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渚水禽圖(明呂紀秋渚水禽圖)

秋渚水禽圖

明呂紀秋渚水禽圖一般指本詞條

《秋渚水禽圖》是明代畫家呂紀所創作的一幅中國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秋渚水禽圖》繪秋水、疏葦、芙蓉,幾隻蘆雁棲息於岸邊,其中一隻對月引錦鳴叫,給人一種秋涼蒼遠的意境。畫面左上款書“呂紀”二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渚水禽圖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呂紀
  •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規格:高177.2厘米,寬107.3厘米
  • 幅式:圖軸
  • 材質:絹本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畫中繪秋水疏葦、芙蓉,幾隻蘆雁棲息於岸邊其中一隻對月引頌鳴叫,給人一種秋涼蒼遠的意境。蘆雁是用濃淡輕重不同的色彩層層暈染,十分細膩,不僅形神肖似,而且連羽毛的光澤也表現了出來。蘆葦和芙蓉的葉莖,色淺墨淡,筆法灑脫。遠景以淡色渲染,不見筆痕,使得境界浩淼深遠。
秋渚水禽圖
畫面左上款書“呂紀”二字。鈐一印“四明呂廷振印”。收傳印記有“乾隆御覽之寶”一璽。

藝術鑑賞

此畫的布局側重右下方,占據畫面絕大部分。從畫的右側中間伸展幾株蘆葦,蘆荻二二兩兩,較為稀疏,有的挺拔直上,有的向左施展,蘆葉大多下垂;在蘆荻間隔著兒株芙蓉樹,亦由圖的右側向左伸展,幾乎到達畫的中心部位,枝頭有盛開的芙蓉花,有的為含苞待放的花蕾,將枝頭重壓得略微下垂。畫面下部分為湖石和堤岸,堤岸上花草叢牛。堤岸上棲息著幾隻蘆雁,其中一隻對月引頸鳴叫,給人一種秋涼蒼遠的意境:其餘兩隻產雁均扭頸將嘴藏人翅膀,作歇憩狀。畫面左上側則是一片平靜清澈的水面,是蘆雁浮游的樂園。畫的蘆雁筆法工細,神態生動。此畫的技法,蘆雁是用濃淡輕重不同的色彩層層暈染,十分細膩,不僅形神肖似,而且連羽毛的光澤也表現’了出來。蘆葦和芙蓉的葉莖,色淺墨淡,筆法灑脫。遠景以淡色渲染,不見筆痕,使得境界浩淼深遠,畫湖石用馬遠、夏圭水墨勾斫法,又加變化,堅實渾樸,葦荻、芙蓉及其他草木大多作沒骨點染,顯得秀潤宜人。此畫顯得異常真實自然而又壯觀。此畫與呂紀的其他花鳥畫一樣,大大豐富了花鳥畫的表現形式和筆墨技法。

作者簡介

呂紀(約1439—1505年),字廷振,號樂愚,浙江寧波人。明孝宗弘治年間(1488—1505年)宮廷畫家,官至錦衣衛千戶和指揮同知。以花鳥畫著稱,典型風格為工筆重彩畫法,源自本朝邊景昭,上溯五代黃筌,亦能工筆淡彩和水墨寫意法。所取題材,多賦予吉祥富貴寓意,形式上也追求富麗華美的審美意趣,風格是鮮明的宮廷藝術特色。筆墨表現多工寫結合,花鳥工細,背景粗健,通過對比、陪襯,有力地突出了主體禽鳥。其畫風在明代宮廷花鳥畫中影響最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