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於1980年10月批准設立,面積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並逐步實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隨後,國務院相繼批准設立海滄、杏林集美半島三個台商投資區,實行經濟特區現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設立象嶼保稅區。其間,國務院還批准廈門市計畫單列市,賦予相當於省一級經濟管理權。1994年3月,全國人大授予廈門特區地方立法權。廈門經濟特區是我國的六個經濟特區之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實行計畫單列,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的城市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經濟特區
  • 外文名:Hsiam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 最初面積:2.5平方公里(1980年)
  • 地位:是中國六個經濟特區之一
  • 文化:閩南文化
  • 語言:閩南語
  • 範圍擴大面積:131平方公里(1984年)
  • 地理位置:福建省廈門市
發展概況,特區起源,拍板發展,特區騰飛,特區大事,巨大變遷,

發展概況

廈門與台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是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廈門市現轄6個行政區,面積1569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49萬人,戶籍人口173.7萬人。1980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面積2.5平方公里,1981年10月開始動工興建。1984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隨後,中央又相繼批准廈門設立海滄、杏林、集美三個台商投資區和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象嶼保稅區,以及廈門出口加工區,批准廈門實行計畫單列,並賦予廈門市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和地方立法權;2008年國務院又批准設立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2009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廈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團結拼搏、攻堅克難,取得了加快海西建設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積極成效,經濟逐步企穩回升,地方生產總值增長從年初的負數回升到了全年的8%,達1616億元,並且呈現了一些發展的亮點:一是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0.1%和9.2%,達451.4億元和240.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82億元,三項指標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標。二是外貿進出口好於全國全省,進出口總額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54.4%。三是港口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億噸,達1.1億噸;空港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人次,達1133萬人次。四是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達50.2%。五是福廈高鐵和翔安隧道等一批重要交通設施建成並即將通車,海西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特區建設28年來,全市經濟長期平均增長率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城市綜合競爭力進入中國內地城市十強,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處於全國大中型城市的領先水平。廈門正朝著建設現代化港口風景旅遊城市和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標闊步邁進。
(一)認真貫徹國務院《意見》,努力發揮龍頭示範作用。國務院頒布實施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設的《若干意見》,是我市自特區設立以來迎來的又一個重大歷史機遇。廈門緊緊抓住這難得機遇,立足海西建設新的起點謀劃和推進廈門發展。召開市委十屆十次全會,提出了建設科學發展和海西建設的先行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區、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努力建成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更好地在海西建設中發揮龍頭示範作用的目標和具體思路、舉措。一段時期來,圍繞貫徹落實《若干意見》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海西建設決策部署,一是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努力最佳化產業結構,增強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二是及時作出把廈門城市建設重點轉向島外,提升島內、拓展島外,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的決策。三是全面提出了加強與台灣先進制造業、軟體與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等10個重點產業對接和先行先試兩岸貿易與人員往來便利化管理辦法,以及爭取台商投資區和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和實施綜合配套改革的方案。形成了把握海西機遇、奮力科學發展的良好氛圍和強大氣勢。
