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通信原理(常君明版)

數字通信原理(常君明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數字通信原理》是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君明,顏彬。

本書共分10章,包括數字通信的基礎知識、數字編碼、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數位訊號的頻帶傳輸、模擬信號的數位化、多路復用技術、數據交換、通信設備、移動通信和網路通信等內容。每章都有相應的習題。

本書內容新穎、敘述方法深入淺出,注重通信系統的基礎知識,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並注重反映當今最新的現代通信技術和套用情況。

本書並不包括對繁瑣數學公式的推導,而是側重講述各種通信技術的性能、物理意義與套用,並列舉了大量例子加以說明。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通信、電子、自動化及相近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供相應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參考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數字通信原理
  • 作者:常君明,顏彬
  • ISBN:9787302209973
  • 定價:¥25.00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通信、電子、自動化及相近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供相應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參考用書。

作品目錄

第1章 概論
數字通信是用數位訊號作為載體來傳輸訊息,或用數位訊號對載波進行數字調製後再傳輸的通信方式。它可傳輸電報、數字數據等數位訊號,也可傳輸經過數位化處理的語聲和圖像等模擬信號。
1.1 通信及通信系統
1.1.1 通信的定義
1.1.2 模擬通信
1.1.3 數字通信
1.1.4 模擬通信與數字通信的聯繫
1.1.5 計算機與通信
1.2 資訊理論與通信
1.2.1 訊息與信息
1.2.2 信息量度量
1.2.3 信號
1.3 信道與傳輸
1.3.1 信道
1.3.2 信道參數
1.3.3 信道容量
1.3.4 通信方式
1.3.5 通信介質
1.4 通信協定及其機構
1.4.1 協定體系結構
1.4.2 抽象體系結構OSI
1.4.3 標準化組織
習題
第2章 數字編碼
2.1 編碼分類
2.1.1 編碼的意義
2.1.2 編碼分類
2.1.3 編碼效率
2.2 信源編碼與信道編碼
信源編碼是對輸入信息進行編碼,最佳化信息和壓縮信息並且打成符合標準的數據包。信道編碼是在數據中加入驗證碼,並且把加入驗證碼的數據進行調製。 2者的作用完全不一樣的。
2.2.1 編碼與信源
2.2.2 編碼與信道
2.2.3 資訊理論中信道編碼與參數(誤碼率)
2.3 字元編碼
2.3.1 國際5號碼(ASCII碼)
2.3.2 擴充的二?十進制碼
2.3.3 國際2號碼
2.3.4 國內通用代碼
2.3.5 計算機中的漢字編碼
2.4 碼型編碼
2.4.1 各種碼型編碼的來源及意義
2.4.2 常用碼型及其特點
2.5 差錯控制編碼
2.5.1 編碼分類及定義
2.5.2 衡量指標
2.5.3 奇偶校驗
2.5.4 恆比碼
2.5.5 矩陣校驗碼
2.5.6 正反碼
2.5.7 循環冗餘校驗碼
2.5.8 卷積碼
習題
第3章 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
由計算機或終端產生的數位訊號,頻譜都是從零開始的,這種未經調製的信號所占用的頻率範圍叫基本頻帶(這個頻帶從直流起可高到數百千赫,甚至若干兆赫),簡稱基帶(base band)。這種數位訊號就稱基帶信號。舉個簡單的例字拉:在有線信道中,直接用電傳打字機進行通信時傳輸的信號就是基帶信號。而傳送數據時,以原封不動的形式,把基帶信號送入線路,稱為基帶傳輸。基帶傳輸不需要數據機,設備化費小,適合短距離的數據輸,比如一個企業、工廠,就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將大量終端連線到主計算機。另外就是傳輸介質,區域網路中一般都採用基帶同軸電纜作傳輸介質,不過如果你打算用光纖,我也絕對沒有異議。
3.1 基本概念
3.1.1 基帶傳輸與頻帶傳輸
3.1.2 信號通過系統
3.2 數字基帶信號及其頻譜特性
3.2.1 數字基帶信號的一般表達
3.2.2 碼型與頻譜
3.3 基帶脈衝傳輸與碼間串擾
3.3.1 數位訊號通過無失真系統
3.3.2 奈奎斯特準則
習題
第4章 數位訊號的頻帶傳輸
4.1 模擬調製與數字調製
4.1.1 調製
4.1.2 解調
4.1.3 模擬調製
……
第5章 模擬信號的數位化
第6章 多路復用技術
第7章 數據交換
第8章 通信設備
第9章 移動通信
第10章 計算機網路通信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