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文集

彭湃文集

《彭湃文集》是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湃。

基本介紹

  • 書名:彭湃文集
  • 作者:彭湃
  • 頁數:367頁
  • 定價:1.75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1年10月
  • 裝幀:精裝
  • 統一書號:3001-1786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本書收集了彭湃從1921年到1929年犧牲前的絕大部分著作。

作者介紹

彭湃(1896—1929)廣東海豐人。中國農民運動的傑出領袖。出身地主家庭。1917年東渡日本求學,1918年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積極參加中國留學生的反帝愛國活動。1919年參加早稻田大學激進青年組織——建設者同盟。十月革命後,開始研究社會主義學說。1920年和留日學生組織赤心社,學習俄國革命經驗。1921年5月回國,不久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7月創辦社會主義研究社和勞動者同情會,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思想。10月接任海豐縣勸學所長(後改為教育局長)。1922年創辦《赤心周刊》與《陸安日報》,宣傳革命思想。同年6月開始從事農民運動。7月在海豐縣赤山創建農會。1923年月當選為海豐縣總農會會長。同年5月海豐縣總農會擴展為惠州農民聯合會,任會長。7月又改組為廣東省農會,被推選為執行委員會委員長,成為廣東農民運動的先驅者之一。1924年初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7月廣東革命政府在廣州創立農民運動講習所,他曾擔任第一屆和第五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主任。1925年,先後任中共海陸豐特別支部書記,中共廣東區委委員、農委負責人,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長。同年2月和10月,隨軍參加兩次東征戰役。1926年發表《海豐農民運動報告》。同年5月在廣東省第二次農民大會上當選為第二屆常務委員。6月在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東江農民生活狀況和開展農民運動的經驗。10月任中共汕頭地委常委、省農會潮梅海陸豐辦事處主任。11月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1927年3月到武漢,任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執行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同年4至5月,出席中共五大,當選為中央委員。大革命失敗後,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隨後在中共八七會議上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11月領導海陸豐農民第三次武裝起義,建立第一個紅色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12月廣州起義時,被任命為廣州工農民主政府人民土地委員。廣州起義失敗後,繼續領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餘部在海陸豐地區堅持鬥爭。1928年7月在中共六大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委員,在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中共東江特委和潮梅特委合併為東江特委,被指定為書記。同年冬,調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兼江蘇省委軍委書記。1929年8月24日,由於叛徒告密,不幸被捕,30日壯烈犧牲於龍華的上海警備司令部內。中國工農紅軍曾建立彭(湃)楊(殷)軍事政治學校,以志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