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顥瀚

張顥瀚

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教授,博導。江蘇省委、省政府評定為江蘇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委決策諮詢專家,省政府十二五規劃省長特聘專家;江蘇省政協常委;江蘇省區域發展研究會會長;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兼職教授;在三個國家級文化學術組織擔任專家顧問、專家委員會常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顥瀚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師
  • 主要成就:江蘇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
  • 代表作品:《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研究》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人物成就,學術成果,獲獎成果,理論創新,

個人履歷

2017年1月,張顥瀚不再擔任江蘇省十一屆政協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人物成就

主要從事都市圈、區域經濟、城市經濟、長江三角洲、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主要研究有:全球經濟與中國巨觀經濟走勢、江蘇巨觀經濟與江蘇省委省政府決策,江蘇省區域發展,都市圈與長江三角洲發展,江蘇文化發展等。
主持完成國家重大項目課題、科技部“863”重大項目子課題、國家規劃重點課題、省規劃重點課題等40餘項。主持完成省委書記、省長布置課題,省、市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課題60餘項。個人完成與個人主持完成的國家問題研究文章建議內部報告等,被國家領導人、國家部門領導人批示借鑑等20餘項,江蘇發展研究的報告被省領導重要批示與批示借鑑的130餘項。
發表經濟學、哲學、文學、管理學及自然科學論文470多篇,出版個人專著、合著等30多部。有40餘項科研成果在北京、江蘇省和南京市獲獎,國家級獎一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四項;全國性一、二等獎三項,優秀獎多項。

學術成果

1、《論文化產業及其運作規律》,《中國社會科學》2002.2,《新華文摘》重點篇目全文轉載,省五個一工程獎2004
2、《新興產業的興起與全球經濟新周期的到來》,《學術月刊》,2012年8月。《新華文摘》封面重點文章-新華觀察欄目轉載發表。2013年第一期;
3、《後信息經濟時代的全球經濟》,《江蘇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013年第13期;
4、《走可持續的現代化道路》,《人民日報》重點理論文章理論版通欄發表,2013.9.17,中國共產黨網、光明日報網、求是網等100多家網站同時轉載;
5、《長三角大都市圈的空間結構研究》,《經濟學動態》2007.1《新華文摘》選登2007.4
6、《提升發展理念 轉變增長方式》,《求是》 2007.4
7、《全球經濟弱勢周期下的中國發展》,《人民日報》《內部參閱》重點首篇2013年2月;
8、《人的城鎮化的多重意義與實現路徑》,《人民日報》《內部參閱》重點首篇2013.07.5
9、《消費拉動的理論與實踐依據》,《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12月17日;
10、《智慧財產權是第一產權》,《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4月,《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科技日報》刊登;
11、《地理區位、城市功能、市場潛力與大都市圈空間結構和成長動力》,《學術研究》, 2012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12、《探索中國新型城鎮化道路》,《中國社會科學報》全版,2013年6月24日
13、《科技興國再思考》,《光明日報》,1999.11.5;
14、《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導向》,《祖國》雜誌2011年12月;
15、《構築國家沿海與內陸連線的第二通道與沿海第四增長極》,中央黨校《理論動態》2009年2月;
16、《長江三角洲發展規劃研究報告》報國家專題報告2005年2月;
17、《轉型與融合: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18、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研究》2011年被評為優秀;
19、《長三角區域功能定位與空間擴展趨勢》,《中國經濟報告》2007年1月;
20、《長三角一體化中的行政區障礙與協調》,《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10年6月;
21、《長江三角洲都市圈經濟與行政區經濟的矛盾和整合》,《江海學刊》2009年4月;
22、《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背景下科技研發方式的轉變》,《社會科學》2008年8月;
23、《論都市圈價值導向、城市功能和產業三位一體的轉變》,《南京社會科學》2012年2月;
24、《五大戰略為何升華為六大戰略——十二五規劃建議解讀之一》,《新華日報》頭版頭條重點2010年11月;
25、《經濟學家的全球視野與國家責任》,《南京社會科學》2013年8月;
26《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力基礎》,《學習與探索》1992.10《新華文摘》轉載,《人大資料》全文轉載,改革論壇入選,《社科信息》《時代戰略叢書》《中國新時期社科成果薈萃》介紹。
27、《國有大中型企業扭虧增盈的對策建議》,中央黨校國家資產管理局.江蘇省黨校聯合課題第一執筆人,1993,《經濟導刊》等近10家重點報刊發表中央黨校等報國家,明確提出“兩個轉變”的建議;
28、《在市場經濟中建立社會主義的現代企業制度》,《學習與探索》1993.4,《新華文摘》摘登,《中國改革與發展叢書》等入選。
29、《泛長三角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一體兩翼新格局》,《社會科學》2007年10月;
30、《交通條件引導下的長江三角洲空間格局演化》,《江海學刊》2007年1月,《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31、《中國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對策探索——我的市場經濟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5,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光明日報》、《中國市場報》、《中華讀書報》、《文匯報》、《經濟參考報》、《中國教育報》等報導;
