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運

明德運

明德運,男,1956年生,湖北省武漢黃陂區(原黃陂縣)人。1973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80年11月復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德運
  • 出生地:湖北省武漢黃陂區(原黃陂縣)人。
  • 出生日期:1956年生
  • 主要成就:1973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80年11月復員。
人物簡介,人物故事,一條訊息讓他決定蒐集彩詞,蒐集彩詞——“玩命”,挫折使他更加堅定,彩詞出版填補領域空白,個人作品,社會評價,

人物簡介

明德運,男,1956年生,湖北省武漢黃陂區(原黃陂縣)人。1973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80年11月復員。歷任武漢市黃陂縣五嶺公社辦公室任主任、羅漢鎮人武部部長,現任武漢市黃陂區國防動員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人物故事

在南國的魚米之鄉,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彩歌,就是人們常講的採蓮船彩歌。民間彩歌是一種特殊的民間彩詞和民間說唱的綜合載體,內容涵蓋了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婚喪嫁娶、建房上樑(封頂)、生日祝壽、節日玩燈、劃旱船、踩高蹺等各種民俗活動。
明德運在收集老人唱的歌謠明德運在收集老人唱的歌謠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很難把眼前這位身體瘦弱、一臉憨厚的中年男子與“中國民間彩詞蒐集第一人”聯繫在一起,他就是武漢市黃陂區國防動員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明德運。他用30多年時間,行走全國19個省(市),蒐集民間彩詞800餘萬字。

一條訊息讓他決定蒐集彩詞

說起蒐集民間彩詞一事,“說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是兩個原因促成的。一是一次聽收音機時,周恩來總理講,要搶救民間文學,不搶救就可能失傳;另一個是,在武漢圖書館工作過的父親熱愛民間彩詞。”明德運說。
明德運出生在武漢市黃陂區(原黃陂縣)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明道金在武漢市圖書館當過保管員,雖然識字不多,但他時常看些文藝書籍,聽知識淵博的人講述民間故事,吟唱歌謠。1944年,因避戰亂,明道金回鄉務農。他經常利用農閒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唱歌謠。每年春節、元宵節等節日,在村里算得上是“文化人”的明道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舞龍耍獅說彩詞離不開他;劃彩船、唱道喜歌也離不了他。明道金成了讓人矚目的歡樂之神,在明德運心中是那樣神聖。
從那時起,明德運暗下決心,“長大了要做父親那樣的‘文化人’。”每逢夜晚,明德運在小夥伴的簇擁下,借著星月之光,來到村邊草堆旁,像父親那樣誦唱彩詞,愉悅之情至今還讓他念念不忘。

蒐集彩詞——“玩命”

1973年,高中畢業的明德運入伍,來到河南洛陽市某部當兵。在部隊,明德運每走一地,都要擠出時間去拜訪當地會說彩詞的人,從不放過任何機會。1975年7月,部隊拉練到河南省中牟縣,明德運得知黃河彼岸伏牛山腳下的徐溝莊有位姓徐的古稀老漢能唱很多彩詞,便利用休息日,踏上了去伏牛山的路。然而黃河的一處險段擋住了去路,明德運便租來一條船。當木船在黃河的激流中艱難行進時,不料下起了傾盆大雨,突然,一個巨浪將小船打翻,他和船夫被吞噬,幸好被河邊幾位好心的打漁人救起,才死裡逃生。當變成泥人的他趔趔趄趄地來到徐老爹家時,老人感動了,破例將《百歲歌》、《天下有九州》等彩歌傳給他。
明德運和村裡的老人一起唱蓮花落明德運和村裡的老人一起唱蓮花落
明德運不但“玩命”地蒐集彩詞,而且對蒐集回來的彩詞視同生命。他復員後的1983年5月的一天,他從五嶺公社趕回家拿那長達8萬字的彩詞文稿,找了一下午,怎么也找不到。當妻子告訴他,文稿已被誤作廢紙賣給了當地一廢品收購站時,明德運像掉了魂一樣立刻趕到收購站。可收購站的人說,已將廢紙賣給了武漢市一家個體廢品收購站了。明德運二話沒說,連夜搭上去武漢的過路車,趕到那家收購站已是晚上9時多。明德運說明來意,收購站的人被他的誠心所打動,允許明德運在如山的廢舊紙品里尋找文稿。這一夜,明德運一直找到凌晨4時,實在堅持不住,就蜷在廢紙堆里睡著了。第二天,收購站本來要將廢紙賣給造紙廠,但在明德運再三請求下,收購站把這堆廢紙多留了一天。找了十幾個小時,終於找到了文稿,明德運高興地哭了。
就這樣,明德運先後走訪了河南、河北、四川江西、湖北等19省(市),尋訪了3000多人,蒐集到民間彩詞、故事、諺語等800多萬字的原始資料。

