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店鎮(湖北省廣水市李店鎮)

李店鎮地處廣水市東南部、桐柏山南麓,氣候宜人,四季分明。1987年設李店鄉,2014年1月撤鄉設鎮。全鎮國土面積83.5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 11088個農戶,46627人,耕地面積3.9萬畝,山場面積3.1萬畝,素有“花生大蒜之鄉”的美譽;先後榮獲“楚天明星鄉鎮”、全省“安全文明鄉鎮”、隨州市“文明鄉鎮”等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店鎮
  • 地點:廣水市東南部
  • 耕地面積:3.9萬畝
  • 國土面積:83.5平方公里
概況,沿革,鄉鎮簡介,地理環境,經濟發展,

概況

廣水市轄鎮。位於市境東南部,李店河西岸,距市區35千米。常住人口30862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古蹟有新石器時期遺址窩窩墩。

沿革

1950年設李店鄉,1961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1996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4.3萬人,轄李店、天子山、萬新、群興、雙崗、迎春、寨河、險峰、紅升、朱店、姚店、上馬石、熊沖、薛家田、龍王潭、草店、河西、雷樓、雷廟店、葉田、張楊店、沈墩、沈寨、石角、趙劉、東雙河、應店、麻城28個行政村。
2004年,鄉政府駐李店,人口42841人,面積72平方千米,轄河西、紅衛、姚店、友誼、熊沖、草店、新峰、飛躍、天子山、萬新、迎春、李店、黃金、張楊、雷樓、雷廟、麻城、中心、應店、雙河20個行政村。2014年,撤銷李店鄉,設立李店鎮(鄂民政函[2014]34號)。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381201李店鄉:~001 210李店社區 ~200 220河西村 ~201 220紅衛村 ~202 220姚店村 ~203 220友誼村 ~204 220熊家沖村 ~205 220東草店村 ~206 220新峰村 ~207 210飛躍村 ~208 220天子山村 ~209 220萬新村 ~210 210迎春村 ~212 220黃金村 ~213 220張陽村 ~214 220雷樓村 ~215 220雷廟村 ~216 220麻城村 ~217 220應店村 ~218 220中心村 ~219 220雙河村

鄉鎮簡介

李店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交通十分便利。麻竹高速、楊平和廣安公路穿境而過;距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不足6公里;通村公路硬化里程達到140公里。李店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歷史上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曾為紅四方面軍西進、抗日和解放戰爭的主戰場;歷史上是一片文化底蘊深厚的風水寶地,魯班建造的八角戲樓直至文革時被毀,終年甘甜的八眼泉水、延續八百年的懷德廟會、誠實勤勞的鄉風民俗,孕育了深厚的紅石文化和中國國民黨原主席連戰、留美博士李麗芳、商界精英萬平國、台灣軍界友人左國林等眾多李店驕子;歷史上是一個方圓百里的經濟中心,李店集鎮解放前就有小漢口之稱,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大悟、安陸、孝昌及我市周邊5個鄉鎮農貿產品集散中心。

地理環境

李店地處廣水東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處桐柏山和大別山交匯處南麓,四季分明,早春回溫快,夏季溫度大,秋季延秋長,冬季霜日少,形成內質獨特的果蒜生物圈。應山、廣水、李店三河穿流而過;飛沙河、高峰寺兩大幹渠惠及李店。

經濟發展

2013年,全鎮生產總值達到13.9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0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88元,規模工業企業達到5家,全鎮綜合目標考核居全市第4位。全鎮教學質量一直領先,連續8年中考上線人數居全市鄉鎮之首。全鎮農業產業規模日益壯大,花生種植面積每年達4萬畝,大蒜種植在2萬畝以上,土雞養殖規模過百萬隻,並已形成了種、養、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條。李店集鎮建設日新月異,近4年累計投資1.5億元,集鎮人口增長迅猛,2013年底達到15000餘人,集市貿易更趨活躍,鎮區民營企業達到16家,工業企業達到12家,大小店鋪1600餘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