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教授)

張文輝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文輝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5.12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主要成就:植物種群生態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
  • 代表作品:觀賞植物學,保護生物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教學工作,科研工作,代表性論文,目前項目,

人物簡介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5.12
職稱:教授,學歷:研究生
學位:博士
學科點:森林培育學、植物學,森林植物專家、陝西省“三五”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個人簡歷:
1982-1985: 西北林學院林學系森林植物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1985.6-1987.6:助教,西北林學院, 森林資源保護系, 森林植物學教研室
1987.6-1994.11:講師, 西北林學院, 森林資源保護系, 森林植物學教研室
1994.11-1998.12:副教授,西北林學院森林資源保護系,森林植物學教研室
1998.12-現在: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
2001.3-現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2000.6-現在: 東北林業大學,植物學科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3-1995年: 東北林業大學學習, 植物專業博士
1995-1997年: 巴西聖卡洛斯聯邦大學,植物系植物專業,一期博士後(巴西)
1997-2000年:東北林業大學, 林學學科, 二期博士後
1997.10-2000.6:東北林業大學植物學科客座教授,博士生合作導師
2001.3-現在: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2003.9-2004.3 瑞典農業大學園林景觀規劃系高級訪問學者

教學工作

承擔教授的課程: 樹木學,園林植物學,植物種群生態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保護生物學,專業英語等。
培養研究生:在讀碩士生12人(2005年);在讀博士生5人(2005)。
主編出版教材:
1) 謝國文,亨顏梅,張文輝主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8
2) 李景俠,康永祥,張文輝等,觀賞植物學,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5.2
3) 張恆慶,張文輝,保護生物學,科學出版社,2005.8
獲得的教學成果獎:
2000年:林業院校基礎生物學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陝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主持人)

科研工作

主持課題14項國家、省、部級研究課題。發表論文93篇(截至2004)
主編出版著作:
1) 張文輝著, 裂葉沙參種群生態學研究, 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1998
2) 祖元剛,張文輝等著,瀕危植物裂葉沙參保護生物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
獲陝西省和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三等獎1次,林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優秀論文獎國家級獎1次,省部級2次
主要成果摘要:
1989年:陝西南部櫟林資源利用現狀和未來預測,陝西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人)
1990年:陝西南部櫟林資源利用現狀和未來預測,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人)
1997年:大興安嶺火燒基地不同更新方式比較的研究,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參加人)
1998年:三江平原低山區森林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配套技術的研究,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參加人)
1999年:裂葉沙參與泡沙參種群的有性生殖和無性繁殖比較研究,黑龍江省優秀論文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1999 年:論西北生物多樣性特點及其研究思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等,中國99`青年科技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0年:林業院校基礎生物學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陝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主持人)
2003年:瀕危植物種群生態學特徵,陝西省科科協、人事廳優秀論文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

代表性論文

C. H. B. Prado, W. H. Zhang, M. H. C. Rojas, and G. M. Souza. 2004. The seasonal leaf gas exchange and leaf water potential in woody cerrado species community. Braz. J. Physiol. 16(1):7-16 (SCI)
張文輝,盧濤 馬克明,周建雲,劉世梁 閩江上游植物群落分布的環境與空間因素分析,生態學報,2004。24(3):552-559
張文輝,王延平,康永祥, 劉祥君.太白紅杉種群結構與環境關係,生態學報,2004,24(1):41-46
張文輝,段寶利, 周建雲,劉祥君. 不同種源栓皮櫟幼苗葉片水分關係和保護酶活性對乾旱脅迫回響, 植物生態學報, 2004。28(4):4483-490
張文輝,李景俠,李紅,劉祥君.獨葉草種群年齡結構及動態分析,套用生態學報2004.15(4):561-565
張文輝,劉祥君,劉國彬,馬克明.川西北泡沙參種群根系生長動態及其與環境因素關係研究.套用生態學報 2004,15(1):39-43
張文輝,盧志軍,李景俠,劉國彬.秦嶺北坡栓皮櫟種群動態的研究,套用生態學報,2003,14(9):1427-1432
張文輝, 李紅 李景俠 盧志軍, 劉國彬.秦嶺獨葉草種群個體和構件生物量動態研究, 套用生態學報.2003. 14(4):530-534
張文輝,王延平,康永祥.太白紅杉種群分布格局的動態研究,套用生態學報,2005,16(2) :207-212
張文輝,郭連金,許學華,李登武, 劉國彬.黃土丘陵區狼牙刺種群恢復及群落土壤水分養分效應.水土保持學報2004.18(6):49-53
張文輝,許曉波,周建雲,謝宗強.秦嶺冷杉種群生殖生態學研究,生態學報,2006.26 (8): 2417~2424
張文輝,許曉波,周建雲,謝宗強. 2005.瀕危植物秦嶺冷杉種群動數量態研究,套用生態學報,16(10):1799-1804
張文輝,王延平,康永祥. 2005.太白紅杉種群分布格局的動態研究,套用生態學報, 16(2) :207-212
張文輝,郭連金,許學華,李登武, 劉國彬. 2004.黃土丘陵區狼牙刺種群恢復及群落土壤水分養分效應.水土保持學報18(6):49-53(陝西)
張文輝,盧濤 馬克明,周建雲,劉世梁.2004. 閩江上游植物群落分布的環境與空間因素分析,生態學報, 24(3):552-559
張文輝,段寶利, 周建雲,劉祥君. 2004. 不同種源栓皮櫟幼苗葉片水分關係和保護酶活性對乾旱脅迫回響, 植物生態學報, 28(4):483-490
張文輝,李景俠,李紅,劉祥君. 2004.獨葉草種群年齡結構及動態分析,套用生態學報15(4):561-565
張文輝,許學華,李登武. 2006黃土丘陵區經過30年恢復的狼牙刺種群動態研究,套用生態學報, 17(2):182-186(陝西)
張文輝,許曉波,周建雲,謝宗強. 2005.瀕危植物秦嶺冷杉種群動數量態研究,套用生態學報,16(10):1799-1804(天津)
張文輝,盧彥昌,周建雲,張曉輝,史小華. 2008.巴山北坡不同干擾條件下栓皮櫟種群結構與動態,林業科學,44(7):11-16
張文輝,劉國彬.2009.黃土高原植被恢復與建設策略.中國水土保持,24-27
郭連金,張文輝,劉國彬.2007.黃土丘陵區沙棘人工林發育過程中物種多樣性及種間關聯變化,套用生態學報,18(1):9-15
張文輝,劉國彬。2007,黃土高原植被生態恢複評價、問題與對策,林業科學,43 (1):102-106

目前項目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栓皮櫟無性繁殖及其在種群恢復中的作用(30872018),2009-2011年 主持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栓皮櫟種子成苗的生態過程及在群落恢復中的功能(30740059)2008-2009,主持人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商品林定向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研究,專題,柳樹能源林高效栽培技術研究(2006BAD18B0102),專題,瑞典能源柳栽培技術,2006-2010,主持人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2006BAD09B03),植被最佳化配置與可持續建設技術,2006-2010,300萬元,課題負責人(2),
5)中科院科學院西部行動計畫項目(KZCX2-XB2-05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可持續生態建設試驗示範研究”,課題,林草植被恢復與生態穩定性研究與示範,2006-2009,課題負責人(2),專題主持人(1)
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竹藤資源培育與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術研究(2006BAD19B0104),專題:箭竹林退化生態系統恢復技術研究,主持人
科技部重點基礎研究項目,森林生態學研究觀測數據加工整合,中國林科院,2007-2010 主持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