    陳總
    演員:徐正運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二期工程總負責人,面對突然出現的問題一籌莫展,既受不起瓦特公司的馬拉松式的談判,也受不了工期不能如期完成的壓力,提出了加快工程進度彌補時間遺憾的方案。
(以上內容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獎方獎項獲獎者結果
2005年6月8日
第5屆百合獎
一等獎
《核電鐵軍》
獲獎

幕後製作

影片改編自真實故事,取景於廣東的大亞灣,為了強調影片主題,反襯出現代工業文明的競爭殘酷,攝製組以生硬的廠房、忙碌的工地與恬靜的自然風光形成巨大的視覺反差,影片還採用長焦拍攝主體,營造出極強膠片式質感的畫面。在音樂方面,主創人員針對人物內心語言和內心情感的需要,專門設計了以小提琴為主的情感音樂樂段;而針對整個影片總體和基調,又以交響樂為主創作了主體背景音樂。

影片評價

《核電鐵軍》是一部工業題材的電視電影,以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為背景,演繹了核電工人為國分憂、無私奉獻的民族精神。影片表現了我國新一代產業工人豐富多彩的情感生活、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永不言敗的心路軌跡。該片人物性格刻畫生動,劇中情節張弛有度,製作精益求精,是一部弘揚民族正氣、謳歌民族精神的優秀影片。(新浪新聞評)
《核電鐵軍》雖然是以核工業題材為背景,但表現的卻是現代中國工業與外國同行之間的一場波瀾不驚的商戰故事。影片中採用長焦拍攝主體,營造出極強膠片式質感的畫面,這既表現了的豐富內含,也表現出劇中人物與場景的自然溶入。影片在音樂方面又為影片傳達了極具感染力的視聽效果。(新浪娛樂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