32、《運行與嬗變——城市經濟運行規律新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33、《第五產業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9月,著名經濟學家張卓元作序予以高度評價。
34、《科學發展 幸福江蘇》執行主編、首席專家,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江蘇省十二次黨代會獻禮書,省委書記顧問,省委常委主編;
35、《中國古詩詞賦觀止》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5,《光明日報》獨立書評《縱覽千古詩壇》,《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書與人》、《中華讀書報》等重點報導;
36、《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研究:發展現狀、障礙與趨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全國社科規劃辦評為優秀成果,《成果要報》報政治局與國家有關部委,國務院研究室等主要負責人與國家發改委負責人等批示,在國家長三角地區規劃中給予採納;
37、《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38、《第一資源—科學人才觀簡明讀本》第二主持人,2012、7月,銷量過百萬冊;
3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合著者之一,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6,胡福明教授主持;
40、《21世紀初國有企業的制度創新》,南師大出版社2002.6,江蘇省十六大獻禮成果,《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報導;
41、《三大都市密集區:中國現代化的引擎》(合作)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42、《“十三五”江蘇區域發展新布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月。
43、《蘇南模式的新發展》四卷本,主編,人民出版社,2001年;
44、《21世紀初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戰略研究》,1999年卷、2000年卷、2001-2002年卷、2003-2004年卷,跟蹤合作系列研究,主編之一,分別由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45、《江蘇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研究》,省委、省政府重大課題報告,2003年;
46、《創新江蘇發展模式:立足擴大內需戰略基點 建立消費主導發展模式》,江蘇省政府發展新戰略重點課題報告,2012年10月;
47、《寧鎮揚同城化研究》,江蘇省政府重點戰略課題報告 ,2012年8月;
48、《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研究》,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布置課題報告2004年;
49、《提升長江三角洲的經濟能級》,上海《社會科學》2003年4月;
50、《長江三角洲經濟協調聯動發展的戰略選擇》,《管理世界》1999年4月 。

獲獎成果

1、《勞動積累承包制——全民企業混合所有制體制》,中宣部、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代表中央聯合頒獎;
2、《運行與嬗變:城市經濟運行規律新論》(著作),江蘇省人民政府一等獎;
3、《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著作),江蘇省人民政府一等獎;
4、《第一資源》(第二作者),江蘇省人民政府一等獎;
5、《走可持續的現代化道路》,江蘇省人民政府二等獎;
6、《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企關係》,中央黨校一等獎;
7、《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走出困境的新思路》,中央黨校二等獎;
8、《文化產業運行規律新論》,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
9、《中國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對策探索》(著作),江蘇省政府三等獎;
10、《轉軌體制中國企過渡體制及其階段性研究》(著作),江蘇省政府優秀圖書二等獎;
11、《中國古代巨觀經濟管理研究》(合作), 江蘇省政府三等獎;
12、《21世紀初國有企業的制度創新》(著作),江蘇省政府三等獎;
13、《古詩詞賦觀止》(著作),江蘇省政府三等獎;
14、立足擴大內需戰略基點 增強消費拉動基礎作用——逐步建立江蘇消費主導發展模式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第二作者,江蘇省政府三等獎。

理論創新

(一)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態勢研究
1、後信息經濟時代的全球經濟
提出“後信息經濟時代”的判斷與命題。通過對歷次全球經濟周期更替的規律研究,考察20世紀50年代以來眾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美國30多年信息產業與信息經濟的演變歷程表明,信息經濟時代已經過去,後信息經濟時代已經開始,信息經濟時代與後信息經濟時代的“拐點”已經到來。正是這一拐點的到來或者說信息經濟的衰退構成了全球經濟下滑的根本原因。基於這一視角的經濟周期演變機理的分析表明,後信息經濟時代全球經濟周期的交替、更新與興起,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新興產業的培育和支柱產業的形成,這也構成當前全球面臨的共同任務,進而決定了全球將進入一個“典型的共同治理探索期”。——《後信息經濟時代的全球經濟》, 《江蘇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2、新興產業的興起與全球經濟新周期的到來
對全球經濟的現狀與趨勢研判,提出進入一個“弱勢低速增長的長周期”。
通過對全球經濟發展史歷次世界性經濟危機與經濟成長上升周期的規律研究,對全球經濟的現狀與趨勢進行了研判,提出全球經濟步入了 “弱勢低速增長的長周期”;圍繞這一基本觀點和主線,探討全球歷次經濟危機、經濟周期與新興產業之間的內在關係,表明每一次全球經濟的上升周期也是新舊產業的交替更迭期;對歐美社會的高福利與新興產業之間的關係進行了透視,認為長期以來新興產業的興起與新舊產業的疊加效應,支撐著歐美國家的高福利;認為,要走出危機,重新回歸全球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必須尋求新的經濟成長“引擎”並轉變現有的增長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新興產業的驅動及其對經濟結構的改造,在這一過程中尤其要放大新舊產業交替更迭的疊加效應,這理應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全球戰略任務。——《新興產業的興起與全球經濟新周期的到來》,《學術月刊》,2012年8月。2013年1月,《新華文摘》重點文章全文轉載。
