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井村(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下轄村)

後井村(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下轄村)

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後井村,是閩侯縣的明星村,全村村落整齊,古厝保護完整;馬嵐山是福建著名景區,是身心靈休養地;車山府、六公殿,道教聖地。獨一無二的獵神信仰廣泛傳播至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印尼…為福建先民“走西洋”精神寄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後井村
  • 外文名稱:Houjing Village
  • 別名:玉井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
  • 下轄地區:後井,周宅,前路,嶺兜、山頭、七斗、馬嵐山、鷲峰、下底店等
  • 政府駐地: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大湖村
  • 電話區號:0591
  • 郵政區碼:350103
  • 地理位置:閩侯縣北部
  • 面積:12270畝
  • 人口:1512人(2015)
  • 方言閩東方言福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七斗生態園,馬嵐山,車山府,六公殿,天湖
  • 機場:長樂國際機場
  • 火車站福州南站福州站
  • 車牌代碼:閩A
  • 氣車站:福建省汽車運輸有限公司 西客站
村情概述,地理簡介,居住人口,村落古史,地貌特徵,教學設施,歷史迷雲,馬嵐山,著名景區,七斗生態園,馬嵐山,六公殿,地圖信息,

村情概述

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後井村後井村,位於大湖鄉南部偏西,距鄉政府6.5公里。東鄰箬洋村,西接仙山,南接白沙鎮林柄村,北近洋山村。管轄5個村民小組,11個自然村:周宅、山頭、七斗、前路、亢里、嶺兜、鷲峰、下底店、祖臘、黃坪橋馬嵐山風景區。

地理簡介

土地面積
全村土地總面積12270畝,山地7572畝,耕地面積1470畝。

居住人口

全村總戶數332戶,人口1512人,原住民姓氏以吳、、陳、謝、關為主。

村落古史

後井村宋至明屬懷安縣;清屬侯官縣;雍正12年屬大湖分縣同樂東鄉施化里53都;清末廢鄉、都,成立大湖區,後井村屬箬洋村;1939年屬坂箬鄉;1945屬箬後鄉;1948年屬大湖鄉;1949年9月屬洋山村;1973年成立後井行政村。後井村山體屬半丘陵盆地,周高中低、背靠馬嵐山,與白沙北部成為天壤之別。

地貌特徵

後井村地貌以馬嵐山獨立為全村中樞地帶,成為與鷲峰、黃坪橋形成內外之別,山體南北自東向西傾斜;水源順山體經本村過洋山河大坪溪。村內最高峰為“馬嵐山”海拔1039.6米。村內建成了水泥路,交通、電力、通訊已初具規模。

教學設施

後井國小,為福州市閩侯縣辦學較早學校。學校幾經修造,閩侯最早的鄉村國小,現已停辦。
後井國小後井國小

歷史迷雲

後井村里一處叫“重金山”的山丘下隱藏著一個古代地下密室,洞口很大,卻沒有門,有老人在多年前誤入過這個密室。此山正對面的馬嵐山六公傳說是否與地下密室有關,專家表示需要進一步考證。也有專家表示,山丘下也許會是一個天然溶洞。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
重金山遺址重金山遺址

馬嵐山

最美杜鵑花欣賞地,可觀賞雲海日出。高山草甸可宿營,廟宇祈福許願祈求美好生活,有求必應!都市慢生活勝地。
京台高速G3,從福建福州市區到珍山出口車程37分鐘,延盤山公路再行9公里即到。
杜鵑花開杜鵑花開

著名景區

七斗生態園

園區組培實驗室,是福建農林大學實訓基地。
園內植物豐富,有紫蘇、魚腥草、高山蘭、台階草、紫竹、薄荷、紫蘇、金線蓮……園內有樹齡超過300年的古松樹和紅豆杉樹。

馬嵐山

方圓20多平方公里,山峰景秀,風光旖旎,夏無酷暑,是個天然的避暑勝地。景區內有陳六公殿,六公原名陳文松,在漢朝時代擔任元帥之職,當時京都設在長安〔今西安〕。父親陳有福,母親王秀清,他結誼兄弟三人,陳七公原名陳文斌,擔任總兵之職,陳八公原名陳文昌,擔任將軍之職。當時三兄弟在京都受漢朝纂位奸臣王榜的迫害,離開京都,由河南到江西,再到福建上符歐寧鄉南畫白鶴村。當時母親上山砍柴被猛虎迫害,陳六公就手提弓箭和鳥槍,腳穿草鞋,窮追老虎到閩候縣大湖鄉後井村馬嵐山高峰的草侖上,當時,草侖上有許多年青放牛郎,看到六公老人家年邁高齡,身體衰弱又加上爛腳丫,躺倒在草地上,就走到六公面前,六公就對放牛郎們說:“你們把我背到山頂法石床上,我若歸世後,對你們有很多的好處的。”後來,六公歸世得造為神,享年84歲〔八月十五日午時生〕,六公得造奇穴朝天馬,面朝彭湖兩尖峰,天上玉帝賜他盤古帝王印,王母娘娘增他桿和法書,為天信士弟子,除妖解難,不論求財、求壽、求學、求升官、做生意,均有求必應,名聞四海。〔陳七公得造閩候大湖鄉長箬洋茶山下為神,陳八公得造古田三口渡為神。〕

六公殿

又稱車山府,位於閩候縣大湖鄉後井村馬嵐山上。始建於漢代,主祀獵神陳六公。坐西朝東,前後兩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楹,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前殿為光緒年間(1875—1908)重建,後殿重建於1786年。占地600平方米。此殿給人印象最深的要數外圍,系石牆原始建築,牆體約1米之寬、5米之高,全部用青石壘砌,厚實堅固,古樸莊嚴。民間傳說,獵神陳門君,生於漢代,原籍河南,是屢立戰功的勇將。由於他不趨炎附勢,極惡如仇,結果遭到奸臣陷害,被迫舉家遷徙閩北建甌深山。該地虎豹出沒,六公老母不幸身遭虎害。六公率兄弟二人矢志除害,一路餐風露宿,追蹤老虎至閩候馬嵐山,與虎殊死搏鬥,終於斃虎,自己也身受重創而亡。當地村民按其遺囑就地埋葬,遂壘石為廟以紀念這位打虎英雄。其弟七公、八公逝世後,亦相繼從祀於六公殿。此後六公殿名聲遠揚,經歷代傳承,成為民間信仰的鎮邪趨惡的神廟,至今香火不絕,而且還分布奇岩、怪石、天湖等自然景觀,堪可闢為旅遊勝地。

地圖信息

地址:福州市閩侯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