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6—2020年)

《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6—2020年)》是2016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的一份檔案。

印發信息,檔案全文,

印發信息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6—2020年)的通知
穗府〔2016〕14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6—2020年)》已經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三次會議批准,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廣州市人民政府
2016年8月10日

檔案全文

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6—2020年)
前 言
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統一,也是對工業文明的新型超越。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格局,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探索符合廣州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是我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國家中心城市功能的迫切需求。為貫徹十八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積極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編制《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
本規劃綱要主要確定“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目標,明確生態安全、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制度等各方面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指導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和綱領性檔案。
第一章 基礎條件與發展態勢
廣州自然生態稟賦優越,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但仍面臨著承載能力有限、治理任務艱巨、生態文化滯後等客觀現實。
第一節 生態文明基礎條件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總面積7434.40平方公里。2015年底,全市戶籍人口854.5萬人,常住人口1350萬人(戶籍加半年以上來穗人員),登記在冊來穗人員794萬人。
——自然地理。廣州位於珠江三角洲北端,瀕臨南海,毗鄰香港和澳門,屬南亞熱帶典型的海洋季風氣候區,具有溫暖多雨、光熱充足、溫差較小、夏季長、霜期短等氣候特徵。全年平均氣溫20~22攝氏度,平均年日照時數1629.5小時,平均風速1.6米/秒,平均相對濕度77%。地形總體呈北高南低,東北部為中低山區,中部為丘陵盆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
——土地資源。廣州地形多樣,結構為“五山兩田兩城一分水”。在全市土地總面積中,林地面積最大,占市域總面積的39.45%,其餘依次是耕地占22.24%,水域占11.87%,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占10.74%,園地占8.45%,交通用地占5.10%,未利用土地占2.12%,草地最少,僅占0.03%。
——水資源。廣州地處南方豐水區,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過境客水資源量達1860.24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397.96億立方米;本地水資源總量79.79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28.38億立方米。城市供水水源以地表水為主,主要分布在西江、北江、東江和流溪河四個片區,全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主要江河水質總體保持穩定,2015年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57.2%,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82.1%,珠江廣州河段平均水質保持Ⅳ類。定期發布水質監測信息的53段重點整治河涌中,5段河涌達到或優於V類水體,48段河涌屬劣V類水體,未達V類水質河涌的主要污染指標包括氨氮、總磷和化學需氧量,呈耗氧性有機污染特徵。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47家水廠,總供水能力750萬立方米/日;建有污水處理廠48座,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471.18萬噸,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3.22%。
——大氣環境。2015年,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12天,優良比例85.5%,同比增加8個百分點,未出現重度污染和嚴重污染。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同比下降23.5%;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二級標準0.18倍,同比下降2.1%;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59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同比下降11.9%;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二級標準0.11倍,同比下降20.4%。全市降水pH平均值為5.24,同比上升0.03pH單位,酸雨頻率為38.4%,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森林資源。廣州地帶性植被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天然林極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全市現設自然保護區6個,城市公園246個,森林公園73個,林業用地面積29.2萬公頃,生態公益林18萬公頃,森林蓄積量1593萬立方米。201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42.03%,建成區綠地率36%,綠化覆蓋率4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5平方米。
——濕地資源。全市濕地總面積762.8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10.26%。已建成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南沙濕地公園、天河大觀濕地公園、番禺草河濕地公園、花都濕地公園等12個濕地公園,其中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規劃面積達到869公頃,是全國特大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國家濕地公園。
——能源資源。廣州一次能源全部依靠外地調入或進口,能源供應對外依存度較高。2014年,能源消費總量5496.46萬噸標準煤,其中煤炭消費1245.17萬噸標準煤,油品(汽、煤、柴、燃料油)消費1719.44萬噸標準煤,天然氣消費量為324.04萬噸標準煤;全年發電量396.91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765.85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386.04億千瓦時。單位GDP能耗0.35噸/萬元,居於國內領先水平。
——廢棄物處理。2015年,全市城鎮生活垃圾終端處理總量455.84萬噸,日均1.25萬噸;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總量434.63萬噸,日均1.19萬噸,無害化處理率達95.24%。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542.38萬噸,日均1.49萬噸,綜合利用率為90.01%,處置利用率為99.5%。
第二節 建設生態文明優勢
一、生態條件優越