3、關於全球經濟弱勢下的中國發展
經過系統研究,明確提出,從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美國經濟復甦乏力,龍頭作用銳減,歐盟債務危機持續升級,新興經濟體增速呈現下滑,後信息經濟困境與後美元主導疊加,全球經濟復甦的道路還很漫長;中國30年的高速發展得益於國內要素紅利、改革紅利、開放紅利與全球化紅利帶來的歷史機遇,目前,面臨著上述紅利衰減及各種困難和問題,機遇與挑戰並存,中國將進入一個較長時期的中高速增長的新態勢的判斷。提出今後憑藉從轉型與改革等紅利作為支撐因素,中國有可能在全球弱勢周期中實現中國經濟的中高速增長。為實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出需要統籌的四個關係, 把握好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等七個著力點。先向江蘇省政府提出研究報告,2013年2月22日《人民日報》《內部參閱》《全球經濟弱勢周期下的中國發展》,重點首篇內部刊登。
4、關於消費與經濟成長的觀點
根據世界工業化發展進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提出了投資、出口和消費在工業化進程中的作用,呈現梯次為主演進的規律。以此為依據分析得出,當前我國消費主導戰略的提出,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世界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全球產業轉型息息相關。提出,在消費拉動戰略下,仍然需要重視投資的作用,關鍵是調整投資的方向和結構;仍需要外貿的增長空間,努力實現消費與出口的雙贏。——《消費拉動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12月17日。
(二)都市圈理論研究創見
1、關於大都市圈空間結構與成長動力理論。
通過對已開發國家都市圈的形成以及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都市圈的形成的分析,地理位置差異引發經濟活動的空間分異,並決定了城市功能差異性和互補性,而地理區位差異的有限性決定了城市競爭關係的存在,互補與競爭的空間作用建構了大都市圈內既相對穩定又動態最佳化的層級結構體系,推動了大都市圈成長。區域交通最佳化則進一步促進市場潛力擴大和城市功能轉型升級,後者又進一步強化大都市圈的空間集聚、成長動力和空間結構最佳化,提高整體發展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大都市圈成長動力主要包括區位動力、結構動力和市場動力。——《地理區位、城市功能、市場潛力與大都市圈空間結構和成長動力》, 《學術研究》,2012年第11期。
2、關於長三角城市群的功能一體化。
提出長三角都市圈跨入了從競爭轉向競合、從產業一體化化轉向功能一體化為主的區域發展新階段。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與轉型創新發展,首先需要依賴於城市功能的轉型,而城市功能的轉型又需要城市價值導向的轉型為前提。在長三角區域由“產業一體化”向“功能一體化”發展轉變中,指出區域制度合作是實現長三角功能一體化的核心與關鍵,並從基礎制度環境、規劃和政策合作、制度實施機制三個層面構建了了制度合作的整體框架。——《論都市圈價值導向、城市功能 和產業三位一體的轉變》,《南京社會科學》2012.2;
(三)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研究的創新與推動
在1985年開始研究城市經濟的基礎上,1997年開始著力研究都市圈與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問題。本人有關著作、論文和報告中,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創新有:長江三角洲都市圈的成長階段與成長機制;長江三角洲發展的總體目標與戰略重點;長江三角洲在國家的功能定位;長江三角洲15城市結構定位;長江三角洲的經濟能級提升;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障礙與對策等。從都市圈、長江三角洲的基礎理論,到長三角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重點、整體功能定位,到長江三角洲的15城市定位、長江三角洲的能級提升再到長三角的空間擴展與泛長三角,以及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障礙和對策等都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綜合十多年的跟蹤研究成果,由理論抽象,到具體實踐,再把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行綜合提升,初步形成了對長江三角洲研究的創新體系。這一研究方法與路徑,要感謝中國人民大學的衛興華教授和廈門大學吳宣恭教授等指導。
1、發起並聯合對長江三角洲的區域發展與一體化進程進行跟蹤研究。長江三角洲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外關注的重要區域,也是順應國內外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成長起來的重要區域,1998年由本人發起並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與江浙滬專家對長江三角洲的區域發展與一體化進程進行了跟蹤研究,連續出版了《21世紀初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戰略研究》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年卷。這一研究推動了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長江三角洲的研究,其系列研究成果成為長江三角洲區域研究的基本參考書與政府相關決策的主要理論參考文獻。文匯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浙江日報、大公報等都有專門報導。