(二)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廈門經濟外向度高,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比較嚴重。廈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應對危機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著力四個“千方百計”保增長。一是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幫扶企業的政策措施,開展了幫助企業樹立信心、解決貸款等“五幫企業”活動,努力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二是千方百計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出口、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措施,積極為企業穩定出口、擴大內銷搭建平台、開闢渠道、營造環境。三是千方百計抓好招商引資。建立健全招商引資責任、激勵、考核機制,成立招商小分隊,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招商,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契約利用內資470億元,引進了特易購LG百威英博等世界500強企業寶鋼、國藥集團等央企來廈投資。四是千方百計推進項目建設。積極推進了友達三期、冠捷科技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ABB、松下等一批跨國公司增資擴產,金橋捲菸二期、廈順鋁箔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景智光電、許繼高壓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紮實推進13箇舊城舊村改造項目;大力加快翔安隧道、福廈鐵路廈門段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發揮了投資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同時,積極推進創新體系建設,建成了國家級LED檢測中心、汽車電子孵化器、台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等重大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03家,新增2個國家級、22個省部級科研機構,努力提高科技支撐發展的能力。
廈門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
(三)致力先行先試,全面拓展對台交流合作。圍繞建設兩岸產業對接的集中區、直接往來的主渠道和兩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全面拓展交流合作。一是深化產業對接與合作。重點加強先進制造業、金融、信息和軟體服務、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等產業的對接與合作,提升產業對接的規模、層次和水平。全年實際利用台資達6.42億美元,比增81.8%;對台貿易達42億美元,實現逆勢增長。二是加強直接雙向往來。先行先試兩岸貿易和人員往來便利化管理辦法,積極做大“小三通”,穩步推進“大三通”,廈金直航全年往來人次達120萬,實現兩岸常態化客貨運空中和海上直航,順利啟動大陸居民經金門赴澎湖台灣本島旅遊。三是密切各領域交流交往。成功舉辦迄今規模最大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首屆海峽論壇,以及海峽兩岸文博會、民間藝術節、圖書交易會、農漁業論壇等活動;率先實現市政府、市政協代表團赴台參訪和兩岸區級基層政黨交流,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四)突出保民生保穩定,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一是著力做好各項民生保障工作。積極擴大就業;實施新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全市大學生納入醫保,全市社保覆蓋面已達常住人口近九成;新建成12138套社會保障性住房;投入59.8億市財政資金建成一批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項目;進行了32個村的舊村改造和老區山區村建設。二是持續開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文明指數測評取得全國第二的成績。三是全力保平安保穩定。認真履行並層層落實穩定和綜治責任制,深入開展新一輪“平安廈門”建設,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民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繼續居全省第一,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
(五)著力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關於黨的建設的部署要求,著力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努力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召開市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制定出台貫徹四中全會《決定》的《實施意見》;抓好第二、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大力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基本完成村(居)組織換屆工作。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努力為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新的一年,廈門將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緊緊抓住加快海西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努力取得“六個新突破”,即在壯大經濟實力、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拓展對台產業對接和交流合作、推進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加強民生保障等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力爭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1%,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出口增長8%,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更好地在海西建設中發揮龍頭示範作用。

特區起源

湖裡,一片神奇的熱土,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
如今,走在湖裡大道上,隨處可見兩側林立的通用廠房,這些就是在20多年前為廈門經濟特區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的最早的引鳳之巢,第一家外資企業、第一個投資的台商、第一份外單的簽訂都誕生在這裡,它們記錄和見證了廈門經濟特區發展的每一步。
廈門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
在這樣一個熙熙攘攘的鬧市區,現在的我們能夠想像到經濟特區建立之初的荒蕪嗎?據介紹,當時廈門經濟特區管委會的領導和工程師在地瓜地里實地考察工作時,每人手裡都要拿著一根竹棍,因為那地里常有老蛇出沒,拿木棍就是要防止被蛇咬。
