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我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意見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我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意見》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於2007年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我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意見 
  • 類別:政策參考
  • 發布日期:2007-11-26 
  • 生效日期:2007-11-26 
  • 檔案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 
【發布單位】廣東省
【發布文號】粵府〔2007〕95號
【發布日期】2007-11-26
【生效日期】2007-11-26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檔案來源】廣東省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我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意見
(粵府〔2007〕95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7號)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現就加快發展廣東省現代信息服務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重要意義
現代信息服務業是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撐手段的現代服務業,主要包括信息傳輸服務、數字內容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產業,具有高增長、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特點,是農業、工業和傳統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現代服務業中發展最快、最為活躍的行業。近年來,廣東省現代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均居全國前列,但與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的要求仍不相適應。當前,廣東省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最佳化升級的關鍵時期,遵循經濟發展規律,把握高增長行業的發展機遇,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不僅有利於推動信息技術套用,提高傳統產業的發展水平和經濟效益;有利於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擴大服務業規模,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也有利於整合科技和文化領域的社會資源,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抓住機遇,加強領導,採取有力措施,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推進產業高級化和適度重型化,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廣東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明確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自主創新和擴大開放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最佳化提升信息傳輸服務產業,突出發展數字內容服務產業,加快發展信息技術服務產業,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與其他產業的互動融合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現代信息服務業與製造業互動發展。發揮廣東省製造業的規模優勢,大力發展面向製造業的現代信息服務業,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套用、信息網路的普及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為製造業的設計、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提供先進實用的技術和服務支撐,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在提高製造業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同時,帶動現代信息服務業迅速發展。
――以企業為主體,通過政府引導大力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前提下,各級政府要加強統籌規劃和政策引導,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激發社會的創造活力,積極引導企業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
――在引進消化世界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加大現代信息服務業自主創新力度。將廣東對外開放與集成創新的優勢結合起來,加大引進力度,在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科技成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現代信息服務業自主創新。
――發展惠及全民的普遍服務,兼顧專業化和個性化服務。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提供惠及全民的普遍服務,使人民民眾充分享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積極開展專業化和個性化服務,發展產業高端環節,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三)總體目標。
到2010年,全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當年實現增加值1675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5%以上,年均增長速度達17%以上,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在經國家有關部門公告保留的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內,建成10個以上專業化產業園區,培育20家競爭力強的重點企業。初步形成以廣州和深圳為龍頭的珠三角城市群、以汕頭為中心的粵東城鎮群、以湛江為中心的粵西城鎮群三大現代信息服務業集聚區,並輻射帶動全省山區和其他農村地區,形成國內實力最強、發展最快的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格局。到2015年,基本建成與國際接軌的現代信息服務業體系,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現代信息服務業成為廣東省重要的支柱產業。