2、長江三角洲在國家的六大戰略性功能。2003年在《江海學刊》、《社會科學》等發文,研究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及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在分析長江三角洲的戰略地位、綜合優勢和經濟社會基礎的前提下,提出了長江三角洲區域整體在我國現代化的戰略中應當發揮的主要功能:第一、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作為中國經濟發展能級最高、動力最強的經濟區,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引擎”作用;第二、中國現代化的“領航區”。作為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地區,對中國現代化起到先導、示範和引領的作用;第三、中國城市化的“示範區”。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群,在中國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中率先探索,對中國城市化起示範帶動作用;第四、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先導區”。作為中國最大的製造業基地和最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之一,帶動中國工業化和信息化進程,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起示範推動作用;第五、中國經濟與社會穩定的主要支撐。作為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為國家貢獻最多的地區之一,在迅速增加中國經濟的絕對量、增強國家綜合實力與社會穩定上起骨幹支撐作用;第六、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前沿方陣。作為中國經濟能級最高、城市最集中、競爭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在國際市場上作為中國經濟的前沿方陣,參與國際競爭。明確長江三角洲的區域整體功能是確定長江三角洲未來發展戰略以及制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前提。該觀點提出後,被全國理論界和實際部門廣泛引用或借鑑,並成為國家有關規劃的重要參考依據。
在研究長江三角洲的功能和潛能的基礎上,依據我國推進現代化戰略的客觀要求,提出了長江三角洲的總體發展目標,即經濟中心三角洲、經濟活力三角洲、經濟成長三角洲、機制創新三角洲、城市化高地三角洲、現代化先導三角洲。人民日報、瞭望周刊及半月談等都有專門刊載或轉載報導,被理論界和實際部門引用借鑑。
3、提升長江三角洲的經濟能級。根據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需要,在與國際有關都市圈作系統比較的基礎上,提出了長江三角洲的經濟能級仍然較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弱勢,在國家區域發展中的帶動引領作用仍不明顯的基本判斷,從而明確提出要從區域經濟總量、區域人均GDP、區域城市化水平、區域產業水平特別是第三產業比重、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運載能力和運載效率、區域規劃面積等方面,迅速提高這一地區的經濟能級和能力,做大、做強長江三角洲。需要國家戰略與規劃認可,需要對區域進整合與相應擴大,需要國家給予進一步放開的政策。本文是我國第一篇從上述視角系統研究的學術論文,並起到了豐富拓展長江三角洲該領域理論的作用。
4、長江三角洲十五個城市的結構定位。在研究世界城市群與長江三角洲構建世界城市群優勢基礎上,2003年5月發文提出長江三角洲正逐步成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系統提出了以三大都市圈為主體的長三角城市體系,以上海為中心的蘇錫常都市圈,以杭州為中心的環杭州灣都市圈,以南京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系統研究提出長三角城市群的層級格局,主要從功能定位的角度,將長三角地區的城市劃分為五個層級的梯度城市體系。第一層次:上海,放在一個遠大的層面考慮,上海將成為世界級大城市圈的中心,並成為國際經濟中心城市,改變了上海作為國家一級區域中心的傳統定位。第二層次:南京、杭州,都是國家一級區域中心城市,改變了作為國家二級區域中心的傳統定位。第三層次:蘇州、無錫、寧波,應作為國家的二級區域中心城市,改變了作為國家三級區域中心的傳統定位等等。這一成果成為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市制定戰略與規劃的重要參考。
5、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障礙和對策的綜合研究。2007年完成的國家規劃項目《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障礙、對策與趨勢》,是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長三角發展的現狀、問題、趨勢和建議的著作。針對長江三角洲行政分割、各自為政、地方保護主義仍然突出,導致內部競爭過度、產業同構嚴重、區域資源不能有效配置,經濟優勢不能充分互補,削弱該地區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等問題,有針對性地、系統地研究了長三角一體化中存在的障礙,從多層面、多視角對長江三角洲一體化中的障礙進行實證分析。該成果的主要創新點有:①從政府、企業等層面,研究一體化中的障礙問題;②從規劃、產業、金融、信息、環境與基礎建設等角度,研究一體化中的障礙與問題;③從制度、政策與市場等視角,分別研究政府與企業在一體化中的動力、機制,以及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互動關係;④從行政區劃、合作模式、協調機制、政策投入以及企業機制等多層面,綜合提出了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運行機制和制度創新的思路,在國內尚屬首部。由於本項目系統性和創新性的研究,被國家社科規劃評為優秀項目,作為上報政治局、國家領導人和國務院相關部門的重要成果,並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的批示與借鑑。
6、長三角大都市圈成長階段性過程及運行機制的理論。在多年研究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與城市群的基礎上,在理論上進行綜合提升研究,提出長三角大都市圈成長階段性過程及運行機制。基於學術界和實際部門對大都市圈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提出大都市圈是一個由單個地位突出的核心城市和幾個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及相應城鎮群落所組成的規模層次分明、功能結構合理、經濟聯繫緊密的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空間發展實體。在研究世界幾大典型都市圈的基礎上,指出大都市圈過程一般要經歷各城市圈競爭發展、大都市圈培育、發展與擴張、創新發展四個階段。在大都市圈成長階段的初期,一般會存在多個以製造業為主導產業的中心城市並行發展及競爭;在此後過程中,處於區位優勢的個別城市由於綜合競爭的優勢,服務業會相對發展,從而取得競爭絕對優勢,並逐步成長為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核心城市確立以後,其輻射作用將會逐步增強,並形成與四周城市的產業互補,進一步形成各自的優勢與錯位發展。同時指出大都市圈成長需要具備的主要條件是優良區位、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發達、核心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快速成長,以及統一市場、規範制度和合理規劃等。明確指出長三角大都市圈在空間架構已經形成的基礎上,已逐步進入了發展的第三階段。因此,核心城市上海需要加快服務功能升級,提高國際化水平和國際擴展能力;周邊城市群落需要加快產業與功能發展,提升產業層次,提升城市質量。這一理論不僅豐富拓展了都市圈的基本理論,在相關研究中處於前沿,而且對於我國都市圈的成長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四)城市經濟與第五產業理論的重大創新與重要開拓