廣州地處南嶺山地向珠江口的過渡地帶,東有增城、博羅交界的羅浮山余脈,西接花都、清遠、三水交界的青雲山余脈,珠江前、後航道自西向東穿城而過。生態資源特徵以山體、水係為骨幹,形成北部山林—中部城鎮—南部水網、農田和海洋的生態基底,兼備“山、水、城、田、海”各類景觀。“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廣州山水生態城市的形象寫照。
二、發展實力雄厚
廣州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國家中心城市。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81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已達到高收入國家(地區)標準。來源於廣州地區的財政收入511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49.09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大城市前列。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占GDP(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6.77%。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63.8%。廣州是華南科技、教育、文化資源富集區,集中了全省約90%的科研機構和70%的高等院校。
三、工作基礎紮實
“十二五”以來,廣州積極實施“節能、藍天、綠地、碧水、清潔、低碳”行動計畫,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發展,全面推行企業清潔生產,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增長,積極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組織實施森林進城、森林圍城,大力推廣綠色建築,加快發展低碳交通,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全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國家水生態文明示範城市”、“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杜拜)獎”等眾多榮譽稱號。
第三節 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一)國家層面為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十八大明確提出,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具體部署。生態文明建設上升成為國家戰略,為我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新動力。新常態要求樹立“保護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新經濟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資源觀,為生態文明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客觀條件。我市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轉方式調結構將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經濟發展將更多依靠創新,更加關注質量與效益並重,產業轉型升級將為綠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發展空間。
(三)區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為生態文明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省委、省政府致力於將廣佛肇清雲韶經濟圈打造成為珠三角地區輻射能力最強的綜合服務中心和國際競爭力最強的產業中心,這一重大舉措強化了我市與各城市間的區域合作,有利於推進產業的合理分工和布局,有利於建立健全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實現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統籌推進和協調發展。
(四)人民民眾對高質量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動力。隨著我市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公眾對優美的環境、清潔的水源、潔淨的空氣以及優質農產品等生態產品的需求逐步增加,生態產品的稀缺性進一步凸顯,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民眾對生態文明的渴望和需求將有利於動員、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二、挑戰
(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相對緩慢。儘管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高收入國家(地區)標準,但經濟成長仍依靠大量的資源投入,傳統發展模式和思路尚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二)資源、環境承載力約束加劇。“十三五”期間,我市水、土地、能源等資源消耗將持續加大,水質性缺水問題逐步顯現,土地供需矛盾不斷加大,能源消耗穩步增長,污染物可排放總量將進一步壓縮。且隨著城市居住人口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領域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將剛性增長,生產領域可利用資源和可排放空間約束將進一步加劇。
(三)生態文化培育任重道遠。全社會生態意識依然較為薄弱,認識和行動缺乏一致性,節水、節能、綠色消費、綠色出行還沒有真正成為自覺行為,生態環保責任意識不強,超標排放、非法排污和惡意偷排等現象依然存在,整個社會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
(四)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亟待完善。國土空間管制、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生態修復、生態補償、資源節約保護與開發利用等領域的法規、規章不夠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與監管力度不強,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考核體系和獎懲機制尚未形成,環保責任追究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有待建立,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生態保護的激勵機制亟待創新,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價格、財稅、金融等激勵政策和約束機制亦亟需健全完善。
第二章 指導思想與規劃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要求,按照“五位一體”的總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以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能力為基礎,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培育弘揚生態文化,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設森林城市、綠色城市、生態城市,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生態發展模式。
第二節 基本原則
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最大限度減少經濟發展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切實維護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實現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二、產業升級,經濟轉型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歷史性交匯的機遇,更加注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戰略,積極培育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促進產業集群集約集聚發展,形成相互支撐、融合發展的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新體系,突出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形成綠色、循環、低碳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
