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賢順

林賢順

林賢順,台灣苗栗縣人,解放軍空軍大校,從台灣駕駛飛機返回大陸後,被任命為航空學校副校長,現任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助理,為大陸培養了不少熟悉台灣空軍特點,熟知F-5E戰術技術性能的飛行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賢順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台灣省苗栗縣
  • 出生日期:1953
  • 職業:現任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助理
簡介,人生經歷,

簡介

1989年2月11日,台灣空軍中校林賢順的駕機起義。那天,林賢順從台東的志航基地起飛,志航基地是在台灣的東海岸,為了避免在戰時遭受襲擊,志航基地的機庫建造在沿海邊一個巨大的山洞中,為此,這是台灣空軍一個頗為保密的空軍基地。這天本無林賢順的飛行任務,但他借空中考察之機,登上一架F-5E戰鬥機,迅速飛向天空。數分鐘後,林賢順飛越台灣的中央山脈,低空飛過海峽中線,也逃避了台灣空軍12架高速飛來的戰鬥機對他的攔截,林賢順飛到廣東汕頭上空時,由於當時天氣惡劣,能見度差,沒能找到機場,這時,林賢順又飛到廣東豐順縣,但當地也是大霧茫茫,此時油料已耗盡,林賢順不得不棄機跳傘,最後,
林賢順安全降落在離飛機墜落的不遠處。林賢順的回歸,補充了新改裝的F-5E的最信息報,讓大陸空軍對F-5E和秘密空軍基地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林賢順空軍大校林賢順空軍大校
後來林賢順被任命為航空學校副校長,軍銜至空軍大校,現任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助理,為大陸培養了不少熟悉台灣空軍特點,熟知F-5E戰術技術性能的飛行員。
在石家莊市的一個三口之家的住宅里,一派儒將風度的林賢順大校接受了筆者的採訪。“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平常的人,除了我的履歷,我並沒覺得自己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我現在最幸福的感覺是: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個老兵,是一個小家庭中幸福的丈夫和父親。”林賢順平和地說。