我國城市經濟學的帶頭人之一,提出了城市經濟的前沿性引領性創新觀點。適應我國城市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在我國學界較早開始城市經濟的研究,並成為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的最年輕的會員與常務理事,師從汪道涵會長、張卓元副會長等進行城市經濟的系統研究。從城市經濟的基本理論到大都市圈的結構與成長機制,在國內最早研究提出了中國城市擴散的三個階段、中國城市規劃的三個價值導向等創新性理論觀點,並在北京與香港獲獎。在《經濟動態》、《社會科學》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城市經濟重要論文十幾篇,出版城市經濟著作4部,其中《運行與嬗變城市經濟運行規律論》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
1.“城市五次產業理論的系統開拓性研究。從8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城市經濟,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形成以《運行與嬗變——城市經濟運行規律新論》為代表的城市經濟與文化產業研究的開拓性基礎理論成果。本成果以世紀轉型期的世界城市經濟為基本對象、以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城市經濟為重點,以城市經濟學、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等為理論基礎,從城市經濟演化、城市經濟結構演變、城市經濟五次產業、城市市場與流通、城市與區域以及城市經濟運行與調控等幾個主要方面,縱向探討了城市經濟四千年特別是百年來的歷史演變,橫向剖析了現代城市經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並以新的理念,揭示了城市經濟在當代社會、特別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運行的新的規律,邏輯地揭示了我國城市經濟在“經濟成長模式”與“經濟體制模式”方面所發生的兩個重大轉變,揭示了城市經濟21世紀初的運行趨勢。首次按照歷史與理論的邏輯,開拓性地系統地闡述了當代城市經濟的五次產業:①平中見奇的城市第一產業――農業產業。探討了農業城市到城市農業的地理、經濟與體制整合,著重探討了城市農業的兩個階段:城郊型農業與都市型農業;②脫胎換骨的城市第二產業――工業產業。探討了城市工業與城市化的關聯與走勢,著重探討了工業創新的新理念與對策思路;③方興未艾的城市第三產業――服務產業。對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與內容進行了新的探討,並注意到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聯;④合縱連橫的城市第四產業――信息產業。較系統闡述了信息產業的興起與特徵,在對我國信息產業狀況分析基礎上提出了發展建議;⑤初露端倪的城市第五產業――文化產業。在對當代經濟文化一體化潮流分析的基礎上,邏輯地開拓性地揭示出文化產業將成為一大產業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機遇與優勢。指出了服務產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與不同消費階段的各自特徵,豐富了一般意義上的第三產業的內容。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劉維新評價“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城市經濟運行規律的著作”,“是我國當前城市經濟研究中指導我國城市化和城市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部有份量的不可多得的著作。”江蘇省社科院沈立人老師評價本書“視野廣闊,角度多元,內涵恢宏,觀點創新,得到了理論界和實際工作部門的讚許和歡迎”;在城市縱向演進內容上,“發旁人所未發,有獨特的見識”,在文化產業思路上,“明確了戰略和規劃”,在城市市場與流通、城市運行與調控以及區域發展問題上,“本書都有了新答卷”。《光明日報》、江蘇衛視等進行了專題報導。該書出版發行量進入2000年北京圖書“訂貨排行榜”。
2.社會主義文化產業運行規律與機制的開拓性理論創新。在研究城市經濟的基礎上,在國內較早較深刻的論述了文化產業的一些前沿理論問題。2002年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文化產業運行規律新論》,立足於文化產品的雙重屬性商品屬性與社會屬性,及文化生產的雙重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探討了當代文化產業作為人類經濟史上產業群興起的一般過程與一般形態,在共性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文化產業的特殊性,圍繞著文化產業的結構效益與規模效益等關鍵問題,從巨觀管理體制改革與微觀組織模式創新方面,就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產業體制提出了機構改革、內部轉移、雙層經營、規模經營等建議。揭示了文化由產品、商品直至產業的內在邏輯過程。從經濟學、哲學的結合上,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文化產業經濟價值規律作用形式以及文化產業運作中的社會價值作用和表現方式,揭示了文化產業運作的雙重價值規律。被評價這一觀點對於我們認識文化產業運行特點和指導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文化事業發展,具有迫切的理論意義。對文化產業特性進行系統化、多層面的研究與確認,從產業活動方式、產業組織過程和動態屬性三個視角作了立體化論述,對文化產業的內涵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賦予了更為深入科學的理解。從哲學、經濟學和文化學等多重視角對文化產業的基本性質、產業形態、產業演進意義和產業運作規律等重要理論問題進行了梳理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發表後,《新華文摘》作重點文章推出。人大複印資料在《文化研究》中全文複印。社會學家評價本文:“代表了當前國內文化產業理論研究的新高度”,“這篇文章至少有三方面的論述是集近年來文化產業研究之大成,把文化產業研究推向了新的科學化階段”,是“我國文化產業研究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的重要標誌”。該文獲2004年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
