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

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

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發展前身是新疆省立俄文法政專門學校(1924-),歷新疆俄文法政學院(1931-)、經新疆學院(1935-1960)、新疆軍區俄文學校(1950-1952)、新疆俄文專科學校(1953-1957)、新疆語文學院俄語系(1957-1959)、新疆師範學院俄語系(1959-1962)、新疆大學外語系(1962-2000)、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2001-至今)等發展階段。現設英語系、俄語系、阿拉伯語系,日語教研室、外語專業研究生教研室、公共外語研究生教研室、大學英語一系、大學英語二系、大學英語三系、成人教學部等教學研究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
  • 英文名:Xinjiang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 創辦時間:2001年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屬性:全國重要的俄語人才培養基地之一
  • 主要院系:英語系 俄語系 大學英語系
學院簡介,師資力量,專業發展,學院工作,

學院簡介

劉錦棠任新疆巡撫時,在新疆大辦學務,增設義塾。1887年,劉錦棠仿照京師同文館章程,在“省城老南門內西頭道巷”,試辦中俄學堂,即新疆俄文學館,為新疆培養俄漢翻譯人才,這可算得上是新疆最早培養俄語人才的學堂。
20世紀20年代初,新疆督軍楊增新為鞏固其統治,仿照北京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的章程,於1924年7月正式成立了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楊增新認為“新疆與俄接壤,亘數千里,自俄亂發生,政潮迭起,狂瀾橫溢,新疆首當其衝。審時度勢,非造就深通俄文人員,並嫻習法政、國際諸學,不足以資驅策而應世變”。當時教育廳長劉文龍也認為:“新疆素與俄鄰,俄國文語尤關緊要”。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是為新疆培養外交人才和法政人才。
在80多年的發展中,俄語專業已發展成為中國西部,乃至全國重要的俄語人才培養基地之一,並成為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最早的常務理事單位。除本科教育外,俄語系還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為本專業畢業生進一步發展和深造提供有利條件。

師資力量

外國語學院現有教師1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2人,博士6人,碩士29人,外籍教師5人,教師隊伍合理、師資水平過硬。外國語學院有英語系、俄語系、大學英語一系、大學英語二系和大學英語三系五個教學實體,以及國外考試中心、外語培訓中心和語言考試所等考試、科研機構組成。有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一個,下設英語語言學、俄語語言文學本科和日語專科三個專業。其中,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為外國語學院重點學科。在讀本專科生400餘人,研究生38人,成人教育學生800餘人。本院擁有現代化語音室五個、多媒體教室三個,能夠滿足語言聽說的各種需要。外國語學院教師德才兼備,以提高新疆大學乃至自治區的外語教學水平為己任,嚴謹治學,團結奮進,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湧現出了不少自治區級的外語專家和學科帶頭人。
俄語系共有專任教師14人,平均年齡為35.6歲。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常聘外籍教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人,在讀博士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9人,絕大多數教師都曾留學國外。
俄語系致力於培養俄語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獨立工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的複合型、套用型人才。俄語專業堅持“立足新疆、面向全國、主動適應本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了自己“學術地位較高,師資力量強,教研成果多,辦學理念新,教學質量好”的整體辦學優勢。本專業還擁有一支“層次高、素質強、業務精、重能力、善合作、講奉獻”的育人隊伍。

專業發展

根據社會需求與學科的特點,俄語專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的力度。在發展和完善學生語言基本功的基礎上,增設社會所需的、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和多種選修課,擴大和最佳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與文化素質,使學生成為“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新型俄語人才。
“十一·五”期間,俄語系將繼續保持並發展俄語專業,突出地域、民族特色,積極參與學校對中亞問題的研究,創出自己的教育特色品牌,使之在全國高校俄語教學界中成為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一流的專業。
英語專業的發展歷史遠短於俄語專業的發展。一九六五年,周恩來總理來新疆視察工作時,指示在新疆大學開設英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等外語專業。隨後從北京等地的兄弟院校調來了一批上述語種的教師,但由於"文革"的干擾,周總理的指示未能及時得到貫徹落實。數年之後,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先在新疆大學外語系開設英語專業,並陸續從全疆各地調來一批高水平的英語教師。
一九七二年, 該系招收了第一批英語專業的學生,開創了新疆教育史上英語專業高等教育的先河。三十多年的道路雖然艱辛,但也碩果纍纍。我們英語專業畢的業生在自治區外事、外貿、旅遊,教育,電視媒體等部門大顯身手。2000年獲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授權點。
英語系專任教師隊伍擁有教授2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名,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9名,在讀博士2名,碩士生導師7名
英語專業根據新疆經濟發展的需要,即西部大開發,新疆邊境貿易的發展以及新疆旅遊經濟的開發需要,在參考歷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的基礎上,對本科生培養模式作了較大的調整。2005版的人才培養方案在高年級增設了語言文學、英語教育、翻譯及外貿旅遊4個專業選修方向,積極推進一系列結合新疆特色、突出新疆文化的教材改革與建設。通過較大幅度地調整專業及選修課的學分,將學生培養成集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的創新型高級人才,以更好地服務社會。
英語系在一九八五年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OBU)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根據協定,兩校每年互派教師前往對方學校上課和深造,另外,美方學校每年暑假還派一個十多人的暑假講學團到英語系共同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英語昕說強化培訓班。二十年的互信、互惠合作,深受新疆大中學生及廣大英語愛好者的歡迎,已經成為我校對外合作的典範。
大學英語系專任教師中副教授16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0名,在讀碩士22名。大學英語繫於2000年由原新疆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及原新疆工學院基礎部外語教研室合併成立,承擔著全校三個校區9000多名民、漢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礎英語、大學英語以及研究生英語的公共基礎課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逐步從傳統的“粉筆+黑板”的課堂教學模式轉向多媒體教學。新的教學模式受到了教師、學生的普遍認同。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模式有了很大的更新。
為解決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李桂蘭副教授組織十餘名教師,歷經數載完成了《大學英語基礎教程》(1-4冊)及配套教材的編寫。該套書經過幾年的使用,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並獲得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由郭建榮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支持課題---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改革,通過採用經教育部驗收的大學英語教學軟體,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套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並逐步積累經驗,為全校全面推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做準備。
為不斷加強和提高大學外語的教學、科研水平,大學外語將實施“因材施教”的分級教學模式,依託現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積極參與英語教育研究方向建設,完善、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同時在逐步實行分課型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開設並豐富技能型、套用型和知識型課程,逐步向專業外語過渡。
日語專業198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因種種原因,只招收了本科生兩屆就停辦了。2000年重新開始招收三年制大專生。今後,我們將力求開拓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力爭建立起日語+專業的培養模式,側重對新疆及其中亞地區文化、宗教、旅遊等的教學研究。

學院工作

外國語學院還承擔著許多社會性工作。一九八五年,原外語系成立了外語培訓中心,負責全疆出國人員的外語培訓工作。截止目前,我院是新疆唯一的TOEFL,GRE,WSK(PETS-5),BFT,教育部和人事部組織的翻譯資格證書等常設考點,還是新疆英/俄語自學考試的主考單位。
外國語學院為我區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輸送了大量的專業人才,畢業生主要在大中專院校、中學從事教學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門、各大公司、海關、邊檢、公安、武警、部隊、邊防、旅遊、新聞傳播等行業從事口語、文字翻譯以及國外最新科研信息傳遞、經貿等相關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