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洛鄉

東洛鄉

東洛鄉位於桂東縣東南面,俗稱“東邊山”, 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政府距縣城43公里,是一個典型的老、邊、山、窮地區,“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其自然狀況的真實寫照。全鄉總面積92平方公里,轄上洞、東洛、下洞、五花、九嶺、雙洞、聯合、小水8個村43個組,共1325戶,5183人,鄉政府所在地海拔865米,全鄉平均海拔900多米,人均耕地面積1.1畝。

基本介紹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口數據,

基本概況

建國五十多年來,勤勞勇敢的東洛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東邊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了全省最大的鄉辦林場——10萬畝東山林場,修通了通鄉油路,架設了程控電話,開通了寬頻網路,實現了戶戶通電,改善了教學條件,全鄉人民正從溫飽向小康大步邁進。
【行政區劃】
東洛鄉下轄村:
上洞村
東洛村
下洞村
五花村
九嶺村
雙洞村
聯合村
小水村

經濟發展

按照黨中央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導方針,2006年東洛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發展這一中心,突出“強基礎、轉作風、促發展、保穩定”的工作目標,全鄉國內生產總值實現4122萬元,同比增長15.08%,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增長7.18%、20.39%、11.29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50萬元,增長22.0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86元,增長8.11%;稅收總收入達到145.2萬元,同比增長15.97%,人平稅收貢獻率達280.1元。實現了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工業]發揮豐富的森林資源、水能資源、礦產資源優勢,通過開發水電,發展竹、木加工企業和礦產品加工,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建成了小江邊電站、五里坳電站、九嶺電站、東洛竹製品廠、木材加工廠、活性炭廠、松焦油廠、東明礦業、致祥礦業等一批頗具實力的工業企業。全鄉工業總產值完成4976萬元,境內共有民營企業25家,6座電站總裝機1.35萬千瓦,開發矽石、鉀長石採礦點4個,活性炭廠1家,竹木材加工廠4家,松焦油廠3家。
[農業]全鄉耕地面積5600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590噸,種植藥材800畝,小水果600畝,甜玉米200畝,反季節蔬菜300畝,巴西菇大棚80個,建成沼氣池48個。
[林業]全鄉木材蓄積量達3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在86%以上。發展股份制林場4個,新增造林面積8000畝,荒山造林5007.5畝,退耕還林造林2789.6畝,擴邊低改楠竹1500畝,生態公益林和長防林工程項目獲市縣好評。
[基礎設施]建成移動基站3座,移動通訊可覆蓋全鄉85%以上人口聚居區。新建了鄉衛生院和敬老院,完成了一鄉一校的規範性寄宿制學校建設,鋪設了上洞村、東洛村、下洞村、五花村四個村的通村水泥路面。

社會發展

[人文]大革命時代,東洛鄉的優秀兒女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人方維夏、蔡會文、郭名善等的帶領下,以小水坳為中心創建起了東邊山革命根據地,堅持鬥爭二十餘年,為革命犧牲了470餘條生命,為桂東縣在全省最早獲得解放做出了重大貢獻。
東洛鄉
[教育]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近年來,多方籌資70餘萬元,新建了近1000平米的高標準教學綜合樓和430平米的學生宿舍樓,裝備了多媒體教室,改造了廚房和衛生間,教學條件大為改觀。全鄉適齡學生入學率達、升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每年開展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的評選表彰活動,營造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衛生]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籌資37萬元興建了300平米鄉衛生院綜合樓,添置了醫療設備,建立了轉流系統和急救通道,紮實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計畫免疫、地方病防治,積極實施“降消”項目,全鄉四苗接種率達90%。

人口數據

東洛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919

2517

2402
家庭戶戶數
1252
家庭戶總人口(總)
4896
家庭戶男
2498
家庭戶女
2398
0-14歲(總)
1145
0-14歲男
562
0-14歲女
583
15-64歲(總)
3438
15-64歲男
1800
15-64歲女
1638
65歲及以上(總)
336
65歲及以上男
155
65歲及以上女
18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8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