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坪傈僳族彝族鄉

松坪傈僳族彝族鄉

松坪傈僳族彝族鄉位於雲南省永勝縣西北部,東經100°27′、北緯26°27′。東與光華鄉毗連,南鄰大安鄉以五郎河為界,西與古城區隔金沙江相望,北與寧蒗縣西川鄉接壤。南北長30千米,東西寬10千米,面積290.8平方千米。農業人口2292戶、8716人(2007年末),其中傈僳、彝、普米、納西、壯、藏、白、布依等少數民族占98.5%。轄松坪、米厘、樹底、岩頭、上啦嘛、下啦嘛、永紅、撒壩子8個行政村,52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松坪村下箐頭,距縣城54千米。境內溝壑縱橫,群山起伏,海撥1300-3570米。金沙江、五郎河環繞西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坪傈僳族彝族鄉
  • 東經:100°27′
  • 北緯:26°27′
  • 地理位置:雲南省永勝縣西北部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簡介,郵編,沿革,所轄村,氣候人口,農村經濟,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思路,

簡介

松坪傈僳族彝族鄉位於雲南省永勝縣西北部,東經100°27′、北緯26°27′。東與光華鄉毗連,南鄰大安鄉以五郎河為界,西與古城區隔金沙江相望,北與寧蒗縣西川鄉接壤。南北長30千米,東西寬10千米,面積290.8平方千米。農業人口2292戶、8716人(2007年末),其中傈僳、彝、普米、納西、壯、藏、白、布依等少數民族占98.5%。轄松坪、米厘、樹底、岩頭、上啦嘛、下啦嘛、永紅、撒壩子8個行政村,52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松坪村下箐頭,距縣城54千米。境內溝壑縱橫,群山起伏,海撥1300-3570米。金沙江、五郎河環繞西南。

郵編

674212

沿革

1958年成立松坪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設松坪傈僳族彝族鄉。1997年,面積290.3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松坪、岩頭、樹底、米厘、上啦嘛、下啦嘛、撒壩子、永紅8個行政村。 [2007年代碼]530722209:~201松坪村 ~202米厘村 ~203樹底村 ~204岩頭村 ~205上啦嘛村 ~206下啦嘛村 ~207永紅村 ~208撒壩子村

所轄村

[米厘村]村委會駐寒托底,在鄉政府北30千米。面積31平方千米(46593畝),轄朵絡、納絡、火頭箐、耳念地、公私爐房、寒托底、松林坪7個村民小組。傈僳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4%。
[松坪村]村委會駐下箐頭村民小組。東與光華鄉柯樂村毗鄰,南鄰撒壩子村,西與上啦嘛和樹底村為鄰,北與寧蒗及四川接壤。轄陡腦子、煉山、小丫口、上箐頭、下箐頭、上村、大松坪、拉麻地和豬窩子9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共373戶、1463人。普米、傈僳族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
[撒壩子村]村委會駐長蒲地,在鄉政府南2千米。轄上撒壩子、中撒壩子、下撒壩子、長房子、長蒲地、撇石落6個村民小組。2007年末有農戶328戶、1217人,其中傈僳族占總人口的32%,彝族占57%,漢族占11%。
[永紅村]全村山地土質紅色,多為山坡地,松樹較多,故得名永紅。村委會駐下紅地,在鄉政府東南5千米。東與金官鎮軍和、章斐村委會相連,南與大安鄉永樂村委會隔江相望,西與下啦嘛村委會接壤,北與撒壩子村委會相連。轄上紅地、下紅地、寒坡坡、沿鎖4個村民小組。共203戶、784人。有傈僳、壯、彝、漢、納西、布依族等6個民族。
[上啦嘛村]村委會駐遲加瑪村民小組,在鄉政府西30千米。東與光華鄉毗鄰,南與大安鄉以五郎河為界,西與古城區隔金沙江相望,北與寧蒗縣接壤。轄目此地、少中古、石格拉、利不羅、遲加瑪、叫雞古、阿真扒、亥子瑪、黃泥坡、畜牧廠10個村民小組。人口314戶、1155人,傈僳族、納西族占總人口的97.2%。
[下啦嘛村]村委會駐叉叉古村民小組,在鄉政府西南35千米。西隔金沙江與古城區龍山鄉隔江相望,南臨永勝縣大安鄉以五朗河為界,北與上啦嘛村委會接壤,東與撒壩子和永紅兩村接壤。轄看氂牛、叉叉古、大村和亞娥4個村民小組。有379戶、1393人,納西、傈僳、彝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00%。
[樹底村]村委會駐弱碑村民小組,在鄉政府西北58千米。轄弱碑、熱咱、阿拉山、依瑪、月落黑、賣波羅、小松坪、沙米夫8個村民小組。有207戶、771人。傈僳族、納西族占總人口的96%。
[岩頭村]村委會在鄉政府北59千米。北、東與寧蒗縣接壤,南與樹底村交界,西與古城區金山鄉隔江相望。轄表馬里、上岩頭、桃子樹、標扎里4個村民小組。有村民167戶、656人,全部是傈僳族。麗寧旅遊公路過境。

