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炯

李光炯

李光炯(1870一1941),名德膏,晚年自號晦廬,安徽樅陽黃羹鄉李蘭莊人。光緒十三年(1887年),光炯參加鄉試後,聞同鄉吳摯甫(汝綸)主講保定蓮池書院,毅然放棄科舉業,負笈受教,深得吳汝綸器重。光緒二十八年,他隨摯甫,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後,他襄助吳摯甫創辦桐城縣學堂於安慶,主張“取歐美富強之具,以異國長技,教育學子,謀求實現新學變法圖強之政治思想”。自此以後,他銳意興學育才。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光炯
  • 字號:晚年自號晦廬
  • 出生時間:1870
  • 去世時間:1941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史籍記載,歷史評價,李光炯 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

人物生平

生平
光緒二十九年,光炯應湖南巡撫趙爾巽之約,赴湖南任高等學堂歷史教習。時革命志士雲集湖南,以興辦教育作為革命的準備。而國子監祭酒王先謙以結黨謀逆密奏清廷,株連黃興、張繼等100餘人。光炯為巡撫趙爾巽、藩司張祿華所敬仰,乃挺身抗辯,以全家性命為質,搜捕令因遲延未下,黨人乃得從容銷毀證據,性命賴以保全。然而,光炯所創辦旅湘公學堂,終因環境所迫,於次年秋遷往蕪湖,改名“安徽公學”。他與鄧繩侯先後擔任該校學監。光緒三十一年,安徽公學增設速成師範學校,電邀房秩五自日本回國主持。該校經費來源,除酌收學費外,均由光炯精心籌劃,四處奔走,募捐而來。在他的努力下,學校辦得蒸蒸日上。為辦好公學,光炯又多方延攬名師來校任教或講學。如國學大師劉光漢、陳仲甫(獨秀)、蘇曼殊(子谷)、柏烈武(文蔚)、陶煥然(成章)、謝無量周震鱗、江彤侯、俞子夷等均在該校供職。因此該校吸引無數有志青年前來就學,當時蕪湖社會為之轟動。該校除由教師講說革命道理外,還指導學生傳閱革命書刊。是年冬,吳暘谷從日本帶回《同盟會章程》、報刊和其它宣傳品,在學生中廣為傳播,因此不少的學生和教師加入了同盟會。是時,安徽公學又聯絡皖省各縣愛國人士所創設的學校,進行革命活動。如桐城之崇實、安慶之尚志、壽縣之蒙養、芍西、懷遠之養正、萃華等校,互相聲援;並與留在日本東京的同盟會本部及南京、上海、安慶、壽州各革命組織潛通訊息。因而該校成為當時革命黨人通信聯絡的中心,使得長江中下游革命運動急劇發展。光炯後又與同鄉阮仲勉創辦了女子學校(抗戰前蕪湖第二女中前身),為婦女解放事業積極努力。
李光炯

相關事件

史籍記載

由於安徽公學師生在校內外積極進行革命活動,風聲很大,引起清廷東南疆吏的注意。因此,許多革命黨人如劉光漢等,不得不相繼離開蕪湖,分往他處活動。光緒三十四年,光炯應雲貴總督李經羲之聘,赴雲南參其幕府,主持教育。在雲南期間,他所規劃之列,如實施實業教育、設立礦校、全省男女學校一律增開蠶桑課、興辦師範學校、選拔賢能教師留學深造等,皆有益於雲南之教育與政治。辛亥革命軍起,雲南揭竿回響,未經流血,而大功告成,這與光炯參與其事有關。
辛亥革命告成後,孫毓筠督皖,邀李光炯為督府秘書長,與鄧繩侯共同襄助籌劃大政。當時,皖省南北軍對峙,光炯喻之以理,迫之以勢,致使群梟歸服,皖省始成統一。嗣後,光炯因致力於革命與教育多年,積勞成疾,歸隱於樅陽月月湖之濱,建一茅亭,名“聽濤”,經常與同鄉方守敦煮酒論文,潛心典籍,不問世事。柏文蔚繼督皖政,強邀他主司教育,他堅辭不就。民國3年 (1914年),袁世凱稱帝,慕其名,屢招為輔,並饋200銀元,光炯堅辭不受。袁死後,光炯應皖中人士邀請,出任安徽省第一師範學校校長。民國9年,皖省軍政大權落在軍閥倪嗣沖手裡,凡所施為,多違民意。次年6月,第一師範學生薑高琦等請願議會,要求增加教育經費卻慘遭屠殺。光炯感慨說:“督軍擁重軍,上乾國紀,下為民害;議會天職在代表民意,而助督戕民,今日國家根本大患,即在於此。此而不除,不特皖政無澄清之日,而先烈艱苦締造之民國,亦危乎殆矣!”乃與光明甫等糾合群賢,聯絡十公團,組織“六二慘案”後援會,嚴詞聲討,奔走京、津、豫、鄂,訴之輿論,博得省外各團體及在京名流相繼回響。結果,督軍被廢,安武軍被裁,教育經費定為專款,而賄選議員亦被遣散。

歷史評價

光炯熱愛家鄉,更關心家鄉教育事業。民國27年,他創設宏實職業初級中學於樅陽故里,並附設成人班、婦女班;同時開辦農場、工廠。光炯不僅興學,而對子女與族人亦極力啟迪上進,故族人中有早年投奔革命或參加進步組織者,如李相符、李則綱等。
七七事變後,光炯攜全家避亂入蜀。民國29年,聞家鄉宏實國小和蕪湖職校相繼被日軍焚毀,潸然流涕竟日,以致宿疾復發,於次年4月8日病逝於成都,葬於故里。著有《屈賦說》、《國策札記》、《阮嗣宗詩注》、《同時諸人事略考》、《楞嚴經科會》等。

李光炯 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

2014年1月20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簽發命令,追授我省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一大隊大隊長李光炯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
李光炯(1962.11—2013.4),男,漢族,安徽六安市人,198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4月參加公安工作,一級警督警銜。歷任六安縣公安局交警隊、六安行署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民警,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三大隊大隊長、交警支隊車管所副所長、交警支隊三大隊教導員(正科級)、交警支隊高速公路一大隊大隊長,2013年2月7日17時許,李光炯同志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突然發現一輛失控的轎車沖向路邊,在這千鈞一髮的危急關頭,他奮不顧身將身邊的戰友推開,保護了戰友的安全,自己卻被撞成重傷,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13年4月17日不幸犧牲,年僅52歲。
從警24年來,李光炯同志始終忠實履行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堅持戰鬥在公安交通管理第一線,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為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暢通作出了積極貢獻。他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刻苦鑽研業務,勇於攻堅克難,狠抓業務工作和隊伍管理,帶領所在大隊在全省率先實行校車戶籍化管理,各項工作位居全省高速交警部門前列。他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警清廉,一身正氣,從不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以自身的模範行動樹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由於工作成績突出,該同志曾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多次被市公安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和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