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聯倉

徐聯倉

徐聯倉(1927.09.07-2015.06.17),男,浙江海寧人。著名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會會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前任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津貼、中國心理學會最高獎——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徐聯倉,1947年至1949年,在天津南開大學哲學教育系學習,1949年轉入清華大學心理系,1951年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58年到前蘇聯教育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讀研究生,1962年獲副博士學位。1983年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

徐聯倉先後出版了《組織管理心理學》、《領導行為研究》、《決策行為分析》等10餘部專著,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關於領導行為和“智慧型模擬培訓”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國家輕工業部、石油工業部三項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聯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海寧
  • 出生日期:1927年9月7日
  • 逝世日期:2015年6月17日
  • 職業:心理學家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工程心理學創始人
    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獎勵,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27年,出生於浙江海寧。
1947年至1949年,在天津南開大學哲學教育系學習。
1949年,轉入清華大學心理系。
1951年,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1958年,到前蘇聯教育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讀研究生,1962年獲副博士學位。
20世紀60年代中期,徐聯倉參加了國家651重大工程規劃,作為中國衛星系列計畫的項目負責人之一,順利完成了中國第一個“動物上天”的聯合實驗,揭示了火箭亞軌道飛行失重狀態下動物的生理、心理變化特徵。
20世紀70年代,徐聯倉承擔了雷射的生物效應等國防任務,其成果對於國家安全有重要意義。
20世紀70年代末,徐聯倉在中國進行了領導素質測評等管理心理學的開創性研究,系統地開展了有關領導行為、管理決策和員工培訓等研究,提出了管理的三重性理論。
1983年,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
2015年6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88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工程心理學和人類功效學
50年代初,他與同事在中國率先開展工效學研究,在中國首次運用高速電影拍攝與慢動作操作分析等時間動作分析技術,總結出紡織行業的先進織布法,並在產品質量控制、安全生產、操作合理化等方面發展了美國戴明創造的統計質量控制理論與技術,並通過操作合理化培訓班向全國推廣。
50年代後期,在前蘇聯教育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學習和工作期間,率先套用資訊理論分析生產線的廢品成因,增加反饋信息,提高生產質量,用實驗方法首次證明了當形成視覺形象的主觀結構時,人對信號的信息加工不符合經典的W. Hike公式的描述。
回國後,徐聯倉結合資訊理論分析了刺激與反應的相容性問題,就控制設備在信息傳遞函式方面的差異、語言在人-機互動過程的中介作用等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其成果在“中國科學”發表後受到許多國外學者的重視,而國外同類研究直至70年代才開始進行。
60年代中期,徐聯倉參加了國家651重大工程規劃,作為中國衛星系列計畫的項目負責人之一,順利完成了中國第一個“動物上天”的聯合實驗,揭示了火箭亞軌道飛行失重狀態下動物的生理、心理變化特徵。
70年代,徐聯倉承擔了雷射的生物效應等國防任務,其成果對於國家安全有重要意義。徐聯倉還先後主持了動物地震預報和為毛主席紀念堂設計照明與遺體膚色的適宜配色任務。這些開拓性研究為發展中國的工程心理學和人類工效學發揮了重要作用。
  • 管理心理學
1977年,徐聯倉與其他同事開展了工作滿意感和生活滿意感的調查。這一研究被《紐約時報》讚譽為“中國有了自己的蓋洛普調查”。
1979年以來,徐聯倉側重以組織開發為中心的行動研究,研製了可衡量具體管理措施有效性的測量工具,並在石油、煤炭、航空、鐵路、醫療等行業系統及若干企業進行驗證,發現了經濟績效與人的管理之間的因果聯繫。
徐聯倉與同事一起,在中國率先系統地開展了領導行為、管理決策和員工培訓等研究。他提出的管理的三重性理論,首先將文化因素引入組織管理研究的視野,引起中國外管理學界的高度重視,不僅促進了管理心理學基本理論的知識創新,而且為建立中國管理心理學的體系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徐聯倉主持了在全國17個省市開展的領導行為測評量表的常模編制和完善工作,創造出一整套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對提高不同層級領導的勝任特徵與工作效率有明顯效果,成為中國政府機關、工商企業、學校和醫院的領導行為評價的有效工具。
徐聯倉與同事合作,根據企業設備自動化對員工適應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人機系統中,通過專家與問題情境互動作用的過程分析,建立了心理模型,創立了智慧型模擬培訓法,並運用於輕工、機械、石油等行業的員工培訓,獲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成果被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評為樣板培訓模式。此外,其領導行為和“智慧型模擬培訓”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國家輕工業部、石油工業部三項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徐聯倉曾與三隅二不二、霍夫斯泰德費德勒等國際著名學者合作進行跨文化研究,致力於管理理論的文化特異性與普遍適用性研究及在中國的推廣套用。
徐聯倉主持了一系列跨文化比較研究,包括有歐美十餘個國家參加的決策民主化研究和“明日的管理者”研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有關科研單位工作績效評估的大型國際合作研究等。
徐聯倉還根據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特徵以及中國社會經濟轉型的特殊要求,系統地開展了管理決策、高科技人員工作價值觀的組織行為學等研究,組織領導了有關風險意識、風險決策等方面的理論探索,拓寬了心理學在實踐中的套用,為中國管理心理學的學科建設、推進中國管理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術論文(部分)