氣候人口

全鄉幅員面積290.8平方公里,境內海拔1300—3570米,屬低緯度季風區域,全鄉大部分山區呈寒溫帶氣候,河谷區呈亞熱帶氣候。2007年末,全鄉共有戶數2242戶,總人口8316人,農業人口8207人,占總人口的98.6%,少數民族人口7850人,占總人口的94.3%。

農村經濟

2007年松坪鄉黨委政府繼續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帶領全鄉廣大幹部職工和各族人民民眾,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發展步伐,農業、農村工作邁上了新台階。 2007年底,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303萬元,比上年增長8%,人均有糧391公斤,比上年增加9公斤,人均純收入達到1181元,比上年增加80元,較大地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和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提高了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可喜成績,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2007年,全鄉共種植魔芋1215畝,其中有機魔芋示範基地117.9畝,規範化種植面積215畝,規範化種植水平較往年有較大提高,預計產量1320噸,產值163萬元,全鄉農民人均單項收入為180元。全鄉大力發展黑山羊養殖,狠抓優質品種改良工作,穩定生豬產業發展,加大畜種改良力度,結合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引進種羊44隻進行品種改良。

基礎設施

2007年投資60萬元,實施岩頭村整村推進項目建設,對岩頭村開展了農業發展和民眾生活方面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積極爭取資金43萬元,在岩頭村、松坪村、和米厘村實施地震民居安全安居工程 110戶。松坪鄉黨委、政府還向市民政局爭取資金20萬元,向市國土資源局爭取資金10萬元,在撒壩子村實施人畜飲水、電力項目、公路建設、產業發展等扶貧項目建設。2007年,實現了通鄉彈石路面建設夢想,極大的推動全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全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化教育

2007年,全鄉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免收書費,補助寄宿制學生生活費“兩免一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農村辦學條件,鞏固提高“兩基”成果。2007年底,全鄉共有8所完小,國小教學點17個,1所初級中學,中學在校學生235人,國小在校學生784人。2007年,國小教師配備綠達100%,校長任職條件合格率達100%。

基層組織

截止2009年5月,松坪鄉建有黨總支1個,黨支部 12 個,下設2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03人。全鄉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9個,共有團員311人。
2007年,松坪鄉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新要求,以鄉黨委和基層黨支部為核心,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為重點,按照“五好五帶頭”的總體要求和目標,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制度上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著力解決基層組織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向黨委核心領導作用和基層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使基層組織在政治上更加堅定、組織上更加堅強、結構上更加合理、作風上更加務實、制度上更加完善。

發展思路

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方向。在確定了發展思路後,鐘英鄉立足實際,依託魯地拉水電站和盤口箐水電站建設,內融外引,帶動了全鄉磚、瓦、窯、石礦等企業的發展。引資500餘萬元,新建了牯子山頁岩磚廠、魯奔山石灰岩廠、賓川縣利民公交有限公司唐古地石灰岩廠、賓川縣金鑫建材有限公司銅廠箐石料廠等四家企業,目前均已建成投產。頁岩磚廠年產量2000萬塊,可實現產值600萬元,石灰岩廠年產量28.1萬方,年產值達1124萬元,同時,在勞務輸出方面僅這四家企業就可就近就地解決約100人的就業問題。截至目前,全鄉主要工業經濟指標較去年穩中有升,工業總產值完成429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1萬元,增72.98%,現價總產值完成54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3萬元,增29.29%,實現勞動力就業17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0人,增112.5%,全鄉工業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鐘英鄉準確抓住全鄉常年乾旱缺水這一發展瓶頸,積極向縣菸草公司及上級有關部門協調,爭取到了朵背箐至鐘英大溝引水灌溉煙水工程項目。大溝全長30.64公里,設計為60㎝×70㎝三面光溝,總投資580萬元,目前平台開挖已全面結束,即將進行溝槽開挖及三面光溝澆鑄,預計2008年2月份可竣工通水。大溝建成後可改善灌溉面積6939畝,建成基本煙田6800畝,能保證烤菸年輪作面積3400畝,並將從根本上解決大溝沿線三個村委會11個村民小組3000多民眾的人畜飲水困難,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親民富民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時,鐘英鄉結合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工程,一大批惠民富民建設項目紛紛動工建設。唐古地公路、喬地坪至小松坪公路、大幹塘和松坪新村進村彈石公路、么上村民小組亮點工程、唐古地村人畜飲水工程等項目的建設,對於激發村民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的熱情將起到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