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震

文化震

文化震,1902年出生,貴州省貴陽人。早年在家鄉讀書,學習成績一直出類拔萃。1922年,文化震考入南京東南大學。在東大讀書時,厚厚的教科書沒有隔斷他一向關注社會現實的目光。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文化震積極參加南京社會科學研究會所組織的讀書報告、閱讀革命書刊等活動,進一步探求救國救民之道。在革命思想的感召下,文化震在五四時期形成的“科學救國”、“讀書救國”的信念動搖了。他認識到:“目前國家備受外人欺凌、蹂躪,自然科學救不了國……只有社會科學才能把國家整治好,促使人類進步。”同時,他也清醒地看出:“學社會科學危險,但不怕,縱會拋頭顱、灑熱血,也是為社會進步而犧牲。”1924年暑假後,他從文理科轉讀政治經濟系。從此,文化震超越了一廂情願的“科學救國”的幻想,投入到滾滾而來的大革命的洪流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貴州省貴陽市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27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南京東南大學
  • 信仰:共產黨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文化震,男,字雨龍,貴州貴陽人,1902年2月3日,出生於一個小知識分子家庭。幼時在家塾中受啟蒙,後就讀於貴陽模範國小。1918年,免考入貴陽模範中學讀書。192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赴南京投考東南大學,錄取在東大預科。

人物事跡

文化震(1902—1927) ,1918年在貴陽模範中學讀書時就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2年考取東南大學預科,受《響導》、《中國青年》等進步書刊 影響,決心走改造社會之路,並先後參加過黨領導的反對“學閥”的鬥爭、國民會議運動、 聲援“五卅”鬥爭等。1925年底加入共青團,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先後擔任過中共南 京地委委員、共青團南京地委書記、國民黨南京市黨部部長、南京總工會秘書主任兼總務 主任等職。1927年4月10日深夜,在參加中共南京地委緊急擴大會議時被捕,幾天后被敵人 秘密殺害。
1924年初,文化震參加了南京社會科學研究會組織的讀書報告會,立志走改造社會的路,並從已經就讀一年的文理科轉讀政治經濟系。1925年6月初,他與幾百名同學一起到下關和記工廠宣傳、演講,發動工人罷工,聲援五卅慘案。同年底,他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共青團,不久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初,由於黨的工作需要,學業未結束,他便告別了東南大學。4月30日,他被選為南京市團地委經濟鬥爭委員會委員,分工負責城內工作。同年7月,他任共青團南京地委書記,同時被中共上海區委指定為中共南京地委通訊員,直接與中共上海區委聯繫。1926年底,國民黨(左派)南京市黨部改組,文化震擔任工人部長。1927年2月16日,中共上海區委召開改選後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在南京成立總工會。中共南京地委決定由文化震負責總工會的籌備工作。3月25日,南京總工會在夫子廟明遠樓正式成立,文化震擔任總務主任兼秘書主任。
1927年4月10日晚上,中共南京地委在大紗帽巷召開南京地委緊急擴大會議時,文化震等10人被捕。他被捕後,受盡了嚴刑拷打,但終不屈服。幾天后,他便被秘密殺害,遺體被裝入麻袋,拋入了南京秦淮河中。犧牲時他年僅25歲。

人物生平

1925年4月,共青團南京地委成立經濟鬥爭委員會,組織青年工人進行經濟鬥爭,文化震當選為委員。他身先士卒,脫下學生裝,穿上工人的衣服,深入下關、浦口等工人比較集中的地區,在鐵路工人、碼頭工人中間播撒革命的火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組織工人為改善生活待遇反對資本家、工頭惡霸的剝削壓迫而鬥爭。他同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得工人們的信任和愛護。
上海五卅慘案後,中共南京黨支部組織黨員、團員和進步學生到下關英商和記洋行進行宣傳,發動工人舉行罷工。文化震置身其中,負責辦粥廠,安定女工、童工的生活。和記工人在南京民眾的支持下,經過42天不屈不撓的罷工鬥爭,迫使英國廠主接受了工人的條件。在火熱的革命鬥爭實踐中,文化震的政治覺悟不斷提高,思想日益成熟。不久,文化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5年底,文化震根據黨組織決定,結束了學生生涯,放棄了即將獲得的許多人羨慕的大學文憑,成為職業革命者。他先後任中共南京地委委員、共青團南京地委書記。他以青年人特有的朝氣和活力,經常組織和參加生動有趣的團日活動,教唱革命歌曲,宣講時局和黨的方針政策,廣泛地與團員、青年促膝談心。在他的領導下,南京的共青團組織蓬勃發展,許多優秀的青年入團入黨。
1926年底,國民黨(左派)市黨部改組,成立工人部,文化震被任命為工人部長。不久,中共江浙區委決定成立南京總工會,文化震參加了南京總工會的籌備工作,從聯繫工人民眾,到制定工會章程,設定研究機構,確定各部人選,各項工作無不凝聚著他的熱情和智慧。由於身兼數職,工作繁重,生活又十分艱苦,文化震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此時他患上了胃病、肺病等多種疾病,有時甚至咯血。可是,他沒有休息,就像一團為革命燃燒永不熄滅的火焰,依然忍住病痛忘我地日夜工作。
1927年3月25日,南京光復後的第二天,200多個基層工會代表在南京夫子廟明遠樓召開南京總工會成立大會。文化震被大會一致選舉為執委,並任總務主任兼任秘書主任,負責對外聯絡工作。南京總工會成立後,南京各行各業的工會組織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廣大工人民眾的革命熱情空前高漲,革命鬥爭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明遠樓成了南京工人、農民、學生熱切嚮往的地方。但就在南京人民沉浸在光復後的勝利喜悅中,並為正在展開的如火如荼的工農革命運動而歡欣鼓舞時,蔣介石卻加緊了反革命的陰謀活動,在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的背後陰險狠毒地舉起了罪惡的屠刀……
1927年4月10日深夜11點鐘,南京籠罩在濃重的黑暗中,毛毛細雨令人不安地下個不停。中共南京地委在大紗帽巷10號召開了緊急擴大會議,研究應變措施。此前,自3月24日北伐軍光復南京以來,蔣介石日益撕下左派的面具,暗中掀起了一股反革命的逆流。4月9日,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國民黨右派市黨部和反動的勞工總會的百餘名流氓打手,搗毀了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南京市黨部和市總工會。10日,在中共南京市地委的發起組織下,南京人民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肅清反革命派大會”,在會後舉行示威遊行時,蔣介石再次指使親信、南京市公安局局長溫建剛等人組織流氓和士兵襲擊、鎮壓示威民眾。南京總工會執委、總務主任文化震懷著對蔣介石反革命倒行逆施的滿腔憤慨,參加了中共南京地委當晚召開的緊急擴大會議。會議在緊張而又激奮的氣氛中進行。然而,當時針指向午夜兩點,由於處事不秘,會場被敵人發現。50多名便衣特務包圍了會場。文化震和與會的絕大多數同志一道被捕。
文化震被捕後,被關押在市公安局看守所內。敵人對他動用了各種酷刑,但是,他沒有屈服,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氣急敗壞的敵人秘密將他殺害,並將他的屍體裝入麻袋,乘夜投入南京通濟門外九龍橋下的秦淮河中。
文化震的鮮血灑在南京這片留著他深深革命的足跡的大地上,他沒有死,他永遠活在南京革命的史冊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