湖裡位於廈門島西北角,東、西、北三面臨海,港區開闊,水深不淤,海岸線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是建設經濟特區的理想之地。
當時的湖裡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被人戲稱為“廈門的夾皮溝西伯利亞”。然而,自從廈門經濟特區建立起,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就永遠地載入了廈門發展的史冊。
1980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在廈門湖裡劃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為經濟特區。當時的廈門經濟特區,只是湖裡一塊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僅地方小,而且是寸草不生的荒蕪沙地,白手起家困難大不說,也無法利用廈門原有的資源基礎。
1981年10月15日,廈門經濟特區在湖裡破土動工,這就是開啟廈門歷史的著名的“湖裡第一炮”。隨著一聲開山炮響,經濟特區破土動工建設。
毫無疑問,廈門獲準設立經濟特區,成為全國首批四個經濟特區之一,這是廈門乃至福建省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
老林是土生土長的老廈門人,與共和國同齡。他說,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湖裡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放眼望去,幾乎沒有任何一座建築物。經濟特區破土動工的地方,就是現在廈華電子廠房附近的一個小山丘上,當時還種著一大片的地瓜、花生。
對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伊始的情景,新華社原高級記者李開遠曾記憶說,經濟特區建立之初的湖裡是一大塊荒地,除了地瓜地就是梯田,相關領導討論工作都是在地瓜地裡邊進行的。

拍板發展

2008年12月開館的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是全國首個經濟特區紀念館,其選址是在經濟特區的發源地湖裡。該紀念館由原湖裡區政府大樓改建而成,當年鄧小平視察廈門經濟特區就是在這座大樓題詞。
紀念館外面車水馬龍、一派都市的熱鬧景象,誰能想像出當年鄧小平同志就是在這裡題字的情形呢。
走在陳列圖片和實物的特區紀念館裡參觀,記者仿佛是在穿越時光隧道,感慨萬千。紀念館最大的亮點是二樓以“小平同志視察廈門”為主題專門設定了一個陳列室,鄧小平題字場景被完完全全還原下來,包括仿製當年小平同志乘坐的“鷺江號”船艙,陳列並播放了小平同志視察廈門的珍貴圖片和音像資料。
據特區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說,當時正是艱苦創業時期,會議室的接待條件比較簡陋。鄧小平要在桌上題字時,管委會工作人員臨時取下一塊窗簾布當桌布,上面還有掛鈎。後來,這塊窗簾被很好地保存著。
1984年2月7日,80歲高齡的鄧小平視察了深圳、珠海之後,來到廈門。2月9日,鄧小平在廈門特區管委會二樓廳堂里,揮毫寫下13個大字:“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
據稱鄧小平回京後,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廈門特區地方劃得太小,要把整個廈門島搞成特區”。在鄧小平的直接推動下,1984年3月,中央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島(包括鼓浪嶼共131平方公里)。同年5月,特區管委會與廈門市政府合併,原特區(湖裡)正式定名為湖裡工業區。
地理範圍的這一次跳躍,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特區騰飛

2009年7月24日,廈門市市長劉賜貴向在廈門的各級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作政情通報時,透露了廈門經濟特區範圍要擴大到廈門全市的思路。劉賜貴表示,將積極向中央爭取,把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市,爭取中央批准擴大特區範圍,實現行政區劃、經濟特區、台商投資區“三區合一”。
劉賜貴表示,20多年來,廈門經濟特區範圍一直沒變,島內是特區,島外不是特區,使一些工作不好開展。比如廈門有特區地方立法權,但特區法規只適用於特區範圍,也就是島內,島外就不適用,造成“一市二法”;政府鼓勵企業向島外發展,但島內是特區,有特區優惠政策,島外不一定有,企業搬出去反而吃虧了。因此,很有必要將特區範圍擴大到廈門全市。
這就意味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面積將達到1565平方公里。
在7月22日前,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表示,2009年下半年,廈門城市建設重心將從島內向島外轉移。島外新城區將以翔安隧道、翔安南區和廈門新站營運中心、環東海域等重大片區和項目為依託,儘快完成工程建設和環境的美化。于偉國說,“要以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推進島外新城區建設,為新城區建設和發展提供優良的載體,使島外新城區形成高品位的風格和特色。”
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市委書記與市長相繼發表關於廈門未來的發展講話,這都在表明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廈門經濟特區正在強力向島外發展。
老許是同安人,已經63歲。他說,由於現實的差距,廈門島外不少人確實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如果將來經濟特區的範圍擴大到島外,別的不說,至少大家都是特區人,感覺會好很多。
在將來的某一天,矗立在廈門大橋橋頭的“廈門經濟特區”標誌性路碑,也許會搬遷到另外的地方去吧,因為屆時的“廈門經濟特區”已經非彼時的“廈門經濟特區”了。

特區大事

特區建設大事記
1980年10月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廈門島北部湖裡劃出2.5平方公里,設立廈門特區。
1981年10月 廈門特區開始正式動工興建,從此拉開了特區建設的序幕。
1984年3月 國務院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的範圍擴大到整個廈門島(含鼓浪嶼)共131平方公里,並逐漸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1987年09月08日 首屆福建外商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富山國際展覽城開幕。
1988年04月 國務院批准廈門市實行計畫單列,賦予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0年05月和1992年11月 國務院先後確定廈門經濟特區和市轄的杏林、海滄、集美為台商投資區;外商在區內投資按現行特區政策辦理。
1992年11月11日 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象嶼保稅區
1994年03月 全國人大授予廈門在特區範圍內制定法律規章的權力。
