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陳鎮

廣陳鎮

廣陳鎮,是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轄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屬於杭嘉湖平原,長三角地區,東接上海市,西臨杭州市。全鎮區域面積55.84平方公里,總人口39486人,耕地總面積3142公頃,有11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下轄183個村民小組,是省級教育強鎮。廣陳鎮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鎮歷年平均氣溫15.7度,歷年平均日照2075.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157.5毫米,無霜期為225天。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廣陳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陳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
  • 地理位置: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
  • 面積:55.84平方公里
  • 人口:39486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15.7度
  • 火車站:嘉興市
歷史沿革,工業經濟,農業經濟,集鎮建設,社會事業,引資政策,

歷史沿革

廣陳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宋天聖元年(1023年)置廣陳榷場(管理貿易)。元至元年間設廣陳務和蘆瀝巡檢司,“番舶列肆於此”,故名廣陳。廣陳杰出人物輩出,宋朝書畫家趙孟堅隱居於此。平湖民謠唱“東鄉十八鎮,廣陳第一鎮”,是平湖花鼓戲、平湖鈸子書的發源地之一。
廣陳鎮廣陳鎮
廣陳鎮交通便捷,投資環境優越。南北獨新公路、東西獨黎公路貫穿全境,離滬杭高速公路大雲出口處15公里,距上海市區80公里,距杭州市區90公里,離國家二類開放口岸——乍浦港僅15公里,距杭州灣跨海大橋廣陳不到20公里。全鎮11個村已全部通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工業經濟

廣陳鎮現有工業企業約285家,從業人員約15376人,2007年全鎮33家規上企業實現工業銷售收入約11.38億元,外貿出口交貨值約7.97億元,工業增加值約4.18億元,完成契約外資約51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約24萬元,引進市外內資約3103萬元,工業生產性技改投入約13669萬元。服裝、羊毛衫、五金機械是該鎮的特色經濟,占總產值的85%以上。 基本形成服裝、羊毛衫、五金建材、箱包童車、酒業等五大支柱產業。羊毛衫是廣陳鎮的特色支柱產業,素有“羊毛衫之鄉”的美譽,全鎮擁有國家級名牌產品——悅萊春和春竹兩家重點骨幹企業,年生產各類羊絨衫、羊毛衫、針織系列服裝400萬件。

農業經濟

廣陳鎮是平湖市最早發展現代農業的鄉鎮之一,無公害蔬菜、微型西瓜、草莓、水產養殖、生豬養殖以及花卉苗木產業都已具備相當規模。平湖市現代農業園區設在廣陳。全鎮擁有全國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2隻,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個,註冊農產品品牌6個。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全鎮11個村已全部完成土地整理,農田灌溉全部實行地下化。

集鎮建設

修訂了城鎮總體規劃,東至廣山路,西至六里塘,南至千斤河,北至廣陳2號河橋。近段時間規劃面積約165.64公頃,規劃人口約14000人,遠期規劃面積約240.13公頃,規劃人口約20000人。集鎮廣前路、廣業路、建設路、振廣西路、廣平路等道路已全部建好,水電等配套設施相繼建成。已建各類商住樓12幢約21700平方米,集鎮居民戶830戶,常住人口5716人。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單位數達到約2321家,從業人員約3868人,實現增加值約12044萬元。商場林立,人氣旺盛,市場繁榮。

社會事業

廣陳鎮的基礎教育不斷加強,硬體設施不斷完善,先後翻建了中學教學樓、國小教學樓、中心幼稚園。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近幾年,教學質量名列全市鄉鎮中學前茅。科技人才工作進一步推進,全鎮共有各類人才1075名,企業科技開發經費占產品銷售收入的1.5%,科技經費支出占財政預算支出的4.5%。認真貫徹《人口與計畫生育法》,計畫生育率97%以上。以“平安廣陳”創建為載體,大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鎮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人民民眾物質條件優越,農民人均純收入8432元,積極做好弱勢群體幫扶工作,每年用於困難民眾補助約80萬元。精神生活充足,新建了文化大樓,民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全鎮有線電視入戶率51%,自來水入戶率95%,農村合作醫療參加率92%,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22部,農村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97億元。
在廣陳鎮的最東面的普照(教)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天聖十年(1032),元至元六年(1340)重建,明嘉靖間被倭寇拆毀。現正在重建的普照(教)寺,於2008年6月開工,2009年1月上樑,大雄寶殿已經初具規模。

