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和鄉

位於永興縣西部,東抵 塘門口、湘陰渡鎮,南連油市、高亭鄉,西接馬田鎮,北界未陽市黃市 鎮,距縣城30公里。總面積41.4平 方公里,海拔高度:163

有村民委員會12個、村民 小組157個,共5799戶、2177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69人。 復和鎮屬丘陵區,現有耕地7781畝,其中水田6357畝;林地 4120.2公頃,其中油茶林1820.1 公頃,毛竹林423.3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和鄉
  • 人口:2178人
  • 位於:永興縣
  • 面積:41.4平方公里
簡介,政策,

簡介

復和鎮主要物產有茶油、稻穀、毛竹、紅薯、煤炭。境內無煙煤多且質優,是復和鎮的一大經濟支柱,也是永興縣重點產煤區之一,鄉鎮企業以煤礦最多. 已有玩具加工廠等。
復和夜景復和夜景
1996年,復和鎮糧食總產量4818噸,農業總產值2053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5093萬元,財政收人385萬元,財政支出136萬元,農 民人平純收人2471元。 該鎮成立了股份煤礦集團公司 郴州市第一個股份制煤業集團公司在永興縣誕生,並享有“永興煤都”之稱。
2006年12月,馬田礦業有限公司新星煤礦副井井壁發生坍塌事故,經省政府聯合調查組對事故原因的調查核實,將負有直接責任的復和鄉新四、華僑兩個持證煤礦的相關證照註銷。根據國家關井壓產政策和提高資源利用率及安全等多方面的考慮,永興縣決定對復和鄉煤炭資源進行整合重組。
2008年8月3日,對於永興縣復和鄉來說是個“痛苦”的日子,因為從這天開始,按照安全、依法、規模、規範辦礦的要求,該鄉所有煤礦全部停產進入兼併重組整合階段,對於這個以煤炭資源為主要經濟收入的重點產煤鄉鎮無疑是一次暫時性“休克”

政策

2011年2月,根據省政府《關於永興縣復和鄉地方煤礦與省煤業集團馬田礦業公司煤炭資源置換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精神,復和鄉9個煤礦達成了兼併重組整合協定,復和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按照“一個法人、一套財務、兩個礦權”管理模式的籌建工作隨之啟動。
2011年5月,省國土資源廳依法註銷了復和鄉上板沖煤礦、財沖煤礦、新一煤礦等7個煤礦的《採礦許可證》,只審批下發了高二煤礦、梓木村煤礦兩個礦權,原有的1088名股東持股新煤業公司。
2011年8月,永興縣復和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註冊。復和鄉從此告別了9家煤礦36個礦井“單打獨鬥”無序開採的亂象,走上了一條提高資源利用、延長產業鏈條、科學跨越發展的道路。
如“鳳凰涅槃”一樣,永興縣復和鄉的9家持證煤礦在經歷了三年的停產、整頓、整合的“陣痛”之後浴火重生。3月27日,永興縣復和煤業有限公司的成立宣告了我市在煤炭資源整合、煤礦企業兼併重組方面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全市第一個股份制煤業集團公司在永興縣誕生。
“為實現我市煤炭工業安全發展、科學發展,煤炭資源整合兼併重組勢在必行。近幾年來,我市通過‘一攬子’解決煤炭資源整合計畫,煤礦由453家整合為現有的153個煤礦。
為進一步整合資源、人才、技術,最佳化煤礦結構,擴大煤礦規模,提升產業集中度,擬到2013年底,全市煤礦將在153個礦權的基礎上整合成40個左右的煤礦企業集團。永興縣復和鄉的做法給我市煤炭資源整合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廣。”市煤炭局局長鄺良桃告訴記者。
總投資達10億元的永興縣復和煤業有限公司成立後,公司現有勘探資源儲量為3672.4萬噸,其中可采儲量2654.5萬噸。其下屬的高二煤礦、梓木村煤礦設計年生產能力達到12萬噸,技改驗收投產後,公司年產值可達1億元,上繳稅費1500萬元。
大片疆土大片疆土
復和鄉
復和鎮下轄村:興隆社區











甘裳村
曹家村
李家村
大坡村
金華村
梓木村
上源村
巷口村
下澤村
下源村
黃沙村
宋家村
復和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1000

10732

9592
家庭戶戶數
5932
家庭戶總人口(總)
21000
家庭戶男
10635
家庭戶女
9582
0-14歲(總)
4948
0-14歲男
2711
0-14歲女
2237
15-64歲(總)
13811
15-64歲男
7290
15-64歲女
6521
65歲及以上(總)
1565
65歲及以上男
731
65歲及以上女
83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9437
復和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