1997年09月08日 首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開幕。
2010年08月01日 廈門經濟特區起擴容 打破一市兩法局面

巨大變遷

1983年經濟變化
1983年
廈門市國內生產總值僅為9.44億元,而2003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760.12億元,平均每年以19.14%的速度增長,20年增長了32.19倍;
全市財政總收入僅為2.32億元,2003年達到了149.22億元,20年增長了63.32倍,年平均增長23.15%;
全市工業總產值僅為12億元,而2003年,全市工業總值實現近1400億元,20年來增長了近115倍,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26.83%;港口貨物吞吐量1983年全市為263萬噸,2003年實現了3403.9萬噸,20年累計增長11.94倍,年平均增長13.66%;
環島路環島路
全市港口貨櫃吞吐量僅為3300標箱,而2003年全市達到了233.11萬標箱,20年累計增長了705倍,每年平均增長38.82%;
廈門市實際利用外資不到1千萬美元,而20年後的2003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達到了12.43億美元,增長了154.38倍,年平均增長28.70%;
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為1.4億美元,2003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87.11億美元,20年增長了132.65倍,年平均增長27.73%;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年為605元,2003年達到了12915元,20年增長了20.35倍,年平均增長16.54%;農民人均純收入1983年全市僅為338元,而2003年為5172元,20年增長了14.30倍,年平均增長14.61%。
1984年
鄧小平視察廈門特區。廣大幹部民眾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導與關懷下,團結拼搏,奮發進取,取得了輝煌的業績。通過這組數字,大家一定能感同身受到廈門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遷。
特區經濟結成果
新華網廈門2006年12月18日電(記者盧志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的全國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實力的評比中,廈門已連續兩年居第9位,是除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經濟圈城市之外唯一進入前十名的城市。這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5年來始終保持經濟成長的高速度、高效益所帶來的結果。
下面三組數字,可以大致勾勒出廈門的巨大變化。
國民生產總值:從7.41億元到1160億元
廈門剛設立經濟特區的1981年,GDP只有7.41億元。25年後,這一數字預計將增加到1160億元,GDP年均增長率超過18%。
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來自廈門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5年前,廈門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還不到500元,而2006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可達18370元。
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說,廈門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到2010年實現“人均GDP10000美元”的指標,這一指標應該屬於國際上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
工業規模:從10.07億元到2430億元
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工業化的發展史。來自廈門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5年來廈門工業經濟規模已從1981年特區成立之初的10.07億元,發展到2006年的預計2430億元,年平均增長24.1%。
廈門市經濟發展局局長陳津介紹說,特區建立之初廈門市的工業以酒廠、魚肝油廠、燈泡廠、紡織廠等輕工業為主,如今已形成了以電子、機械、化工三大支柱行業為龍頭,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為主、傳統工業為輔,具有一定競爭優勢和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
對外開放:從2.5平方公里到1569平方公里
當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時,規劃面積只有湖裡區的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廈門全島131平方公里。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步伐大大提速。
1989年國務院批准廈門市所轄的海滄、杏林設立台商投資區,成為大陸首批台商投資區;集美台商投資區隨後也獲準設立。這樣,廈門特區建設熱潮很快由島內向島外擴展、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擴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
在特區建設進程中,廈門市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不斷創新投融資體制,不斷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鄭柵潔說,1981年——2005年廈門市預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44.67億元,年平均增長26.2%,已基本建成現代化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先進的信息通訊網路和水電氣配套等基礎設施,城市功能不斷完善。(2006年12月18日 來源:新華網)
2007年產業經濟
農村經濟
2007年,廈門市全面實施《廈門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大力發展“兩頭在廈、中間在外”的新型農業,農村經濟加快調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01億元,比上年下降17.8%,其中:種植業產值11.73億元,下降10.2%;畜牧業產值12.48億元,下降4.0%;漁業產值4.74億元,下降46.6%;林業產值0.15億元,增長4.9%。