3.出版我國第一部第五產業論著《第五產業論》
本書是在本人20餘年研究城市經濟學與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基礎上的成果(在寫作中有沈山同志協助),是我國第一部系統 深入論述第五產業的力作。第五產業是人類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與必然結果,是產業高級化的新形式;它把國家的軟實力直接轉化為硬實力,把文化力量轉化為經濟力量與民族力量,並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核心競爭力。本書也可以稱作“第五產業十論”,分別為:產業演進論、產業功能論、產業結構論、產業組織論、產業集聚論、產業評估論、產業戰略論、產業趨勢論、產業政策論、產業典型論。
著名經濟學家張卓元為本書作序,說“該部著作從產業演進的視角,提出五次產業理論體系的構建”,“進一步分析第五產業的功能、結構和組織,提出產業評估、產業戰略和產業政策制定的理論與方法,以及通過產業集群和產業典型案例的研究,提出全球化時代,世界第五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以及當代中國第五產業發展的十大趨勢特徵,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和創新性的理論構建。”“《第五產業論》,文字厚重而易讀,結構合理而緊密,實踐案例支撐理論創新,反映了作者對當前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系統性的關注和探求。本書對所有文化產業的研究者、領導者、實踐者,都值得一讀”。
4.提出我國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價值導向要實現三大轉變。一是從經濟單元中心目標到多元綜合目標的轉變,以適應城市可持續發展需要;二是從以行政為中心到以社會為中心的轉變,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三是從由局限在社會範圍內的規劃與建設向社會與自然和諧的轉變,體現以人為本的需要。並且指出,這是我國城市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主要標誌。同時提出,片面強調城市的生產與產業功能,最終導致城市與城區畸型發展,城市發展的價值目標必須由單一的經濟目標向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多元綜合目標轉變,這應該成為城市發展和考核城市發展政績的基本尺度。1998年在香港發文,1999年又在《江海學刊》發表。
5.提出中國城市化道路的兩種路徑。針對我國二元結構的特殊國情、城市化發展的特殊階段以及城市二元結構等特殊問題,提出了中國城市化道路的兩種路徑,即移地式城市化與就地式城市化以及兩種城市化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論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科學內涵、科學意義和建設路徑。對我國城市化道路進行了深入總結、認真分析,具有系統性的思路創新。在國內學術界和政府相關部門產生了廣泛影響,並為理解中央新農村建設戰略提供了理論參考。該成果被廣泛轉載和引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給予專題報導,江蘇省常務副省長趙克志系統批示。
(五)基礎理論研究創新
1、五層次社會經濟結構的理論創新。《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力基礎》(《學習與探索》1993年第5期),提出傳統社會主義經濟學的研究把社會分為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三個層次,把社會經濟分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層次。這種劃分必將導致由生產力經濟學來研究生產力問題,由經濟學來研究生產關係問題,經濟學則變成生產關係經濟學,從而導致把變革生產關係作為社會主義的中心任務,特別是會導致把變革經濟管理體制當做變革社會經濟制度加以限制。針對這一弊端作者對社會經濟進行剖析和抽象,把社會經濟結構分成如下五個不同層次的內容:①生產力的物質技術形式。即生產力的一定物質技術基礎及其運動。②生產力的經濟形式。即生產力在自身運動中、在生產關係範圍與本質之外,生產力要素在生產單位內部和生產單位之間流動、交換、組合和配置的社會經濟形式。這種形式是生產力要素自身的運動,不隨生產關係性質的變化而必然發生變化。③社會經濟的管理調節形式。指社會在巨觀經濟領域和微觀經濟領域對經濟運行的管理和調節的形式,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主要是市場調節和市場基礎上的計畫調節或巨觀調節形式。④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指生產關係在人們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中所表現出來的社會運作形式。⑤生產關係的基礎。主要指生產資料和社會資產的所有權歸屬。進一步提出,第一、第二層次有機結合,構成社會生產力的形式和社會生產力的運動;第四、第五層次相結合,構成生產關係內容。在社會經濟的現實運動中,五個層次又互相交融、互相作用。生產力的物質技術形式決定生產力的經濟形式,二者有機統一構成社會生產力形式;社會生產力形式決定社會經濟採取何種調節和管理方式。生產力經濟形式和社會經濟管理形式又客觀要求一定的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和基礎形式與之相適應。這一理論邏輯地推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力基礎——社會生產力的商品經濟形式和現代物質技術基礎形式相統一的現代生產力。其中,生產力的現代商品經濟形式是決定社會主義必然實行市場經濟的深刻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雜資料》全文複印,《社科信息》等發表專家評論,說該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新體系的理論支點,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為科學界定生產力經濟學、經濟管理學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提供了理論依據”。獲《學習與探索》首屆論文評獎一等獎。
2、提出智慧財產權是第一產權的論斷、觀點與政策建議。(2011年發表於《江蘇社會科學》、《科技日報》,《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提出智慧財產權確立為第一產權,並且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必然邏輯,是推進智力投入與利益回報平衡機制保護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研究了產權與智慧財產權的關係,與傳統產權的差異,提出智慧財產權作為第一產權的理論與實踐依據。結合知識發展與技術進步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奠定智慧財產權在私權權利中的特殊地位,這是一種優先於其他任何私權的第一產權的地位。智慧財產權成為第一產權,有利於把智慧財產權作為最重要的經濟成長要素之一加以重點保護;有利於推動科技進步,鼓勵科技創新,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競爭力;有利於進一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從而最終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利於在國際分工中占據更高位置,改變中國製造形象。
