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島

張公島

張公島 位於北緯36°22′、東經120°43′,鰲山灣西南部。距陸最近約1公里。長約0.05公里, 寬約0.01公里,面積約0.005平方公里。岸長約0.11公里。最高點2.6米。島上岩石錯落,附近適宜養殖海參。

基本信息
張公島在三門峽大壩下邊靠近右岸的人門河口處。相傳古代有個姓張的艄公,目睹三門峽水道險惡,浪激波涌,經常發生船翻人溺的慘禍,就在該島上結廬為庵,義務為來往船隻導航。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老人,就將該島起名叫張公島。
島上有一個形狀像香爐的岩石,岩石上有一個凹下去的圓坑,很像是盛放鐵鍋的灶口,這就是流傳很久的仙人煉丹時用的“煉丹爐”。據說煉丹的仙人是老子,相傳春秋戰國時,三門峽附近兩岸的田莊、農舍都被大水淹沒了,百姓只得離鄉逃生。一天老子騎著青牛踏水而來,看到百姓的苦情,決定在此修一座橋,使大家過河逃生。造橋必須用仙法,煉好仙丹才能行法。於是,他便在沿岸尋找煉仙丹的地方,最後選定這塊堅硬的岩石。煉丹爐是否出仙丹來,就不得而知,但由此而引出的“老子煉丹”、“老子造橋”、“老君削石”、“神火煉山”等故事,至今這裡還流傳著“正月二十三,老君煉仙丹,家家貼金牛,四季保平安”的民謠。
張公島張公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