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鼎真人

神霄派在元代的主要傳人是莫月鼎。關於他的名字,,諸書記載不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鼎真人
  • 定義:神霄派在元代的主要傳人
  • 記載:《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
  • 記載不一:籍貫及生率年
引用,生平,

引用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卷五曰:“月鼎真人姓莫氏,諱洞一,字起炎,浙西 川人”。以延佑庚寅(查延佑無庚寅。庚寅為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卒,卒前書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陰晴圓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虛空透徹。書畢,端坐而逝,顏面如丹。”(1)宋濂《元莫月鼎傳碑》謂:諱起炎,入道後,更名沾乙。自號月鼎;湖州月河溪人,於庚寅之次年(1291年)正月逝世,壽六十九。(2)王逢《莫月鼎法師道行錄》稱:諱起炎,字月鼎,吳興人,生於寶慶丙戌(1226年),卒於至元甲午(1294年)。(3)《蘇州府志》則言其為苕溪人,(4)《浙江通志》說為錢塘人,(5)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四三則曰為歸安人,陸容《菽園雜記》卷十又稱其為湖州人,歿於蘇州。以上記載紛紜岐異,莫衷一是。概括而言,莫月鼎名起炎,月鼎為其字或號。浙江吳興(今湖州市)人。或謂 川,或曰苕溪,或言歸安,皆在吳興境內。至於生卒年及壽數,已難確定,大約是生於南宋理宗寶慶(1225—1227年)年間,卒於元世祖至元末(1290—1294年)。

生平

莫月鼎出身宦族,祖、父在時皆為顯官。幼習科舉,三試不利,乃棄家為道士。初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觀,從徐無極受五雷法。又聞南豐鄒鐵壁得王文卿斬勘雷書,秘不外傳,乃委身童隸事之,終獲受其《九天雷晶隱書》。於是“召雷雨,破鬼魅,動與六合。雖喜笑怒罵,皆若有神物從之者。”(6)因此名重當時。對此,《仙鑒續編》亦曰:“生而聰慧,英敏過人,酷慕道法神仙家之說,乃與同郡西 沈震雷真人,同師事鐵壁鄒真人,得侍宸王真君《九天雷晶隱書》,由是名著當時。至若會稽混融韓公,錢塘楊和玉蟾川諸公,望重當代,為道法所宗,皆炷香座下,由是道法愈重。真人落魄無家,隨所寓而止焉,求其道者甚眾。往往遺世絕俗離倫,飲酒輒醉,自樂天真。其接門人多致叱吒,試其誠怠之心而進止之,有不堪者中道而廢。”(7)據宋廉《莫月鼎傳碑》言,宋理宗寶佑戊午(1258年),浙河東大旱,馬廷鸞方守紹興,迎至月鼎,月鼎建壇禱之,雨立至。理宗聞之,賜詩一章,謂其為神仙。《蘇州府志》亦說:“精於持練,動與神合,時憤世嫉邪,托狂於酒,信筆塗墨,出詭秘語,人莫能曉。寶佑秋,越守馬光祖致之禱雨,雨應聲至。理宗賜詩讚。”
入元,世祖至元己丑(1289年),遣御史中丞崔?求異人於江南,物色獲之,世祖召見於灤京內殿。問曰:“可聞雷呼?“月鼎對曰:“可。”即取胡桃擲地,雷應聲而發,震撼殿庭,世祖為之改容。復命請雨,雨立致。或謂令祈雪,立驗。世祖大悅,厚賜之,不受。尋有旨俾掌道教事,則以老耄辭。遂給驛南旋。於是踵門求授道者益眾,有疾患求治者,或書符與之,或噓氣授之,“無不立驗”,人常稱之為“莫真官”。世祖至元末逝世於蘇州。所得王文卿秘籍,一如鄒鐵壁,不輕授人。得其傳者,唯王繼華與潘無涯。“繼華授張善淵,善淵授步宗浩,宗浩授周玄真,皆解狎雷致雨雲,而玄真尤號偉特。”(8)《仙鑒續編》亦記載曰:“至元丁亥(1287年)被召赴闕下,符法闡楊,雷雨在指顧之間,一時名動京師,奔走後先者如雲如堵,有不遠千里及門而求道者,有奉束五十緡,師受之,一日袖之而去,遇酒肆陋者乃入,見貧寒者濟之,有老病孤弱者必以物與之,及晡而還,緡皆罄矣。門人中有道材法器者,輒循循以進之。其於雷霆之奧,發揚底蘊,開示來學者多矣。使者一符形,每授門人,各有不同,是乃真人自立法以證派源,考其玄徽,同歸一致。自侍宸王真君演道以來,惟真人與林土沈真人二派,支流衍迤,盛於西江,昌於東吳,扶教澤民,莫有甚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