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形勢良好。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加大對龍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扶持。全市34家龍頭企業擁有市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國家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家;19家龍頭企業成立研發機構,成立企業技術中心6個;1家企業建立博士後工作站;企業共承擔項目15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5項;6家企業參與了29項產品的行業技術標準制定。至年底,全市龍頭企業擁有名牌產品35個,其中中國名牌產品4個、中國名牌農產品1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全年34家龍頭企業實現總產值140億元,比上年增長14.0%;上繳稅金1.96億元;共帶動基地種植面積71萬畝、牲畜飼養量138萬頭;帶動農戶36.14萬戶,其中訂單帶動21.74萬戶,農民從產業化組織得到收入30.42億元。採取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和社保補助的辦法,幫助上岸漁民和失地農民轉移就業,全年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7625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2.44萬人次。在全國率先實行被征地農民、上岸漁民與城鎮職工同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至2007年底,全市農民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累計3.86萬人,其中當年新增0.82萬人。
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連續3年增幅超過10%。2007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637元,比上年增長11.2%。工資性收入仍是增收的主渠道,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891元,增長15.4%,占純收入的50.9%,拉動農民純收入增長7.6個百分點,其中在本地勞動所得收入為2896元,增長30.1%。“金包銀”工程和股份化項目初見成效,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逐步提高,全年實現1024元,增長35.9%,其中租金收入581元,增長85.0%。由於土地徵用、環東海域整治和部分區域生豬禁養,農村居民家庭經營收入全年實現2722元,略有下降。
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穩定增長。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627元,比上年增長7.9%。受原材料、能源及食品漲價的影響,農村居民生活消費中的吃、穿、住的支出增長加速。其中食品消費支出2356元,增長12.2%,占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1.9%;衣著消費支出296元,增長17.1%;居住消費支出922元,增長16.3%。
工業建築
2007年,我市工業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除1月份增速較快以外(生產天數不可比原因),其它各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均保持在14%-18%之間,隨著工業園區新項目的陸續投產,加上節慶市場的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在9月份首次突破250億元,12月又再創歷史新高,達268.25億元。全年全市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2837.09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實現工業增加值643.23億元,增長16.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736.09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實現工業增加值625億元,增長16.9%。
新增企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新增的17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完成工業產值187.56億元,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6.1%,拉動全市工業增長8.2個百分點。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26家,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47.44億元,占全部新增企業產值的78.6%,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4%。
重點工業企業依然是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力。2007年全市產值超億元企業已達323家,比上年增加42家,合計完成產值230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4.3%,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87.8%。其中產值超2億元的企業177家,比上年增加30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42家;產值超50億元企業有6家,合計完成產值73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26.7%。
支柱行業增速依然保持較快水平。全年三大支柱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052.22億元,比上年增長15.1%。三大支柱行業工業總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5%,對全市工業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69.6%,拉動工業增長12.4個百分點。其中:電子行業全年完成工業產值921.65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33.7%;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產值714.5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26.1%;化工行業完成工業產值415.9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15.2%,對全市工業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9%、37.3%、16.4%。