三、改革創新,制度保障
堅持將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全面推進生態安全、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制度等改革,建立系統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創新的引領作用,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大驅動力。
四、政府主導,全民參與
將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強化各級政府、部門的生態文明建設職責,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加強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倡導企業和公眾廣泛參與,引導全社會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共同保護人類美好家園。
第三節 規劃目標
至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紅線和空間管控體系確立,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森林城市、綠色城市、生態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產空間更加集約高效、生活空間更加優質宜居、生態空間更加山清水秀,增強城市親和力、凝聚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全市人民的美好家園。
——生態安全格局更加穩固。明確城市建設用地增長邊界,劃定城市生態保護紅線和生態控制線,城鎮、生態、農業三類空間功能明晰穩定,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新型城鎮化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農村發展格局,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
——資源利用更加高效集約。資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至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或接近峰值,單位GDP能耗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任務目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率達到30%以上,單位GDP用水量控制在19.17立方米/萬元以下。
——環境質量更加優質健康。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占比86%,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飲用水源水質得到有效保障,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維持100%,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省下達我市的目標要求,劃定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的水體消除劣Ⅴ類,城市建成區消除黑臭水體。繼續改善聲環境質量,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不超過55分貝,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不超過70分貝。
——生態公共服務更加完善便捷。城市建設、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基本破解“垃圾圍城”、“城市擁堵”等城市生態難題。至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率達到75%以上,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99.7%以上,工業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理率保持在100%;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5%,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
——生態制度體系更加系統完備。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生態恢復、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生態紅線管控、生態補償、生態文明評估考核、生態產權市場化等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第三章 統籌生態布局,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
尊重自然生態本底,強化生態容量約束,以主體功能區劃為基礎,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構築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生態安全格局、新型城鎮化格局和農村發展格局。
第一節 科學布局城市生態空間
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以自然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將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市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省級及以上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森林公園的生態保育區、濕地公園的濕地保育區、地質公園的一級保護區等法定生態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土壤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等生態系統重要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範圍,總面積1059.66平方公里,約占全市地域面積的14.25%。實施嚴格的生態紅線管控制度,紅線內禁止城鎮建設、工農業生產和礦產資源開發等改變區域生態系統現狀的生產經營活動,市政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等需符合相應法律法規要求。其中,法定生態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與所屬法定保護區域保護要求不一致的建設項目和生產活動,已經建成的無關建設項目應拆除或者關閉退出。生態系統重要區禁止新建、擴建工業項目,禁止新建露天採礦等生態破壞嚴重的項目,禁止新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逐步清理區域內現有污染源,引導人口逐步轉移,現有工業企業、礦山開發、畜禽養殖場等要逐步退出,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功能受損區域實施生態恢復。
二、劃定城市生態控制線
開展市域生態系統綜合評估,妥善處理生態用地與發展用地關係,將山、水、田、林、湖、海和綠地、生態廊道等對城市生態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態要素劃入生態控制線範圍,劃定全市生態控制線範圍400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為55%,其中一級管制區約占全市總面積的24%,二級管制區約占全市總面積的31%。
實施生態控制線精細化管理。開展基本生態控制線內生態環境、土地建築、社會經濟等信息調查,建立基礎信息資料庫。加強分級管控和分類管理線內活動,一級管制區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禁止從事與生態保護無關的開發活動,以及其他可能破壞生態環境的活動,並逐步清理區域內的現有污染源;二級管制區以生態保護為主,嚴格控制有損生態系統的開發建設活動。除環境基礎設施以及必要的農村生活及配套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其他項目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