作者題名期刊年份
湯超穎;李貴傑;徐聯倉;
團隊情緒研究述評及展望
心理科學進展
2008
徐聯倉;
《走出叢林的管理心理學》自序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7
荊其誠;張厚粲;徐聯倉;沈德立;林仲賢;陳永明;匡培梓;朱祖祥;車文博;張侃;董奇;樂國安;沈模衛;楊玉芳;林崇德;傅小蘭;韓布新;朱瀅;王登峰;蘇彥捷;舒華;申繼亮;金盛華;楊麗珠;劉華山;游旭群;趙國祥;李揚;
中國心理學的未來發展——中國心理學會會士論壇
心理學報
2006
謝曉非,徐聯倉
公眾風險認知調查
心理科學
2002
謝曉非,徐聯倉
企業人事培訓的理論化問題
套用心理學
2002
謝曉非,徐聯倉
工作情景中管理人員的風險認知研究
心理學報
2000
謝曉非,徐聯倉
工作情景中員工風險認知研究
套用心理學
1999
徐聯倉
加入WTO對中國人力資源開發提出的挑戰與應對之策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
謝曉非,徐聯倉
一般社會情境中風險認知的實驗研究
心理科學
1998
徐聯倉
領導決策的倫理學原則與實驗方法
科學決策
1998
徐聯倉
第三個“到位”與O.D.
科學決策
1998
徐聯倉
風險與決策
科學決策
1998
陳國權,徐聯倉
並行工程組織管理和人的因素的研究
中國機械工程
1997
李劍鋒,王小轉,徐聯倉
冒險行為研究的新進展
心理科學
1997
林澤炎,徐聯倉
煤礦工人冒險行為外顯影響因素分析
人類工效學
1997
林澤炎,徐聯倉
冒險行為研究現狀及問題
心理學動態
1997
林澤炎,徐聯倉
不同背景煤礦工人冒險行為的比較分析
心理科學
1997
徐聯倉
兩次發展戰略決策諮詢引起的思考
科學決策
1997
徐聯倉
潘老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心理學和心理所
心理學動態
1997
李劍鋒,徐聯倉
企業經營決策風險認知的實證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1996
李劍鋒,徐聯倉
企業經理風險決策行為的實證研究
中國管理科學
1996
林澤炎,徐聯倉
煤礦事故中人的失誤及其原因分析
人類工效學
1996
林澤炎;徐聯倉;
煤礦工人冒險行為與人為事故的關係分析
人類工效學
1996
王新超,潘堯天,徐聯倉,張侃
廣告設計人員的知識結構特點
心理科學
1996
謝曉非,徐聯倉
風險認知策略的操作化指標
人類工效學
1996
謝曉非,徐聯倉
風險認知策略的計算機模擬實驗
心理學報
1996
謝曉非,徐聯倉
公眾在風險認知中的偏差
心理學動態
1996
陳國權,徐聯倉
現代製造系統中組織管理的發展趨勢與特徵
人類工效學
1995
戴良鐵,徐聯倉
產品分析與決策的新模式──專家系統模式的研究
中國管理科學
1995
林澤炎,徐聯倉
人為失誤及其預防策略
人類工效學
1995
謝曉非,徐聯倉
“風險”性質的探討──一項聯想測驗
心理科學
1995
謝曉非,徐聯倉
風險認知研究概況及理論框架
心理學動態
1995
徐聯倉
台灣學者企業家重視兩岸員工工作價值觀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95
郭仲偉,徐聯倉,崔德光
“優勝劣汰”與指導性計畫管理的最優決策方法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1994
徐聯倉;
信息高速公路的組織行為學問題
科學
1994
王二平,徐聯倉
北京職工工作社會規範觀念的基本特徵——跨文化的比較研究
心理學報
1993
時勘,徐聯倉,薛濤
高級技工診斷生產活動的認知策略的彙編柵格法研究
心理學報
1992
徐聯倉;
歷史的回顧——為《勞動心理學》一書所作的序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1991
徐聯倉;
試論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及其研究
改革
1991
徐聯倉;
關於人—機互動作用之我見——下一世紀的中心問題之一
生物科學信息
1990
徐聯倉;
衝突及其解決之道
中外管理導報
1990
徐聯倉;
管理思想的權變理論
中外管理導報
1989
李薇,徐聯倉
混沌現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統中的意義(二)
心理學報
1987
李薇,徐聯倉
混沌現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統中的意義(一)
心理學報
1987
徐聯倉;
管理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及其套用
經濟工作通訊
1987
管連榮,高晶,徐聯倉
不同車速下司機對交通標誌的辨認距離實驗
心理學報
1986
徐聯倉
組織行為學在中國之發展與領導行為研究
心理學報
1986
徐聯倉,陳龍,王登,薛安義
心理學為提高企業素質服務
心理學報
1985
徐聯倉;
服裝改革與行為科學
裝飾
1985
徐聯倉
機器怎樣更有“人情味”——談談管理心理學
瞭望周刊
1984
徐聯倉
管理心理學與社會技術進步——試分析人與電子計算機的相互作用
經營與管理
1984
徐聯倉;
訪問奧地利一些單位的情況簡介
心理學動態
1984
L.B.Brown;徐聯倉;夏鐘麗;
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心理系情況
心理學動態
1983
徐聯倉
第八屆國際工效學會議在東京召開
心理學報
1983
徐聯倉,方俐洛,高晶
採用立體套用電視補償仰視和俯視姿勢對深度視覺造成的影響
心理學報
1983
徐聯倉,凌文輇
日本心理學會第45屆年會概況
心理科學通訊
1982
徐聯倉;
訪美國工業——組織心理學家
外國心理學
1982
徐聯倉;陳龍;王登;
關於企業領導行為評價的試點
經濟管理
1982
徐聯倉,凌文輇
提高毛紡產品質量的工效學研究
心理學報
1981
徐聯倉,凌文輇
國際工效學簡介
心理科學通訊
1981
徐聯倉;
關於“領導”的科學研究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81
徐聯倉;
行為科學與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管理
1981
徐聯倉;
腦科學發展的前沿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80
徐聯倉;
商業美術與心理學
裝飾
1980
徐聯倉;
生物科學的發展趨勢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80
徐聯倉
四個現代化需要心理學
心理學報
1979
徐聯倉,荊其誠,李心天
澳大利亞的心理學研究
心理學報
1979
徐聯倉;
系統工程和人的因素
經濟管理
1979
徐聯倉
北京心理學工作者座談坂田文章並討論如何在心理學中更好地貫徹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心理科學通訊
1965
徐聯倉
人的感覺閾限不能突破嗎?
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
1965
徐聯倉 ,王緝志
在心理學中套用資訊理論的一些問題(下)
心理科學通訊
1965
徐聯倉
蘇聯心理學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兩個動向
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
1964
徐聯倉 ,王緝志
在心理學中套用資訊理論的一些問題(中)
心理科學通訊
1964
徐聯倉 ,王緝志
在心理學中套用資訊理論的一些問題(上)
心理科學通訊
1964