3、提出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的命題。200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通過深入剖析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歷史進程,揭示改革始終無法真正向縱深推進的根源在於沒有將國有企業的核心—國有資產—作為改革的關鍵環節 ,沒有很好解決政府與國有企業的關係問題。以“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的命題為核心,構建了一個研究國有企業改革歷史變遷的分析框架。 由“轉軌體制”、 “國有企業的性質、功能和定位”、“時代背景”構成了分析框架的三重維度,在此基礎上提出“國有企業功能重新定位”、“國有企業資產結構重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國有企業競爭優勢重構” 和“構築國民經濟生存基礎”的國有企業改革戰略總體思路。
4、《古詩詞賦觀止》。從1985到1995年,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出版《古詩詞賦觀止》(上、下卷)。國務院古籍規劃組成員、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郁賢皓教授在《光明日報》發表“獨立書評”《縱覽千古詩壇——評〈古詩詞賦觀止〉》,評價:近半個世紀以來,關於中國古典詩歌的選本已出版很多,甚至同題目、內容也大同小異者也時時可見。在圖書市場並不十分景氣的時候,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張顥瀚教授等歷時10年撰寫的200餘萬字的《古詩詞賦觀止》,以高度的學術性、藝術性和獨具特色的結構布局引起了讀者關注。高度的學術性,表現為詩歌史與名家名篇的有機融合。全書以中國詩史為線,以斷代為面,以名家名作為點,展現出古詩發展的線索與軌跡,突出了典範作家與典範作品,反映出各個時間時代詩歌最高藝術成就。選篇精當。本書的重要價值之一在選篇。獨具特色的巨觀結構。全書共選入從秦至清528位詩人和無名氏的作品共1878篇,這是迄今為止古詩詞釋本之最,如此巨製,因為它按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七個時段,而又以作家姓名或作品出處列目,以作品篇目列條,所以檢索十分方便。本書結構使人們對詩歌的分類有重新認識。從文學分類的角度來說,文學可以分為韻文與散文兩大類,韻文均可稱為詩歌。本書名《古詩詞賦觀止》,僅收律賦,而不收唐以後的散賦,這樣的安排是正確的。書名中的“詩詞賦”一語中的“詞”實是“詞典”之義。縱觀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詩歌選注,詩詞合編者有之,詩詞典彙編者亦有之,詩詞典賦匯於一書者並不見寓目,若非筆者孤陋寡聞,則未嘗不是本書的與眾不同之處,也算是一大特點。自1988年開始本書的編纂,到今天出版此書,這部200餘萬字的巨著經歷了十載風霜。古人有“十年磨一戲”或“十年磨一劍”之說,本書作者十年磨一書,幾易其稿,使本書從總體結構思架構到細枝末節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六)對江蘇區域發展研究的創新
1、主持《江蘇生態省建設重大問題》研究。2004年主持“江蘇生態功能區規劃”。該項研究深入分析了江蘇生態省建設的背景與難點,制定了江蘇生態省建設的評價體系,提出了生態省建設的戰略實施途徑,特別是首次創新性地提出了生態功能區規劃的內容。在開展全省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江蘇各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徵、生態系統類型、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經濟社會發展區域特點及生態環境問題諸要素,進行了江蘇省的首次生態功能區劃劃分,分為5個一級區(生態區),31個二級區(生態功能區)。其中一級區包括:黃淮平原生態區、江淮平原生態區、濱海平原生態區、沿江平原丘崗生態區和太湖水網生態區。該項研究成果由省政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並由省人大於2004年12月立法通過。
2、首次提出我國水資源的三類污染源的觀點和應對措施建議。對認識與治理太湖污染,起到關鍵作用。提出主流觀念認為,工業污染是造成我國水環境污染的唯一主要根源,太湖污染也主要是由於工業污染造成的。本人通過對太湖藍藻產生原因分析與研究發現,不僅太湖,而且我國城鄉水資源的污染源,都有三種重要污染因素:一是工業污染,二是農業污染,三是生活污染。工業污染的原因及其治理的重要性已引起普遍關注。由於我國農業的產業結構,特別是農業的耕作方式,大量地施用化肥、農藥以及圍欄式水網養殖等,是造成水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生活污水,包括洗滌污水、生活費水、衛生廢水、飯店污水等大量排入水源,也是造成水體污染的重要因素。治理太湖及我國水體污染,必須“三污”並重治理,不僅要最佳化工業產業結構,而且要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傳統的農業耕作方式,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並實行工業污水與生活污水都要分別集中治理,才能真正見效。提出必須按統籌兼顧的原則,以對環保、產業、科技、區域、制度、政策等方面的綜合治理為根本方法,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太湖水環境及我國的環境問題。對涉及到不同區域、不同省市關係的污染問題,要由中央下決心建立相關省市之間的、協調一致的共建、共防、共治的協調機制。對產業結構如何調整?對政府的政績如何考核?考量著政府決策的智慧。首先在工作會議與研討會議上提出上述觀點,2006年6月又在《社會科學報》發表《太湖藍藻:促使人們對環境污染重新認識》。
3、提出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來衡量一個國家公共教育經費是否充足,這一國際通行指標不適用於來比較中國各省、市教育投資的高低。學界普遍用這一比例比較各省或各市的高低,2004年研究提出,這一比例適應國與國的比較,不適應省與省、市與市的比較。因為國內省與省、市與市之間,通過國家財政體制,經濟發達的省與市財政大量轉移支出,將自己財政收入的相當部分上繳中央,為國家作出貢獻;而經濟欠發達的省與市,得到國家財政給予的大量轉移支付。在中國這種財政體制之下,發達省市的GDP數額大,但不等於可用財力比例比欠發達省市多,如果各省市都用自己可支配財政的大致相同比例用於公共教育支出,其結果是,發達省、市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會相對低,而得到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的欠發達省、市,這一比例會相對高。這一思路,對解決2005年江蘇教育投資問題起到了關鍵作用。當前,不僅在教育上,而且在科技與創新投資比例上,也存在上述相同問題。