人生經歷

林賢順1953年出生於台灣苗栗縣的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台灣東部的一個飛行基地工作,飛了一年後,他被調到台灣桃源空軍飛行基地工作。
1981年,剛剛從桃源機場調離不久的林賢順,忽然聽到了一個爆炸性的訊息——黃植誠駕機從桃園機場“叛逃”回大陸了。這個訊息讓林賢順很是吃了一驚:在台灣桃源機場工作的四年,他曾和黃植誠同在一個飛行大隊工作,當時,黃植誠任5大隊17中隊的督察考核官,林賢順任26中隊的上尉情報官,兩人經常見面,彼此間很熟悉。黃植誠的起義,就像一個亮點,把林賢順的目光也吸引了過去。
林賢順說:“我雖然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我對大陸卻一直有很深的感情。我的祖先是廣東梅州客家人,因此,對大陸我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在我的心底,一直深埋著一個夢,那就是,有朝一日,我想親眼回大陸看一看……”
1989年,林賢順被提拔為台東空軍基地的一個飛行中隊的輔導員。輔導員在中隊的任務主要是強化官兵忠於國民黨的思想,時時對官兵進行反共宣傳。幹著自己不想幹的事,說著自己不想說的話,再加上與妻子感情不和,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於是他想“遠走高飛”。
1989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初六,空軍中校林賢順終於下定決心,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性命攸關的一個決定:他要駕機離開台灣,離開這座孤島和孤島上令他厭倦的日子,飛向大陸,飛向新生活和希望。
義無反顧直飛大陸,十二台機尾後狂追,四架解放軍的戰鬥機迎面飛向台灣飛機,一場戰鬥一觸即發
1989年春節剛過,林賢順就開始尋找機會。2月11日,天氣預報台灣是陰天,大陸那邊是晴天,有利於尋找機場降落,正好是理想的天氣。下定決心的林賢順在早上一上班後即走向機場,進行例行的巡查。此時此刻雖然他臉上的表情依舊泰然自若,但心情卻無法平靜。
他走近跑道上的一架已經加好油的F-5E飛機,了解到這架飛機馬上就要起飛訓練,飛行員一會兒就到。於是他對值班的地勤人員說:“今天我飛這架飛機,趕快收拾,不要誤點了。”
兩分鐘後,飛機轟鳴著起飛了。五分鐘後,林賢順已經進入了台灣海峽。一進入海岸線,為避免雷達發現,林賢順就貼著海面飛行。
五分鐘後,這架飛機的飛行員到機場後找不到飛機,感到莫名其妙,趕緊報告了指揮部。指揮部一查才知道出了意外,一陣慌亂之後,12架正在待命的飛機立即攜彈起飛追擊。但一切似乎已經晚了,這寶貴的五分鐘,為林賢順贏得了有利的時機,也使他逃脫了死神的追捕。
從飛機起飛開始,林賢順就關閉了飛機上的無線裝置,因此,外面發生的情況他一概不知。
台灣機場方面在命令飛機起飛追擊林賢順的同時,還用雷達搜尋他,飛彈裝置都已打開,一旦發現目標,即用飛彈擊落他的飛機。但因為林賢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在進入海岸線後一直超低飛行,雷達很難發現。所以台灣機場指揮部很焦急,在呼叫林賢順沒有回應,雷達搜尋又沒有發現的情況下,一急之下,由原來用“暗語”和追擊林賢順的12架飛機聯繫竟然直接改用“明語”聯繫:“命令你們,如果目標飛越海峽中線,發現後立即擊落!”
這一信息被對岸我方空軍機場監聽到後,我方猜測可能有特殊情況,立即作出了反應。四架戰鬥機騰空而起,向雷達上發現的由台灣方向飛來的12架飛機迎面飛去。
20分鐘後,林賢順駕駛的F-E5飛機已經飛過了海峽中線。他的心裡一陣激動。作為一名飛行員,他知道,飛越了海峽中線,就意味著勝利在望。兩岸的飛行員在訓練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海峽中線實際上就是兩岸的分界線,沒有非常情況,誰也不敢輕易“越位”。他不知道,後面的12架戰鬥機正以兩倍的音速追擊他,距離他僅有20多海里。
12架追擊的台灣飛機也不顧一切地飛越了海峽中線,以兩倍音速追擊林賢順。我方的飛機也即將迎面趕到,戰鬥一觸即發。這一切,林賢順全然不知。
也許感覺到已經鞭長莫及,為避免將事態擴大,在12架奉命追擊林賢順的飛機冒險飛越了海峽中線後,台方指揮部及時下達了收兵的命令,12架追擊的飛機只好悻悻而返。
看到台灣方面的飛機已經返航,我方的四架飛機開始返回來尋找林賢順的飛機。但由於當天大陸這方面霧很大,一直沒有發現已“越境”的林賢順。短暫的工夫,林賢順竟然“失蹤”了……
雲裡霧裡亂撞,苦尋機場不獲,棄機跳傘,落進田裡
其實,林賢順並沒有“失蹤”,因為地形不熟,加上霧大,林賢順沒有發現我方起飛引導的四架飛機。最初,他也在尋找我方的飛機,他想,一旦大陸的雷達發現他飛過來,必然會有飛機起飛引導他降落,但可惜一直沒有發現。
因為兩岸飛機的無線裝置配置不一樣,所以飛過來後,雖然林賢順已經把無線裝置打開,但我方還是無法與他聯繫。無奈,飛到汕頭上空的林賢順只好駕機盤旋著搜尋機場。時間過去了將近半個小時,飛機里的油所剩不多。一旦找不到機場,他將只能墜機跳傘。於是他只好離開汕頭,向豐順方向飛去,但在豐順他同樣沒找到機場。做好了最壞打算的他開始向著城外人煙稀少的地方飛去。當飛到豐順城外的一片開闊地時,飛機的一個發動機因為燃料耗盡熄火,另一個發動機也出了故障損壞,10時左右,林賢順只好棄機跳傘。
“我最後降落到大片的水田裡,飛機墜毀在一個國小校的操場裡,我落地時只受了點兒輕傷。一個學校里值班的老師走過來問我是哪個部隊的,他們以為我是解放軍。我說我是從台灣起義過來的。剛開始他們都不信,還以為我是開玩笑。後來注意到我的服裝不一樣,才將信將疑。不久,當地派出所的警察來了,問明情況後,把我送到了縣裡。”
當天晚上,廣州軍區的一位副司令員即坐直升機來到豐順。第二天一早,林賢順即被用直升機接到廣州。在飛機上,這位副司令員對林賢順聊起了昨天那驚險的一幕,“昨天那邊有飛彈對準了你將要發射,你知道嗎?”
“不知道。”也許是昨天太緊張了,林賢順疲倦地搖搖頭。
“你的屁股後頭跟著12架飛機要打掉你,你知道嗎?”
“不知道。”
林賢順也大吃了一驚。
“聽到那邊命令追擊你的飛機打掉你的呼叫後,我們的飛機也迎頭起飛了,差點兒就要打起來了,你知道嗎?”
“不知道。”林賢順這時感到有些緊張。
廣州軍區的領導對林賢順很關心,在和他談話後,把他安排到廣州軍區空軍醫院休養了一個星期。其間,廣東的軍政領導到醫院來看望和慰問他。時任省長的葉選平還和他認了老鄉,用客家話和他嘮起了家常。
最使他高興的是,當時已在北京軍區空軍任職的黃植誠聞訊也從北京給他把電話打到了廣州,兩位志同道合的戰友在電話里“見面”分外親熱。
重獲新生,無悔選擇,林賢順對生活十分滿足
起義歸來後,林賢順在廣州出席了一個有香港和台灣媒體記者參加的短暫的新聞發布會,對此次事件發表了聲明。後來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即被委以重任。1989年10月,他到石家莊空軍某航校報到,擔任副參謀長,第二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由於統戰工作的需要,在林賢順駕機起義歸來後,除了在廣州召開了那個短暫的新聞發布會外,林賢順從此便從媒體的關注中“消失”了。
儘管回到大陸後,待遇不如在台灣,但林賢順感到很滿足:“我不是為了出名或升官發財才回來的,我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歸來的。在解放軍的隊伍里,我一定會當一個好兵。”
1991年3月,林賢順和台灣的妻子達成了離婚協定。在組織的關懷下,林賢順在石家莊找到了自己的最愛,1991年5月24日,林賢順與石家莊電台的專欄節目主持人趙爽結婚。不久又有了女兒,一家人生活平淡但幸福。2000年的夏天,當已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航校副院長的林賢順大校對筆者講述他的故事時,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他說,那次選擇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為自己的正確選擇感到高興和自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