引資政策

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優惠政策
1、落戶區內外商投資國家鼓勵類項目,經營期在10年以上,註冊資本在300萬美元以上(含300萬美元)且按期到位的,從享受國家規定的企業所得稅“二免三減半”政策年度起,第3至第5年享受企業所繳所得稅留成100%,第6至第10年享受50%的財政補助。
2、落戶區內外商投資其他生產性項目,經營期在10年以上且註冊資本在300萬美元以上(含300萬美元)且按期到位的,從享受“二免三減半”年度起,第3至第5年享受企業所繳所得稅留成100%、第6至第8年享受50%的財政補助。
3、外商投資區外的各類重大項目且符合我市產業導向,經營期在10年以上,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以上(含1000萬美元)且按期到位的,在土地規劃可調整的前提下合理選址,並按照區內各類外商投資企業享受相應的財政補助。
4、外商投資能源、交通、港口等基礎設施項目和投資市政公用設施等社會公益事業項目,經營期在10年以上,註冊資本300萬美元以上(含300萬美元)且按期到位的,參照區內國家鼓勵類項目享受相應的財政補助,同時免收城建配套費。
5、外商投資農業項目(包括農、林、牧、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註冊資本按期到位的,從享受“二免三減半”年度起,第3至第5年享受企業所繳所得稅留成100%,第6至第10年50%的財政補助。
6、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擴股。外商投資企業增加註冊資本,經營期在10年以上,其增資部分所產生的企業所得稅(按註冊資本增加額占總註冊資本的比重計算),參照本意見同類項目享受相應的財政補助。
市外內資投資企業享受優惠政策
吸引和鼓勵市外內資來我市投資興業。市外內資投資區內新辦獨資企業(合資企業按市外內資所占股份按比例計算享受相應檔次的政策,下同),經營期在10年以上,註冊資本500-1000萬元、1000-3000萬元、3000萬元以上且按期到位的,從開業年度起,分別享受企業所繳所得稅留成5年內80%、5年內100%和前5年100%、後5年50%的財政補助。
市外內資投資區外新辦獨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註冊資本在1000-3000萬元、3000-5000萬元、5000萬元以上且按期到位的,優惠同經營期在10年以上,註冊資本500-1000萬元、1000-3000萬元、3000萬元以上且按期到位的市外內資投資區內新辦獨資企業。
市外內資投資農業獨資項目(包括農、林、牧、漁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註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且按期到位的,享受企業所繳所得稅留成前5年100%、後5年50%的財政補助(市內工商企業投資效益農業項目享受同等優惠政策)。
鼓勵市外內資企業追加投資,擴大生產。其追加投資部分所產生的所得稅(按追加投資的固定資產占企業固定資產總額的比重計算),參照本意見同類項目享受相應的財政補助。
鼓勵民營企業利用外資開展合資合作。民營企業利用原有場所、廠房、設備與外商合資合作,引進《外資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項目、高新產業化項目及適合我市產業鏈發展的優質項目(不含房地產和融資類項目),實到外資50 -200萬美元、200-500萬美元、500-1000萬美元、1000萬美元以上的(引進市外內資按外匯匯率折算),給予引進外資的民營企業經營者每1萬美元70元、80元、90元、100元的獎勵,獎勵資金按年度實到外資計算兌現。
鼓勵發展加工貿易。外貿企業加工貿易占65%以上且當年實繳稅收比上年增長的企業給予以下獎勵:當年加工貿易出口300萬美元以上且增幅超過50%的獎勵1萬元;600萬美元以上且增幅超過40%的獎勵2萬元;2000萬美元以上且增幅超過30%的獎勵5萬元;3000萬美元以上且增幅超過25%的獎勵8萬元;6000萬美元以上且增幅超過20%的獎勵1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