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不倒

扳不倒

清徐“扳不倒”的傳承人、太原市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韓建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扳不倒
  • 別稱:不倒翁
  • 起源:宋代
簡介,歷史傳承,民間故事,文化傳承,工藝特色,制坯,彩繪,

簡介

1953年,韓建平出生在清徐縣上閆村。8歲時,他就和民間一個有名的老工匠學習製作“扳不倒”。“那會兒我還小,當時鄰居就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老工匠,沒事兒的時候,我就愛跑到老工匠家裡去,眼睛不眨地蹲在他身邊,看他做一些有意思的玩意。漸漸地,我就迷上了做‘扳不倒’。”韓建平說。

歷史傳承

扳不倒”不僅好玩好看,而且歷史悠久,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的捕醉仙就是一種不倒翁,《唐摭言》指出,捕醉仙又叫勸酒胡、酒鬍子,是一種勸酒的工具。後來,不知是哪位民間藝人見此 “捕醉仙”煞是喜人,便加以改進,製成了頭戴烏紗、身著官袍的不倒翁玩具。”韓建平說,而清徐“扳不倒”的歷史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民間故事

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宋代清徐當地有一個大戶人家,主人老年得子,全家視如掌上明珠。只是孩子整夜的哭聲鬧得全家不得安寧,主家尋遍民間神醫,都沒法止住孩子哭鬧。後來主人無意中用當地特有的紅膠泥捏了一個底座肥大,上身細小的圓錐型球體逗小孩玩,小孩邊玩邊笑扳來扳去就是不倒,此後,小孩夜裡再也不哭了。
韓建平說,從此那個主人認為這是神的保佑,於是就讓人在這圓錐體上畫了 “觀音”的神像,意味著保佑全家永遠不倒,因此取名“扳不倒”。
後來小孩玩耍時不小心將“扳不倒”扳成兩半,主人認為此乃不祥之兆,他就在 “扳不倒”整體結構上做文章,用廢紙捲成三角桶形,糊成一頂帽子的形狀與 “扳不倒”底座相連線,再糊麻紙成形。

文化傳承

從此,大量的“扳不倒”上市成為當時娃兒們最時尚的玩具,在“扳不倒”的圖案上也廣開思路,花樣百出,有的是活潑可愛的胖娃娃,也有資深畫手將孩子本人的形象畫在上面,寓意歷經千扳萬扳永遠不倒。

工藝特色

制坯

要做一個經久耐用的 “扳不倒”,關鍵是製作底座,底座是由紅膠土和頭髮和泥而後脫出來的。韓建平說,首先要學會選土,土要用既不能太膠也不能太沙的中性膠泥土,“太沙缺少黏度,太膠容易裂縫。”韓建平解釋。
選好土後,要將膠泥土塊搗碎,然後用鐵篩過篩,將稀土留下,篩除較大的土塊或是夾雜在膠土中的石塊、樹皮等雜物。這之後,按3比1的比例加入頭髮攪拌和泥,並用鐵棍抽打。鐵棍抽打的目的是讓膠土和頭髮黏合得更均勻,泥的強度更好,和好泥後要用濕布燜好備用。接下來就是製漿,將廢紙用水浸泡後搗爛,並加適量膠水攪拌成紙漿,用於製作“扳不倒”的上半身。
韓建平說,“扳不倒”的制坯是製作的基礎工藝,關係到整個作品結構均勻美觀,因此在制坯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選用的泥土質地要大小粗細均勻,“扳不倒”的底座與上身的比例要適中。
制坯結束後,選擇棗木將其加工成一塊長一尺、寬六寸的木板,再按“扳不倒”的大小在木板中心畫出“扳不倒”的半徑圖案,將備好的泥塗在木板圖上,拍打成“扳不倒”內模形象,晾乾。
最後,要在“扳不倒”內模外表制一層油,然後將備好的紙漿在木模上抹5毫米厚的外殼。等待外殼乾後,將做好的“扳不倒”外殼和紅膠泥底座相互粘接後,再統一糊麻紙,這樣 “扳不倒”的坯子就做成了,“扳不倒”成形上好底色後,再用砂布打磨光滑。
彩繪是畫龍點睛之筆
韓建平說,清徐“扳不倒”起初是用紅膠土和成泥靠雙手捏成的。後來為了使這種玩具經久耐用,在和泥時又用上了頭髮和麻頭,在彩畫上又增加了底色,而後人為了減輕“扳不倒”的重量,又從全泥改成用紅膠泥做底座,而“扳不倒”的上半部用紙漿做成空心的。
“扳不倒”可不是光掌握一樣技藝就能做出來的,它是泥塑、彩繪等為一體的一種民間藝術精品。“它的製作過程是由和泥、製漿、脫坯上色、打磨、彩繪六步完成的。”
構圖是每個“扳不倒”的靈魂,這就要求要有深厚的美術功底,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有一些千奇百怪或是凶神惡煞的形象,否則就丟掉了當初創意人“大度容人,永遠不倒”的靈魂。

彩繪

彩繪是清徐“扳不倒”這個民間藝術精品的最後一道工序。“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並有獨特的文化內涵。”韓建平說,“老壽星”象徵老人長命百歲、永遠安康,“和合二聖”祝願夫妻和睦團圓,恩愛永不分離等等,既抒發了中國百姓源自心底的善良願望,又表現了中國人能容天下難容之怨,能頂天下難頂之難。
到了韓建平的手上,“扳不倒”的彩繪由原來單一的鍋底黑變成了用石顏料進行繪製,增加了許多色彩。
木雕技藝融入其中
為了讓“扳不倒”更加有美感,更有傳統文化的底蘊,韓建平將木雕手藝融入到模型製作中去,讓做出來的 “扳不倒”呈現三維立體感覺。不僅如此,韓建平還嘗試用水泥、鋼模等新材料做“扳不倒”。因為在韓建平的心中,清徐“扳不倒”的傳承和發展彰顯了清徐2500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蘊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它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文化價值。
但是這一民間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多元文化藝術形式的出現瀕臨滅亡的危險,韓建平坦言,他作為傳承發展人,已深刻意識到這一危機,並立志於開發保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將身邊的人帶動起來,傳承這個古老的技藝。
2010年評為太原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