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是新疆農業大學工科學院,建於1952年,原名八一農學院水利系。1998年更名為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 原名:八一農學院水利系
  • 隸屬:新疆農業大學
  • 成立時間:1952年
概述,專業設定,科研機構,

概述

學院現有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工程管理和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 六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有水利水電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農田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造價管理、城鎮建設、農業建築工程、水利工程經濟、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工程測量九個專科專業 ,學制二~三年。有水利水電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文水資源、水工結構工程、農業水土工程五個碩士研究生專業及相應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學制三年。還有水利水電工程博士研究生專業及相應博士學位授權點,學制三年。學院的水利水電工程學科被評為自治區重點學科。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17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30%。建院以來已培養各類水利科技人員一萬餘名。經過多年的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學院已形成了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學術水平高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8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人,教授13人,副教授36人,有3人被國務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教師中已獲工學博士學位的有3人。
學院下設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工程測量、地下水、水力學、工程力學、建築材料、建築學、建築結構 9個教研室和水工及水力學、固體力學、農業水利工程、建築材料、岩土工程、水文水資源6個實驗室,並有測量儀器室、岩石標本室、多媒體電教室、計算機室和資料情報室。學院資料情報室與國內200餘家科研院所及信息服務機構建立了情報信息交流網,現有藏書5000餘冊,專業期刊200餘種。學院有各種儀器設備300餘台,計算機90台。經過50多年的奮鬥,學院不僅在教學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而且在科研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完成了多項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國家專利2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公開出版專著教材16部。為更有效的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學院1986年成立了“水利水電設計研究所”、1992年成立了“水資源服務中心”,從大大加強了科技開發、創新和推廣能力。

專業設定

1.水利水電工程(本科)
培養能掌握大中型水電站、水庫及水工建築物設計基本理論和施工管理方法和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水利水電 工程 技術人才。畢業後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外語、工程測量、工程製圖與計算機繪圖基礎、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水力學、土力學、鋼筋砼結構、鋼結構、水利水能規劃、水利工程經濟、水工建築物、水電站建築物、水利工程施工等 .
2.農業水利工程(本科)
培養具有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技能、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農業水利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後主要從事農業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外語、工程測量、工程製圖與計算機繪圖基礎、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水力學、土力學、鋼筋砼結構、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水利工程經濟、灌溉與排水工程、農業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水工建築物、水利工程施工等.
3.土木工程(原城鎮建設專業、本科)
培養城鎮建設規劃、工程勘測、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等方面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後主要從事城市建設的規劃與設計,市政工程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方面工作。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外語、工程製圖與測量、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土力學、地基與基礎、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市規劃原理、道路與橋樑工程、房屋建築學、房屋結構、城市給排水工程、建築施工、工程經濟等.
4.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本科)
培養能夠適應大農業需要,進行農業建築工程、農業生物環境工程、農村能源工程方面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環境控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外語、建築工程製圖、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建築測量、地基與基礎、建築材料、房屋與農業建築學、建築施工、鋼筋混凝土結構、熱工及建築熱工、流體力學泵和風機、農業生物環境原理、農業生物環境工程與農村新能源工程等。畢業後從事農、牧、副、漁各行業的生產性建築和生物環境工程及鄉鎮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
5.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 (本科)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水土保持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水土保持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後主要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開發、管理及環境評價等工作。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測量學、工程水文學、土力學、灌溉與排水工程學、水土保持工程學、水土保持原理與規劃、水工建築物、水資源利用及環境評價。
6.工程管理(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方向、本科)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獲得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管理人才,專業學制 4年。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外語、計算機套用、工程數學、工程製圖、工程測量、水力學、土力學、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工程水文及水利計算、工程經濟、電工及電氣設備、水工建築物、灌排工程與節水技術、灌區運行管理、水庫運行管理、水電站運行管理、水利工程概預算、水利工程施工等。學生畢業後可從事水利工程勘測、施工、安全監測、維護及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科研機構

建築結構教研室
建築結構教研室承擔著土木工程專業部分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主要有《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與設計》、《混凝土結構設計》、《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結構抗震設計》、《砌體結構》、《鋼結構》、《道路與橋樑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概預算》、《工程項目管理》、《建築工程監理》、《建築設備工程》等多門課程;承擔著水利水電工程建築、農業水利工程等本科專業的《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本科生培養中,承擔土木工程專業的認識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的教學任務。除本科生教學外,承擔著水利水電專業的碩士生《高等混凝土結構理論》、《結構可靠度理論》的教學工作。
本教研室有7名教師,其中3名副教授,3名講師,1名助教;碩士生導師1人。已獲碩士學位教師3人,在讀1人。教師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初步形成了學術梯隊。教學隊伍由中青年教師組成,其中40—50歲2人,35—40歲2人,35歲以下3人。大部分教師長期從事混凝土結構、抗震結構、土木工程施工、經濟和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學科基礎和科研造詣。同時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念和具體技術方法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任課教師教育思想端正,教學目的明確,主動開展教書育人工作。在科研方面教研室近年來發表教學改革與科研論文30餘篇,教研室近年完成的生產設計項目近10項,正在進行的教學研究項目2項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