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蘭路街道

建蘭路街道

建蘭路街道位於七里河區中心位置,西站商業繁華區。東至七里河北街,南接西津西路,西至敦煌路,北倚黃河風情線, 占地面積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181人(2010年)。轄49個單位(其中:地級1個、縣級20個、科級28個),轄建蘭路、王家堡、吳家園、吳家園西街、建蘭北路、火星街、光華街7個社區;有樓棟259棟,院落164個,是一個集醫療衛生、電力維護、市政管養、學校、住宿、餐飲、娛樂、住宅為一體的綜合型轄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建蘭路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蘭州市七里河
  • 人口:51181人(2010年) 
歷史,人員編制,所獲榮譽,

歷史

明清,街境內有周家莊、王家堡、吳家園等村落,居民以農業為主,種植糧食、蔬菜、瓜果。抗戰時期中國銀行雍共實業有限公司在吳家園一帶開辦麵粉、毛紡、化學、機器、造紙等近代工業,抗戰勝利後,由於政治腐敗,經濟蕭條至蘭州解放前,境內工業有的停辦,有的因經營困難而瀕臨倒閉。
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官僚資本企業,麵粉廠、毛紡廠相繼恢復生產,1950年在原毛紡廠的基礎上新建蘭州第一毛紡廠到1990年成為一個擁有17608錠的大型綜合毛紡企業,職工6395人。1956年在光華街新建蘭州電力修造廠;在吳家園新建蘭州木器廠至1990年境內省、市、區屬企業單位85個。1980年建成建蘭路綜合貿易市場,為七里河區內最大的集貿市場。1988年、1990年被國家工商局命名為“全國文明集貿市場”。
境內、主幹道有建蘭路、濱河路、安西路、火星街等接連區內街巷有8條公交線路經過,設站停靠邊是6路、78路公共汽車站終點站,交通便捷。
轄區有幼稚園4所、國小3所、中學4所和蘭州市商業學校、省雜技團、長征劇院等教育文化單位,有省中醫院、省婦幼保健院、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醫療單位,1983年開展爭創文明單位、五好樓院、五好家庭活動到2002年有文明單位26個、其中獲市級文明單位和園林化單位的有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蘭州電力修造廠、省婦幼保健院、蘭州污水處理廠等11個單位。五好樓院5個、五好家庭1170戶,占街道總戶數的93%。標兵單位和園林化單位有友誼飯店、省中醫院高檔次的大型小區的建設開發如曦華源、上河苑、嘉成、嘉禾園等正在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轄區有蘭州市武警市支隊、軍區藥檢所、軍區房管二所駐區部隊、2000年有各類擾撫對象846人、其中 現役軍人138人、復退軍人708人、(傷殘軍人38人)烈屬4戶(4人)、軍人遺屬3戶(3人)、近年來轄區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為促進社會兩個文明建設和保一方平安作出了貢獻,街道曾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雙擁模範街道。2001年街道綜合治理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其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也正在蓬勃發展。

人員編制

街道黨工委下設11個黨支部,其中機關黨支部1個、社區黨支部7個、離退休黨支部1個、企業支部1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支部1個,黨工委現有在冊黨員202人。街道現有職工24人,社區幹部17人。

所獲榮譽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立足街情,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 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主體,轄區單位黨組織、社區黨員和人民民眾廣泛參與的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正在形成,街道各項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後被區、市、省、中央評為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街道司法、計畫生育、民政、雙擁、城市管理等各項工作受到省、市、區的表彰;街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街道”稱號。2004年街道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雙擁模範街道”,並成功實施了綜治員隊伍規範化管理和治安資源整合工作,順利通過市上對街道“無毒社區”的考核驗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