人才培養

徐聯倉培養了一批碩士、博士研究生。比如,時勘(1990年畢業)、王二平(1992年畢業),是徐聯倉帶出來的、中國心理學家自己培養的第一位、第二位心理學博士。另外,通過函授、各類培訓、講課,他與中國外大批同仁建立了師生緣。
徐聯倉先後出版了《組織管理心理學》、《領導行為研究》、《決策行為分析》等10餘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主要著作
作者著作名出版社年份
徐聯倉
組織管理心理學
科學出版社
1988
徐聯倉
管理心理學及其套用--為醫院管理服務
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聯
1993
徐聯倉
管理心理學及其套用
北京醫科大學
1993
徐聯倉
走出叢林的管理心理學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諾伊曼, 廷佩, 徐聯倉
企業管理的心理生理學
知識出版社
1987
徐聯倉
風險認知的心理學研究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0
喬恩·沃納, 沃納, Warner,等
雙面神績效管理系統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5
徐聯倉
組織行為學學習指導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社
1993
徐聯倉
組織行為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社
1993
徐聯倉, 陳龍.
管理心理學.二版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88
徐聯倉
心理學漫談
中國標準出版社
1988
徐聯倉, 盧盛忠
管理心理學
科學出版社
1986
徐聯倉
消費者心理學:消費・行銷・生產
北京心理諮詢服務中心
1985
徐聯倉
徐聯倉心理學文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榮譽獎勵

用實驗方法首次證明了當形成視覺形象的主觀結構時,人對信號的信息加工不符合經典的W. Hike公式的描述,獲前蘇聯教育科學院“烏申斯基獎”。
1992年,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津貼。
1999年,獲中國心理學會最高獎——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社會任職

曾任中國心理學會秘書長、國際套用心理學會(IAAP)三屆執委、中國行為科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中國人類工效學標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企業管理協會理事、《心理學報》主編等社會職務;
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

人物評價

風流倜儻,學界重影響。啟新議,繼故坊。管事理人久,工效業績量。眾弟子,研以致用有榜樣。天涯皆聞名,海內多朋黨。理國是,受嘉獎。技術貫中西,待人善揖讓。路遙遠,先生行跡定方向。
徐老師(徐聯倉)講課的最大特點,是把許多親歷的故事穿插在理論陳述之間,使理論特別易懂易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