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新埭

平湖新埭,位於平湖市境北端,距市區15公里,東瀕上海塘,西鄰嘉善縣大通鄉,南接秀溪鄉,北靠大茅塘,與上海市金山區交界。百米寬的上海塘緊靠其旁,平興公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利。新埭鎮境內水網密布,水資源豐富,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新埭鎮河網大多屬黃浦江水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湖新埭
  • 位於:平湖市境北端
  • 寬度:150-250米
  • 分類:景觀
新埭鎮,新埭鎮-鄉鎮介紹,新埭鎮-歷史沿革,新埭鎮-自然地理,新埭鎮-經濟發展,新埭鎮-支柱產業,

新埭鎮

黃浦江上海支流上海塘穿境而過,寬度在150-250米。可通航300噸級的船舶,上海塘河寬水深,終年不凍,是新埭及平湖市的水上交通要道。

新埭鎮-鄉鎮介紹

新埭鎮
新埭鎮位於平湖市域北部,是平湖市的“北大門”,東北毗鄰上海市金山區,西鄰嘉善縣,南與平湖市廣陳、鐘埭鎮接壤,與國際大都市上海僅咫尺之遙 ,跟平湖市區僅11公里,跟320國道只有1.5公里。改革開放以來,新埭經濟突飛猛進,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2000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58億元,全社會外貿出口交貨值9.29億元,財政總收入4569.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48元。新埭鎮地處杭嘉湖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熱、土、氣等自然條件良好,而且新埭鎮又東臨上海,西接嘉善,區域優勢十分明顯,為新埭農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埭鎮積極發揮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兩種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效益農業。現全鎮擁有耕地面積59665畝,桑園8234畝,水產養殖面積5700畝,並初步形成了無公害優質大米、西甜瓜、蠶桑、畜牧、名優水產、果樹、花木、食用菌等特色產業。2000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6000噸,油料4100噸,蠶繭449噸,優質水產品1500噸,出欄苗豬20萬頭,生豬飼養11.7萬頭,母豬1.44萬頭。新埭鎮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效益農業的同時,為適應農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始終堅持對農業的大投入和創品牌工作。新埭鎮還加大了其他產業的品牌建設,建立了無公害生豬飼養基地,優質蘑菇種植基地,名優水產養殖基地,促進了產業檔次的提升,推動了品牌化建設進程。
新埭鎮是省級重點中心鎮之一。其衛浴產業發源於20世紀90年代,雖然起步晚,時間短,但發展速度較快,市、鎮兩級加大對這一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建立了集研發、生產、銷售一體的“中國(平湖)潔具城”,組建了潔具行業協會、“長三角潔具科創中心”,全鎮衛浴產業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雄厚的技術力量。該鎮已擁有衛浴生產企業94家,配套企業50多家,年產值以30%的速度增長,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據行業協會市場調查,新埭鎮衛浴主導產品有豪華整體淋浴房、電腦蒸汽房、按摩波浪浴缸、浴室櫃等30多種產品上百種規格,國內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20%,高端產品已開始出口,已經逐步形成了衛浴產業集群。