三、最佳化提升信息傳輸服務產業
(一)基礎性信息傳輸服務業。繼續發展電信和廣播電視傳輸等基礎性信息傳輸服務,全面提高面向農村的信息傳輸服務能力和水平,推進有線寬頻網建設,加快普及數位電視、數字廣播業務。充分發揮廣東省在通信網路設備生產製造及市場消費的優勢,大力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3G)、下一代網路(NGN)等新一代信息傳輸服務業,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通過設備製造商、網路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互動合作,加快產業化發展步伐。
(二)網路增值服務業。加快發展電信增值服務業,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大力開發面向大眾和企業的增值業務。積極推動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與媒體、增值電信企業之間的合作,促進電信新業務、新服務發展,使傳統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向綜合信息服務企業轉變。突出發展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移動通信增值服務,吸引國內外優秀的增值業務提供商、內容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落戶廣東,促進網路增值服務業集聚發展。
四、突出發展數字內容服務產業
(一)數字媒體內容業。發展影視製作業,建設廣播影視節目資源庫,促進影視娛樂信息數位化。利用數字家庭服務平台,開發適合家庭和個人消費的數字音視頻、數字多媒體、數字出版和移動電視產品,發展互動性多媒體內容服務業。大力發展面向新聞出版、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科技教育等公共文化領域的數字內容產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科學精神,壯大網路文化產業。
(二)動漫與網路遊戲業。重點發展動漫畫、網路遊戲、電子競技等行業,扶持本地企業發展,培養動漫與網路遊戲創意師、設計師和工程師,提高動漫與網路遊戲的原創能力。加強產業鏈整合,促進動漫與網路遊戲開發商、生產商、運營商、發行商、銷售商及周邊服務商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通過產業化組織,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確的動漫與網路遊戲產業生產服務體系。
(三)數字設計與文化創意業。依託廣東省製造業優勢,大力發展數位化的工業設計、產品外形外觀設計、工業模型與模具設計等工業數字設計創意服務業。加快發展以產品包裝設計、視覺傳達、建築裝飾設計、廣告和平面設計為主的視覺數字設計業。整合各領域的數字設計創意資源,積極開展與國際數字設計創意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數位化工業設計理念與技術,推動數字設計創意產業從單一產品設計走向形象設計,從產品外觀設計、性能設計發展為從生產到市場的全過程設計。促進信息技術在文化傳媒、新聞出版、工藝美術、諮詢策劃、廣告會展、時尚消費、娛樂休閒等領域的套用,提升創意產品的質量和水平。
(四)資料庫業。加快建設人口、法人、自然資源、巨觀經濟、專利等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礎資源資料庫,加強基礎信息資源的開放、互聯和共享。加快信息資源採集、整理、加工和套用的產業化,推進商業性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加強公益性信息資源增值服務,建設若干個全省性數據資源服務中心和網路數據中心。加強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開展公文檔案數位化工作,加快建設全省電子政務數據中心和共享平台,建立全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體系。
五、加快發展信息技術服務產業
(一)軟體和積體電路設計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電器機械、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築材料、造紙、醫藥、汽車、玩具等行業的套用軟體和嵌入式系統,大力發展文化、教育、金融、電子政務等領域的套用軟體,支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間件的發展。以LINUX軟體在電子政務領域的套用為突破口,大力推動開源軟體發展。加快發展積體電路設計業,重點突破音視頻、通信、現代裝備製造等領域的積體電路設計技術。加快建設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的積體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建立健全軟體套用配套體系,積極培育軟體消費和服務市場。
(二)面向商貿流通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重點推廣無線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自動識別和採集跟蹤技術在商貿流通領域的套用。建立物流信息分類與編碼、採集、交換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標準,形成較完善的物流信息標準體系。整合交通、港口、銀行、海關、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的物流信息資源,建設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推動以網際網路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為基礎的“物聯網”發展,通過網際網路對物品進行跟蹤管理,實現商貿流通各環節的全程控制和管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三)面向生產製造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重點推進廣東省支柱產業的信息化改造,推進制造業設計、生產和管理各環節信息技術的全面套用,支持面向製造業集成化、自動化和智慧型化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發展。大力發展為生產服務的信息系統集成、網路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等業務,規範信息技術諮詢服務市場。
(四)面向農村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堅持以農業發展和農民需求為導向,通過政府引導和企業參與,推進信息服務進村入戶,大力發展面向農產品流通、農業科學種養、農業生物災害防治、農村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法制建設和村務管理等領域,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的現代信息服務業,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落實國家有關面向農村的通信服務資費優惠政策,積極組織開發面向農村市場的質優價廉的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產品,扶持農村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業務發展。
