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木

柏拉木

柏拉木,別名:黃金梢、山甜娘、崩瘡藥,拉丁文名:Blastus cochinchinensis Lour. ,為野牡丹科柏拉木屬灌木,高0.6-3米;莖圓柱形,分枝多,幼時密被黃褐色小腺點,以後脫落。葉片紙質或近堅紙質,披針形、狹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具極不明顯的小淺波狀齒,白色至粉紅色,卵形,頂端漸尖或近急尖,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與果等長,檐部平截,被示腺點。花期6-8月,果期10-12月,有時莖上部開花,下部果熟。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價值,使用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高0.6-3米;莖圓柱形,分枝多,幼時密被黃褐色小腺點,以後脫落。葉片紙質或近堅紙質,披針形、狹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長6-12(-18)厘米,寬2-4 (-5)厘米,全緣或具極不明顯的小淺波狀齒,3(-5)基出脈,葉面被疏小腺點,以後脫落,基出脈下凹,側脈微凸,背面密被小腺點,基出脈、側脈明顯,隆起,細脈網狀,明顯;葉柄長1-2(-3)厘米,被小腺點。
柏拉木柏拉木
傘狀聚傘花序,腋生,總梗長約2毫米至幾無,密被小腺點;花梗長約3毫米,密被小腺點;花萼鐘狀漏斗形,長約4毫米,密被小腺點,鈍四棱形,裂片4(-5),廣卵形,長約1毫米,具小尖頭;花瓣4(-5),白色至粉紅色,卵形,頂端漸尖或近急尖,長約4毫米,於右上角突出一小片;雄蕊4(-5),等長,花絲長約4毫米,花葯長約4毫米,粉紅色,呈曲膝狀,藥隔微膨大,下延直達花葯基部,有時幾呈小瘤狀;子房壇形,下位,4室,頂端具4個小突起,被疏小腺點。蒴果橢圓形,4裂,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與果等長,檐部平截,被示腺點。花期6-8月,果期10-12月,有時莖上部開花,下部果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300米的闊葉林內。

分布範圍

產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印度至越南均有。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全株有拔毒生肌的功效,用於治瘡癤;根可止血,治產後流血不止;
【壯藥】假桂木:根、葉治療對口瘡,瘡瘍久不收口;全株治跌打瘀腫《桂藥編》。
根(山崩砂):澀、微酸,平。收斂,止血,消腫解毒。用於產後流血不止,月經過多,泄瀉,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瘡瘍潰爛。 全株:拔毒生肌。用於瘡癤。

使用價值

根、莖含鞣料。
柏拉木柏拉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