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暈而風

月暈而風

月暈而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颳風的徵候。多用來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出自宋朝蘇洵的《辨奸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暈而風 
  • 拼音: yuè yùn ér fēng 
  • 出處:《辨奸論》
  • 用法:作定語
月暈而風,近義詞,成語資料,

月暈而風

釋義: 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颳風的徵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出處: 宋·蘇洵《辨奸論》:“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示例:燥濕為天地自然之氣,~,礎潤而雨,人以此測於幾先者,固古今一致也。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
同義詞:礎潤而雨、聞一知十

近義詞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颳風的徵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定語;指見微知著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