(五)空間地理信息服務業。整合各類基礎測繪、專業測繪及其他空間地理信息資源,建立完善空間地理信息基礎資源庫。重點加強空間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建設,發展衛星導航、電子地圖、空間地理定位等社會化套用產品,加快開發海量地理信息快速獲取、集成管理、網路共享、安全保障等關鍵技術,促進空間地理信息資源的增值開發和商業化套用,建立市場化套用服務體系,加速產業化進程。
(六)電子商務。推進金融信息服務業發展,建設安全、快捷、方便的線上支付服務平台,促進電子商務支付業務發展。完善數字證書安全認證基礎設施,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的數字證書安全認證體系。積極推進企業電子商務套用,大力推動區域電子商務套用,建立電子商務交易套用平台。進一步加強電子商務規則、標準和地方性法規政策的研究制訂工作。
六、大力推進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一)加強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在統一規劃和資源共享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光纖骨幹傳輸網,最佳化網路結構,實現各市城域網高速互聯。加快有線接入網路的寬頻化改造,建成可承載多業務的數位化、寬頻化、綜合化接入網。推進光纖到大樓、光纖進家庭、寬頻到個人。大力建設城市無線寬頻工程,完善新一代無線通信基礎設施,廣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重點城市要率先實現無線寬頻全面覆蓋,其他城市的中心區和機場、車站、圖書館等公共場所要加快實現無線寬頻覆蓋。加快有線數位電視網路的雙向數位化改造步伐,建成覆蓋全省、能夠全面提供高清互動多媒體信息服務的數字家庭主通道。積極推進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推動電信網、有線電視網和網際網路“三網融合”。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信息進村入戶能力。
(二)加快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建設。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引導,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特色鮮明、資源共享、協作發展的現代信息服務產業基地發展格局。加強廣州、深圳、珠海等市現有的國家級軟體和動漫(創意)產業基地建設,加快產業集聚步伐。在經國家有關部門公告保留的各類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內,加快建設移動信息服務、數字內容創意、工業設計、物流信息服務、空間地理信息服務和軟體服務外包等一批省級現代信息服務產業專業園區;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建設獨具特色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專區。鼓勵電信運營企業為園區提供優質低價的電信網路服務。
(三)加強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依託產業基地、產業園區、中介機構和龍頭企業,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強化現有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的作用,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無線射頻識別、數字家庭、衛星導航等公共技術支持平台。加快建設一批面向行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重點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電子商務套用平台、動漫公共設計平台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承擔本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
七、加強區域合作和國際交流
(一)加強以粵港澳為重點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深化粵港澳合作,通過建立科學的利益分配機制和政策引導,推進粵港澳在信息基礎設施和公共支持平台等方面的資源共享,推動三地科技園區、產業基地之間的合作與發展。加強粵港澳面向通關便利化的物流信息化合作。建立粵港軟體和服務外包駐外辦事機構,積極發展面向歐美和日本市場的服務外包和軟體出口。積極推進泛珠三角區域信息化合作,鼓勵廣東省企業開拓內地市場。
(二)加強招商引資和國際交流。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方式,搭建現代信息服務業招商引資和國際合作交流平台。加大力度引進世界500強企業中的現代信息服務企業,鼓勵企業將其總部、地區總部、採購中心、研發中心等落戶廣東,經認定後可對其購地建設、購買或租賃自用辦公用房給予相應資金補助。具體辦法由省外經貿廳會有關部門制訂。支持省內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進行境外戰略性投資,或在境外設立國際行銷渠道。
八、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一)設立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08年起一定5年,省財政每年安排2億元作為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關鍵共性技術、服務產品的開發以及產業化;支持產業基地、園區和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支持國家和省級重大項目建設;支持品牌培育、標準制訂等產業環境建設等。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由省財政廳會省信息產業廳等有關部門制訂。要充分發揮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直接投入、補貼、貸款貼息、獎勵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源積極參與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扶持力度,科技三項經費、自主創新資金、技術改造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關鍵領域重點突破資金的安排都要向現代信息服務業有所傾斜。
