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普

施普(1884一1976) ,字括乾,祖居桐城縣白馬樓(今屬樅陽)。年十八,考人桐城中學堂附設師範班,1905年畢業,以優異成績獲留日公費,人早稻田大學理科深造。初人早稻田大學時,數學基礎偏低,由於發奮直追,半年後即名列前茅,並用日文寫成《代數》一書,在日本出版。1909年畢業回國,執教於安慶龍門師範,後於省內外師範及中學執教。講課認真,條理分明,於學生作業精批細改,著力傳道、授業、解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普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84
  • 逝世日期:1976
先生寡交遊,交必有道。1910年於西安師範學堂任教,結識革命黨人章質夫,常與之暢談救國大事。未幾,章被清吏偵捕殺害,先生悲憤交加,夜至其墓拜奠,於墓前插以木板,上書“殲我良人”。清吏發現後,偵緝為者,先生為避禍計,乃出子午谷到漢中,學生護送者十餘人。行至木瓜洲,脫離險境,與學生依依惜別,當即口占四句:“漢水東南流,同乘一葉舟,而今秦逐客,已過木瓜洲。”
1930年,普任桐中校長。接任後,力求提高教育質量,尤重理科教學。常召集理科教師,共商提高學生對數、理、化的運算及實驗能力。謂我中華,屢遭列強侵掠,辱國喪權,乃因長期尊孔讀經,不尚新科學所致。教導學生髮憤學習,“師夷人之長技以制夷”。
抗日軍興,普自顧年老體弱,難以為國獻力,於故居設館,邑中子弟多來求學。解放後,任安徽文史館館員,又為樅陽縣政協委員,年九十三,偶疾而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