4、提出江蘇沿江開發戰略。徐連經濟帶與沿東隴海線經濟帶戰略,江蘇沿江、沿滬寧線與沿東隴海線“三沿”的發展建議。
5、提出江蘇省對蘇北欠發達地區派大學生村官支持蘇北鄉村發展。解決2000年以後出現的大學生就業難,同時對大學生進行鍛鍊的建議。
6、20世紀九十年代,確立“蘇州工業園區”借鑑新加坡經驗課題。對改變我國園區建設理念、提升園區規划水平、提升園區功能、改善園區社會環境,改善中、新關係起到重要作用。
(七)對國家改革發展有關研究的創新
在全國較早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北京獲得廣泛影響。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主要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研究,(曾用名張增芳、張曾芳)做了大量實際調研,發表相關論文100餘篇,出版相關著作近10部,因論文被全國學術會議入選,或直接被邀請,每年都在京參與著名經濟學家蔣一葦、何建章、戴園晨、經叔平、劉國光、厲以寧、衛興華、劉海藩、吳宣恭等學術研討,1992年至1993年,作為教育部訪問學者,師從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吳宣恭教授,進行社會主義市場體制改革研究。發表的論文,多次獲光明日報獎、中央黨校獎一等獎、二等獎,曾獲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科學全國性最高獎——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共同頒發。發表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文章,被劉國光教授主持評獎獲一等獎,提出的理論觀點與股份制研究,在《經濟研究參考》上被厲以寧教授實名評價為我國改革開放十年來,股份制研究的四種代表性模式之一(見附屬檔案)。1992年,本人發起組織,在全國較早進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研究,並參與出版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研究》一書,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反響。
1.199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對策探索》,被劉國光等著名經濟學家評價為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體制的重要創新成果與研究方法上的革命。本書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培育與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制度,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巨觀管理體系、最佳化產業結構,以及中國市場經濟的進程與經驗,從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的理論創新,以此為起點,從巨觀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體系構建、到微觀上現代企業制度的構想,以及巨觀管理體系與改革經驗,進行了系統化的創新,得到了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教授、劉海藩教授、沈立人教授,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方域教授的高度評價。劉方棫教授認為,本書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改革體制的全面系統創新,“體現了一個普通經濟學家勇於自我鑽研的不凡膽略”,“首先樹立了以生產力發展水平為立論根本的市場經濟理論新篇”,“從而開拓了一個研究方法上的革命”
2、共同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經濟體制模式的建議。1993年與中央黨校、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等專家經31天對40餘家大中國有企業進行系統調研,作為第一起草人,聯合完成了給國家的對策建議報告,向國家提出了兩個轉變的建議。該項建議報告經由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胡錦濤同志轉中央與國務院,後又在中央黨校召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的聯合座談會,該項成果建議被國家採納。成果摘要稿在《改革》、《國有資產管理》、《經濟導刊》等近10家報刊刊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1994年春分別做了綜述報導,這一創新成果至今仍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3、以職工勞動股權為核心的國有企業混(復)合所有制的改革思路。1988年系統提出,以公有企業職工的勞動形成職工個人的股權,以此為核心,構建勞動積累股份制,或勞動股份制,建立國有企業混(復)合所有制的思路。創新提出了中國國有企業股份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原則與基本特徵;其中我國國有企業的勞動股權的建議為首次提出。理論界評價為“在國內同類研究中有一定領先度和突破性”,《光明日報》《中國市場經濟報》等10多種報刊先後報導;《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經濟研究參考》上厲以寧教授在對我國股份制十年研究綜述中,把該思路作為我國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對策模式之一。其基本原則與觀點多被理論界與實際部門借鑑,之後企業改革借鑑了這一思路。中宣部國家規劃辦《成果要報》向國家領導人、國家有關部委推薦。
4、作為江浙滬聯合研究組組長,主持國家長三角高性能寬頻網示範套用戰略科技部863計畫項目。是該領域的開拓性項目,其思路和建議都具有創新性,為江浙滬在全國率先建設高性能寬頻網提供了理論與政策支撐。由科技部部長、江浙滬分管省、市長聯合鑑定通過。
5、1988年撰文提出國有企業“國家委派會計制”,後被採納實施。其後《當代經濟科學》等多家報刊刊載。
6、1991年7月在國內發起籌備第一個全國性的有關中國市場經濟的理論研討會“中國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理論研討會”。1992年3月底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