擓

擓是中國漢字,拼音是kuǎi,總筆畫是16畫。意思是三層:搔,抓;挎;擓一勺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擓
  • 拼音:kuǎi 
  • 注音:ㄎㄨㄞˇ
  • 筆畫數:16
  • 部首:扌
  • 方言:山東方言(菏澤地區)
漢字釋義,基本信息,基本字義,詳細字義,English,方言集匯,客家話,潮州話,江蘇方言,古籍解釋,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拼音: kuǎi ,注音:ㄎㄨㄞˇ,
五筆:raiy(搜狗五筆), 鄭碼:DHVN,U:64D3,GBK:93F9,倉頡: qseg,
筆畫數:16,部首:扌,部外筆畫: 13,
四角號碼: 51011,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4D3,

基本字義

1.搔;抓:~痒痒。~破了皮。
2. 挎:~籃子。
3. 擓一勺子

詳細字義

〈動〉
(1) 〈方〉∶給…搔癢 [scratch]。如:擓痒痒
(2) 〈方〉∶挎 [carry on the arm]。如:擓著小竹籃
(3) 舀 [ladle out]。如:擓一勺水

English

to rub, to scratch

方言集匯

客家話

:[客英字典] kwai5 [海陸豐腔] kwai3 [梅州腔] kwai1 [台灣四縣腔] kwai3

潮州話

:guai3

江蘇方言

:kuai 第三聲 也表示撓的動作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苦淮切《集韻》枯懷切,𠀤音匯。揩摩也。
抆拭也。 或省作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