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源

情報源是用戶獲取情報的來源和渠道。人類在科研、生產及其它一切活動中所產生的成果和原始記錄,以及由對這些成果和原始記錄加工整理而得到的成品都是用戶賴以獲得情報的源泉。情報源一般可分為文獻情報源和非文獻情報源兩種形式。非文獻情報源通常指口頭情報、實物情報等非記錄性情報;文獻情報源指各種類型的文獻。重要的文獻情報源有:圖書、期刊、報紙、科技報告、會議文獻、專利文獻、學位論文、政府出版物、檔案、標準化文獻、產品樣本,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報源
  • 釋義:滿足人類情報需求的來源
  • 特點:客觀性
  • 價值:對人類是有益的和實用的
概念,特點,

概念

情報源主要用於傳播情報。人類在改造自然社會的過程中所獲得的 情報無不存 儲和積累於情報源之中。其存儲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經過有序化處理的,每一份情報都有其確切的位置,因而便於檢索、傳播和利用。

特點

就整體來說,情報源具有下列特點:①客觀性,指情報源在空間和時間上都處於確切的位置,是客觀的存在。②相對性,情報源是相對的,某情報源對甲來說是情報源,對乙就不一定是情報源。是用戶的情報需求不同所致。③價值性,指情報源對人類是有益的和實用的,具有一定的價值。④累積性,指情報單元的匯集是形成情報源的必要條件,情報源是通過不斷積累形成的。⑤離散性,指情報源不是連續的,因為情報的產生是斷斷續續的;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存儲也是分散的。⑥長壽性,指情報源不同於消耗的物質資源,其中的情報的使用壽命相當長;通過對某些情報的整理加工,還可產生新的情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