主要工業園區企業生產逐漸形成規模。同安工業集中區、火炬翔安園、機械園和汽車園四大園區共進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6家,全年完成工業產值26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1倍。其中,同安工業集中區已有9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駐投產,完成產值32.34億元;火炬翔安園已有5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駐投產,完成產值106.01億元。
產銷銜接依然保持較高水平。全年全市工業實現銷售產值2705.33億元,增長16.2%。其中,實現出口交貨值1209.76億元,增長21.3%,增速比上年提高8.6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率為44.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出口交貨值超20億元的企業共有9家,合計實現出口交貨值511.81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的42.3%。全市工業產品產銷率達98.88%,依然保持較高水平,產銷率仍位居全省第一。重工業比重繼續提高。2007年全市重工業共完成產值1880.76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68.7%;輕工業完成產值855.33億元,比上年增長5.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1.3%,重工業與輕工業之比為2.2:1,重工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交通郵電
2007年,廈門市交通口岸郵電系統全年旅客運輸總量5749.38萬人,比上年增長6.0%;全年客運總周轉量(含公路、水運、航空)143.91億人公里,增長18.7%;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582.61萬噸,增長16.2%;全年貨運總周轉量(含公路、水運、航空)544.14億噸公里,增長20.8%。全年郵電業務總量48.12億元,增長13.2%。全市交通口岸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9.89億元,增長23%,其中基本建設完成121.29億元,增長41%,首次突破100億元,是廈門市交通建設歷史上發展最快的一年;更新改造完成28.6億元,增長5.9%。
不斷改善公共運輸,最佳化公交線網結構。全年共投入資金約1.5億元,更新了381輛公車,公車輛的舒適性、環保標準得到進一步提高。如期完成了1904輛到期出租汽車的更新投放和島內新增300輛出租汽車的投放工作,島外四區計畫投放400輛,截至年底已有147輛出租汽車投入市場營運。
加快發展農村客運市場。全年新開通了11條農客線路,其中配合學校開闢了7條接送學生專線,共投入85輛車,累計開通38條農客線路、投入199輛客車。加快農村客運場站和候車亭建設,島外四個區新建候車亭113座,簡易站1座,累計建成候車亭159座。
一、公路建設與運輸
2007年,全市完成公路建設投資68.89億元,比上年增長67.8%。加快“兩橋一隧”進出島通道建設。集美大橋累計完成投資14.79億元,占總投資的55%;杏林大橋累計完成投資8.67億元,占總投資的54%;翔安隧道開挖工作量完成過半。加快島內道路建設,緩解城區交通擁堵。成功大道完成投資7.54億元,環島北路—誼愛路段及鐘鼓山隧道(右洞)已建成通車;疏港路華榮路高架橋及國際郵輪中心專用通道建成通車,高架橋二期(保稅區—公鐵大橋)主橋也已貫通;環島幹道(墩上—仙岳路段、環湖裡大道—縣黃路)開始路面施工,縣黃路—文曾路段的三座隧道全部貫通,其餘路段正在加快建設。加快島外幹線道路建設,開工建設海滄疏港通道一期(海新路—孚蓮路段)、島外快速路(英村—同集路、孚蓮路—公鐵立交)、國道324線(西湖—馬巷)、中洲大橋、丙洲大橋、灌新路(灌口立交—環灣大道)等項目。加快對外通道建設,開工建設廈門至安溪高速公路(雲埔—龍門段)、瀋海高速公路(廈門段)擴建工程,加緊推進廈成高速公路廈漳跨海大橋項目前期工作。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全年共完工農村公路項目81個125公里。
截至2007年底,全市公路里程1741.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56公里,一級公路221.98公里,二級公路226.62公里,三級公路146.12公里,四級公路803.77公里,等外公路288.39公里。公路橋樑437座。
二、港口建設與水路運輸
2007年廈門繼續加大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年完成投資30.8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全港24個在建項目已完工11個,新增港口泊位1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個),新增年貨物吞吐能力 1604 萬噸,新增年貨櫃吞吐能力170萬標箱,新增年旅客吞吐能力300萬人次,極大地緩解了廈門港吞吐能力不足的局面。至年底,全港貨物年吞吐能力達到8280萬噸,貨櫃年吞吐能力達到586萬標箱,旅客年吞吐能力達到1075萬人次;汽車年通過能力達60萬輛。其中:海滄港區1#、6#、 7# 、9#泊位、東渡港區19#泊位、嵩嶼港區一期工程、廈門五通—劉五店滾裝碼頭工程(含海空聯運碼頭)、國際郵輪中心碼頭工程通過交工驗收並投入試運營;角美作業區1~2#泊位、龍海客運站等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海滄港區12#泊位、海滄港區14~19#泊位岸壁工程、現代物流園區配套碼頭工程進展順利。東渡航道擴建工程、五通至金門水頭航道(廈門航段)工程、廈金航道至廈門國際旅遊碼頭延伸段航道工程、海滄航道擴建一期工程I標段建成並通過交工驗收;廈門港主航道擴建三期、海滄航道擴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順利開展。《廈門港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獲得交通部批覆;海滄港區6#泊位工程等7個項目使用岸線申請獲得交通部批覆;海滄港區11#泊位項目及海滄航道擴建一期工程初步設計通過交通部審批;《廈門港貨櫃幹線港重要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廈門灣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海滄保稅港區規劃》、《劉五店南部港區規劃》等編制工作成果得到市重大項目領導小組認可。另外,還籌資近一千二百萬啟動交通部港口設施保全與安全信息系統試點工程港口視頻監控二期(航道海域視頻監控)、港口地理系統一期(數字航道)等5個技改項目建設,港航管理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2007年,全港生產持續快速發展。貨物吞吐量突破8000萬噸大關,達到8117.20萬噸,比上年增長12.5%,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628.78萬噸,增長10.5%。全港貨櫃吞吐量462.71萬標箱,增長15.3%,在全國沿海港口繼續位列第七,躋身世界21強行列,其中貨櫃國際中轉完成2.99萬標箱,下降5.5%;內支線中轉完成25.47萬標箱,增長17.3%;海鐵聯運完成6089標箱,增長63.4%。全港旅客吞吐量完成71.0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7%。