挫折使他更加堅定

1975年3月,在師政治處任代理幹事的明德運,由於表現突出,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並準備提乾,可是卻因蒐集彩詞而受到挫折。1976年4月8日,部隊休假,明德運便抓住這難得時機到地方蒐集彩詞,由於路途遠,直到晚上10點多才返回軍營。因他沒有按時歸隊,加上一位首長知道他是為蒐集當時被認為是“迷信”的彩詞,便大發雷霆。入黨提乾計畫被撤銷了,讓他在軍人大會上作檢討,還將他從師機關下放到步兵團。這對明德運來說是一個沉重打擊。他很想不通,當天晚上來到一口水井旁,準備投井自殺,被要好的戰友羅小伙拉住。羅小伙說:“明德運,這點挫折算得了什麼?我相信你,從事民間文學整理創作工作沒錯,遲早會得到公正待遇的。”羅小伙的一席話,解開了明德運心中的結。
明德運與他收集的彩詞手稿明德運與他收集的彩詞手稿

彩詞出版填補領域空白

1980年11月,明德運復員回鄉務農,但他仍堅持蒐集彩詞。明德運沒有想到會因為蒐集彩詞而成為國家幹部。1981年底,他蒐集整理13萬字的《民間彩詞拾萃》書稿,被湖北省民間協會副主席辜德祥發現,並推薦給省老領導李爾重。李爾重看後,很感興趣,並為該書題寫書名。在李爾重的大力支持下,《民間彩詞拾萃》一書很快得以面世,明德運因此被抽到鄉里當文秘。1981年10月,他辦理了轉乾手續,並被安排在黨委辦公室工作。他先後在五嶺公社辦公室任主任,羅漢鎮人武部任部長。
歷經30多個春秋,耗費了明德運的青春和心血,由800多萬字整理為32萬字的《中國民間彩詞》,終於在2004年由北京西苑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規範的彩詞集。

個人作品

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新聞稿件、小說、詩歌、曲藝等作品400多篇。
1988年,《民間彩歌拾萃》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湖北分會出版;1993年,《中國民間彩詞集》,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明德運、余德意編著《中國民間彩詞》明德運、余德意編著《中國民間彩詞》
2002年,長篇小說《花木蘭》,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4年1月,《中國民間彩詞》(明德運、余德意編著),西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規範的彩詞集。
2004年1月,《中國民間文藝彩詞》,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湖北分會出版;
2004年,紀實小說《紅色莊園》,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2005年,長篇歷史小說《盤龍城》,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
其中,民間故事《花木蘭》、長篇歷史小說《盤龍城》還先後被湖北省、武漢市報刊連載。
目前,長篇民俗小說《學費》和民間婚俗作品《中國婚俗全書》已創作完成,進入審稿階段。

社會評價

中國民間文學泰斗賈之為明德運題詞:“中國民間彩詞第一人”。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何伙高度評價:“填補了我國民間文學的一項空白,開墾了中國彩詞荒地!”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段寶林等竭力推薦《中國民間文藝彩詞》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