(二)發揮現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引導作用。現代信息服務企業經認定為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的,從2008年起,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符合條件的新辦現代信息服務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後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國家規定,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鼓勵企業加強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加計扣除;符合國家規定的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可申請享受國家現行鼓勵軟體產業發展的有關增值稅、所得稅優惠政策;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涉及營業稅應稅勞務的(除廣告業、娛樂業外),暫減按3%的稅率徵收營業稅。企業進行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的所得,年淨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鼓勵企業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力度,允許企業按照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和職工教育經費以一定比例抵扣企業所得稅,允許企業加速用於研究開發儀器設備的折舊,具體標準根據《印發廣東省促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粵府〔2006〕123號)執行。鼓勵企業發展出口和外包業務,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現代信息服務產品和服務出口享受國家有關出口退(免)稅政策。上述稅收政策,如遇國家政策調整,按新規定執行。
(三)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制訂《廣東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投資指導目錄》,明確鼓勵、允許、限制和禁止投資的項目和領域,引導資本投向。支持金融機構對鼓勵發展的項目予以重點支持,對產業基地、公共平台、產學研項目建設和關鍵共性技術產業化等加大扶持力度。以企業為主體,完善中小企業行業擔保機制,為中小型現代信息服務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完善風險投資機制,鼓勵、支持國內外風險投資基金投向現代信息服務業。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項目或產品,在廣東省累計投資額超過其公司註冊資本60%的,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政策;不到60%的,按其投資額占其公司註冊資本的比例享受相應的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大力支持現代信息服務企業在國內主機板和中小企業板上市。
九、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
(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進海外人才,落實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的政策待遇。對現代信息服務企業引進外國專家、留學人員或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各級人事部門要在立項、經費等方面給予必要支持。省人才資源開發專項資金、博士後專項經費、引進海外人才工作經費等要向現代信息服務業傾斜。加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訓工作,對面向市場需求的職業培訓項目和專業能力水平認證項目,可給予適當補貼。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與現代信息服務企業聯合建設人才培養基地,開展人才培訓工作。上述獎勵和補貼的具體辦法及標準,由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自行制訂。
(二)支持市場主體投資創業。堅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鼓勵發展各類組織形式的市場主體,吸收各類投資主體投資創業。放寬企業登記註冊條件。簡化連鎖經營準入手續,實行連鎖經營的現代信息服務企業可由企業總部統一辦理工商註冊登記和經營審批手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具備經營條件的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登記註冊時不受資金數額的限制。現代信息服務企業冠省市名稱的,可適當降低註冊資金和實繳資金數額的限制。具體辦法由省工商局會同有關部門制訂。
(三)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通過政府信息化項目建設,帶動現代信息服務市場發展。加快制訂電子政務建設和服務規範,推動電子政務服務外包,推行電子政務建設代建制,對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要產品和服務實施政府首購和訂購制度。擴大對現代信息服務產品和服務的政府採購範圍。加強和完善市場監管,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強化行業自律,規範市場競爭行為。建設個人信用信息系統,完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推進信用信息整合與共享,引導和培育徵信產品市場,推進全省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信用服務行業有序發展。推動現代信息服務業進入生活、家庭和社區,進一步開拓現代信息服務業市場。
(四)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快信息通信、數字家庭、物流信息管理、動漫遊戲等優勢領域的相關技術標準制訂工作,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制訂,積極推動廣東省企業標準上升為國家或國際標準。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智慧財產權投入,申請國內外專利。鼓勵企業依法組建智慧財產權保護聯盟,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能力和水平。鼓勵企業在國內外註冊商標、創建品牌。鼓勵數字內容創意企業登記著作權。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侵權、盜版、制假、販假等違法行為。
(五)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建立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協調機制,制訂全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規劃和方針政策,分類指導,梯次推進,加快形成全省各地區現代信息服務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各地級以上市和縣(市、區)政府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指導、協調和推進本地區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建立完善廣東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統計和評估體系。省統計局要會同省信息產業廳、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建立科學、統一、真實反映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水平的現代信息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以及相關的指標體系。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