2007年,全港新增航運企業4家,新增船舶38艘,新增運力9.08萬載重噸、1223客位,新增貨櫃運力5100標箱;全港新增貨櫃班輪航線32條,比上年增長23.4%,達到169條,月航班數達到676班。
2007年廈門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868.47萬人次,在全國所有機場中繼續名列第11位,比上年增長15.8%,淨增旅客118.27萬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達147.8萬人次,為中國內地五大口岸機場之一;完成貨郵吞吐量19.36萬噸,比上年增長10.6%。
廈門機場已開闢國內外航線達148條,其中定期執行的國內航線79條,國際航線20條,地區航線4條(含香港—廈門—上海和浦東—廈門—澳門全貨機航線);有25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廈門機場定期運營,平均每周航班密度高達1712架次;已開闢國內外城市81個,其中定期通航的國內城市43個,國際城市13個,地區城市2個。廈門機場航線遍及內地及港澳地區、東南亞、韓國、日本和美洲、歐洲,已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樞紐。
2007年,交通口岸系統認真落實海關總署、國家檢驗檢疫總局支持海西建設的各種舉措,推動查驗單位進一步出台各種便捷措施,提高通關效率,最佳化口岸通關環境。一是創新通關監管模式。開通24小時通關服務熱線,及時協調解決通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協調查驗單位推行就近報關、多點報關、異地報關口岸放行、集中放行及上門驗放等便捷措施,將監管時空前伸後延,解決通關手續過於集中在口岸通關現場的問題。建立“快速通關”轉關運輸模式,解決內地和廈門口岸之間異地通關限制較多的問題。二是做好新增碼頭對外開放啟用工作。協調做好相關碼頭查驗業務現場流程的確定和查驗設施的配套工作,完成了國際郵輪中心及廈金客運碼頭、五通海空聯運碼頭、20號國貿貨運碼頭等新增港區作業點的省級驗收工作,並經省政府下文批准對外開放驗收。三是加快福建電子口岸建設。國檢口岸快速查驗系統已於2007年6月1日在海天碼頭試運行,七大船舶代理公司在福建電子口岸網站上推出廈門口岸入出境船舶船期查詢服務,海關、檢驗檢疫局推出廈門口岸網上報關狀態和報檢信息查詢服務。四是繼續推進廈門港口岸管理一體化工作,完成漳州檢驗檢疫局從福建局整建制劃轉廈門局管理,實現廈門港“關檢合一”。全年廈門口岸出入境旅客達到221.0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2%。
五、郵電通信
2007年累計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8.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郵政業務完成5.08億元,增長11.2%;電信業務完成43.04億元,增長13.5%。
旅遊事業
2007年,廈門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06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實現旅遊總收入294億元,增長16%。其中,接待海外遊客113萬人次,增長12%,實現旅遊外匯收入7.1億美元,增長24%,全省旅遊經濟龍頭地位和區域性旅遊中心城市作用進一步凸顯。先後榮膺“最具國際競爭力旅遊城市”、“中國十大熱門旅遊城市”、“中國自駕車旅遊十大目的地”、“中國青年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等榮譽稱號。
一、加強旅遊精品建設,大力發展高端旅遊,積極爭創旅遊業跨越式發展新優勢
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高星級酒店建設,鼓浪灣、翠豐溫泉、福佑戴斯等酒店已正式營業,磐基、牡丹、和平里、盛之鄉等酒店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加快旅遊景區建設,2007年9月園博苑正式開放,至2007年底共接待遊客130萬人次,胡里山炮台“歷史再現”工程一期、國際旅遊碼頭、奧林匹克博物館海灣公園等景區(點)正式投入使用,香山國際遊艇俱樂部、觀音山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區、鼓浪嶼歷史風貌建築五緣灣商業街區二期等項目建設加快;旅遊特色街、旅遊特色場館建設加速推進。2007年全市共有在建重點旅遊項目26個,投資總額達31億元。
重點培育新型旅遊業態。恢復振興郵輪經濟,組團參加世界郵輪大會,舉辦2007中國郵輪遊艇大會,全年共接待14艘豪華郵輪、1.53萬名高端遊客;認真把握旅遊產業發展導向,加大力度培育休閒度假、遊艇帆船、溫泉康體、高爾夫、自駕游等新興旅遊業態。
旅遊產業規模不斷提升。2007年全年新增五星級酒店3家(日月谷溫泉度假酒店、喜來登酒店、索菲特酒店)、四星級酒店3家(東南亞大酒店、廬山大酒店、金威大酒店),全市高星級酒店總數達22家,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旅遊飯店110家,其中星級飯店67家,客房總數達2萬多間。全市共有旅行社95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5家、國內旅行社80家,建發國旅、旅遊集團國旅進入全國百強國際旅行社前50名,位居全省旅行社前列。全市已開發旅遊景區(點)60多處,其中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5處,3A級景區1處,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1個。
推進各區旅遊全面發展,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認真制定實施旅遊發展規劃,相繼出台了加快旅遊產業發展政策,呈現出你追我趕、競相推進的良好態勢。
二、加強旅遊行銷創新,積極開拓客源市場,努力構建區域性旅遊中心新格局
積極拓展海內外客源市場。國際市場方面,參加香港、柏林莫斯科國際旅交會和國家旅遊局舉辦的“中國旅遊之夜”等系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組團赴日本、韓國、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等客源市場進行旅遊宣傳推介,積極推進與日本佐世保、韓國光陽、法國諾曼第等城市雙向交流;開展旅遊包機業務,全年共執飛旅遊包機40架次,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旅遊促銷活動,日韓、台灣、東南亞已成為廈門主要境外客源市場,印度、歐美、澳新等中、遠程市場客源增幅均超過二成;國內市場方面,以“海上花園、溫馨廈門”和“走進廈門、暢遊八閩”為主題,主打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和湘贛中南客源市場,參加蘇州國內旅交會、昆明國際旅交會、北京國際旅博會、大連東亞國際旅博會等旅遊宣傳推廣活動;組團赴東北、華北推介“冬天來廈門”系列旅遊產品,在北京舉辦“奧運北京、愜意廈門”為主題的廈門旅遊推介會;積極邀請海內外主要旅行商和主流媒體記者來旅遊考察、宣傳報導。
舉辦、參與節慶活動。圓滿完成第三屆海峽旅遊博覽會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交辦的工作任務,成功舉辦2007廈門花車巡遊、廈門旅遊購物節等節慶活動;組織策劃“走進廈門、感受中國年”、“美在廈門”嘉年華等黃金周假日旅遊文化活動;積極參與和支持各區、各部門舉辦的元宵燈會、保生慈濟文化節、海峽兩岸龍舟賽、中秋博餅文化節、女子高爾夫精英賽等節慶活動。
擴大區域旅遊合作領域。閩西南五市旅遊合作不斷擴大,簽訂新一輪區域旅遊合作協定,舉辦閩西南及金門旅遊黃金周新聞發布會;閩粵贛十三市旅遊合作深入發展,起草了《廈門市、贛州市政府關於加強“海西”建設進一步推進區域合作協定》旅遊部分內容;協助粵東五市在廈門舉辦旅遊推介會;加強與南方旅遊城市協作體在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交流,努力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目標。
三、創新行業管理手段,最佳化旅遊經營環境,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取得新成效
加強旅遊市場整規工作。協同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整治以“旅行社非法轉讓經營權”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治理行動,對全市95家旅行社基本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建立假日旅遊長效管理機制,市假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齊抓共管、聯合執法,組織10餘個專項檢查小組,集中力量對鼓浪嶼鷺江道、海上游等旅遊市場進行綜合整治,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
推進旅遊法制化、標準化工作。市旅遊、交通、港口、工商、公安、質監、法制等部門共同制定《廈門市水上旅遊客運管理辦法》、《廈門市公寓式酒店管理辦法》;鼓浪嶼、天竺山通過了國家5A級、4A級景區驗收;日月谷、喜來登索菲特酒店被評為五星級酒店;在全市開展綠色旅遊飯店評定工作,全市共有13家飯店被評為金葉、銀葉級綠色飯店,日月谷溫泉度假酒店和海上花園酒店榮獲“2007中國優秀綠色旅遊飯店”稱號。
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萬名遊客評廈門旅遊服務質量”活動;與市文明辦聯合開展“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計畫”;在全國旅遊行業率先舉辦“旅遊企業文化節”;評選表彰“十佳”文明星級飯店、文明旅行社、“九八”服務大使;認真開展以“抓行風、樹形象、講誠信、促發展”為主題的旅遊行風建設活動。
四、打造海峽旅遊品牌,加強兩岸旅遊互動,積極探索深化旅遊合作新途徑
赴金旅遊人數增長較快。福建居民經廈門口岸赴金旅遊達987個團、2.22萬人次,人數比上年增長30%;赴金旅遊手續更加簡化,辦理時間從40天縮短到15天;赴金門、澎湖旅遊在廈就地辦證權已經落實。
福建居民赴澎湖旅遊實現零的突破。10月2日廈門口岸首發團290人赴澎湖旅遊,至12月底赴澎湖旅遊人數共達770人次,占全省赴澎湖旅遊的73%,逐步形成廈—金—澎黃金旅遊線路
加強與台灣旅遊業界的交流互動。建立廈金旅遊合作定期懇談會制度,共同組團參加中國國際旅交會、海峽兩岸台北旅展、兩岸旅行業聯誼會,共同宣傳推介廈金旅遊產品;市旅遊協會組織福建首個美食文化交流團赴台灣地區舉辦美食交流活動;全年共接待台灣旅遊團體和媒體記者三十多批次來廈採風;全市有4家國際旅行社被省旅遊局評為金馬澎旅遊組團先進單位。
五、健全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組織編制《廈門市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全面營造又好又快發展新環境
建立信息服務平台。湖濱南路旅遊集散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國廈門旅遊網”完成了升級改版,旅遊諮詢服務中心、114旅遊呼叫中心、 111858旅遊諮詢熱線、星級酒店旅遊觸控螢幕、旅遊宣傳資料架旅遊資訊媒介全年服務遊客190萬人次、發放旅遊宣傳資料二百多萬份。
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制定《廈門市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全面落實旅遊企業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對旅遊安全管理實行量化考核;建立旅遊行業小區簡訊群發系統;協同相關部門和各區加強水上客運、旅遊客運、旅遊餐飲、節慶活動、旅遊設施設備等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
完善旅遊質量服務平台。在全省率先開展旅行社質量信譽等級評定工作;建立旅行社、導遊人員誠信管理檔案,及時公示旅行社和導遊員基本信息;做好旅遊投訴受理工作,2007年廈門市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共受理各類投訴217件,辦結率100%,為遊客挽回經濟損失11萬元;加強旅遊市場檢查工作,全年共檢查旅遊團隊1.4萬個,查處違規行為327起,導遊員IC卡管理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加強旅遊人才隊伍建設。認真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與廈門大學共同舉辦“旅遊戰略管理”研究生班,開設“21世紀旅遊新觀念”系列講座,舉辦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旅遊酒店緊缺崗位等培訓班;繼續辦好旅遊培訓超市,與市總工會、市勞動保障局共同開展旅遊飯店服務技能大賽,廈門市政府授予3名技術狀元、20名技術能手光榮稱號;開展“學習八榮八恥,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主題系列活動,舉辦評選“市民喜愛的導遊員”、“高校未來導遊之星”、“導遊形象大使”等活動;舉辦旅遊企業用工供需見面會,召開廈門旅遊飯店人力資源研討會,完成了《廈門飯店行業人力資源調查報告》。
2010年8月
改一市兩法局面
因應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市的新形勢,廈門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28日舉行第23次會議,決定從8月1日起,50部涉及廈門民生的經濟特區法規,將適用於島外。
即將擴大適用於島外的這50部特區法規,涵蓋經濟建設、市政管理、科教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
上述50部經濟特區法規,雖然之前立法上僅限適用於島內,但根據國務院的相關規定,在不與國家法律法規牴觸的前提下,法規可適用於整個廈門市。這次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將50部經濟特區法規正式適用於島外,打破了“一市兩法”的尷尬局面,使島內外一體化有法可依。
今年六月在此間舉辦的第二屆海峽論壇上,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披露了一個重大政策利好:國務院已批准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至全市。此舉意味著長期以來困擾廈門發展的“一市二法”尷尬局面,從此將走進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