新埭鎮-歷史沿革

元朝時,新埭屬華亭鄉,到了明朝時期新埭得到了飛速發展;有了“江南十八鎮,就有新埭一個鎮;東鄉十八鎮,不及新埭一個鎮”之說。
明代,新埭鎮集市以源會橋(俗稱包家橋)為市中心,商業發達,市集喧囂,生活安定。有詩云“魚蝦蔬菜競肩挑,盡日喧鬧源會橋,東市喝茶西市酒,往來估客踏虹腰”。集鎮發展以包家橋為中心,向四周發展,因為,新埭為水鄉,所以,形成了橋多、船多。在包家橋周圍建有東柵橋、南柵橋、西柵橋、北柵橋,現保存了南柵橋和北柵橋,也就是太平橋和青雲橋,(現被列為平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城鎮發展以河為中心,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井”字型的小城鎮格局。明清時期,新埭有東市、西市、中市、花街、上塘、下塘,已成為浙北商業繁華重鎮。
明宣德五年(1430年4月)平湖建縣,新埭屬平湖管轄。清光緒十三年,新埭仍屬華亭鄉,轄4都(22-25都),十四坊。據《泖水鄉歌》記載:新埭為“壤接金山水一方,泖湖遍野課農桑,灌田自有潮來去,潦旱無憂十四坊。”
民國十七年(1935年)11月,新埭區縮並為1鎮9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新埭區原1鎮9鄉縮編為1鎮3鄉。
1949年5月11日平湖新埭解放,成立新埭區委,下轄1鎮3鄉。
1956年,撤區並鄉,新埭鎮為縣屬鄉級鎮,泖口、舊埭、丁橋三個鄉併入新埭鄉。秀野、溪洋二鄉和丁橋鄉的4個村合為秀溪鄉。南 厙、石橋二鄉合併為南橋鄉。前眉,曹港二鄉合併為前港鄉。 1958年春,復置新埭區,新埭鄉,新埭鎮與秀溪鄉合併為新埭鄉,10月成立新埭人民公社。
1982年底,新埭鎮單列縮並為新東、蘆西居委。新埭公社下轄13個生產隊。
1983年12月,新埭公社政社分設,改建為新埭鄉人民政府。
1987年5月26是,新埭鄉撤銷併入新埭鎮。
1999年7月,鄉鎮區劃調整,秀溪,南橋鄉併入新埭鎮。現轄18個村和一個社區居委。

新埭鎮-自然地理

新埭鎮位於浙江省北部,地處杭嘉湖平原、長江三角洲前沿,杭州灣北岸,是平湖市的北大門。區域面積77.3平方公里,是平湖市地域面積最大的鄉鎮。新埭鎮區位優勢突出,是來往上海、杭州的必經要地,水陸交通便利,上海外環A7高速興塔出口與新埭工業功能區相連,3分鐘即可上高速,互通滬杭、滬寧,與上海、杭州、寧波、蘇州、崑山等城市均在一小時車程以內,國家四級航道上海塘穿越鎮區,出海港口有上海港與乍浦港。
新埭鎮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新埭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常年平均氣溫15.7℃,無霜期225天,降水量1186.3毫米。常年降水天數136.3天,有7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常年相對濕度82%,年平均霧日31.2天。
新埭鎮的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解放前,新埭鎮人口僅為1.44萬人,到2007年末,新埭戶籍人口已達5.18萬人,是解放前的3.6倍,全鎮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70人,其中就業人口47265人。隨著新埭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進入新埭的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據新埭派出所統計,新埭的外來流動人口已達到32000人。
新埭電力供應充足,擁有華東電網直接供電、嘉興電廠、上海石化發電廠三個電源,已建成110KV變電所一座,具有多電源供電優勢。郵政通信便捷,現已建成電信、廣電兩個寬頻網路。

新埭鎮-經濟發展

新埭鎮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7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7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38億元,外貿出口交貨值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969元。
新埭鎮工業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已形成了以服裝、箱包為龍頭,建築建材、五金機械、衛浴潔具、糧飼加工、豪華私人遊艇等多業並舉的工業格局,已成立了服裝、箱包、潔具、建築機械行業協會。其中服裝、箱包行業是新埭的兩大支柱產業,占全鎮工業總量的71.21%。衛浴潔具是新埭鎮新興行業,也是新埭鎮特色行業之一.,全鎮已擁有衛浴生產企業94家,配套企業50多家,已經逐步形成了衛浴產業集群。2002年,台灣東哥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埭鎮工業功能區獨資設立了遊艇製造廠,使私人豪華遊艇成為新埭鎮的又一特色產業。
2007年,新埭鎮540家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6億元,銷售收入44.8億元,利稅總額3.3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85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37.25億元,利稅總額2.0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9.18億元。全年工業生產性投入審批項目37隻,完成技改投入財務數6.7億元;招商引資實現契約利用外資2013.39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603.64萬美元,引進市外內資6078萬元。
外向型經濟發達,經濟外向度高是新埭鎮經濟的鮮明特點。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名列平湖市前茅,新埭鎮的傳統產業服裝、箱包,90%以上的產品出口,新埭鎮的新興產業———潔具,跨出了國門,遠銷歐美地區。鎮工業功能區、潔具工業城、星閣工業園三級工業園區成為市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主陣地。新埭鎮工業功能區屬平湖市經濟開發區的分區,享受平湖經濟開發區同等優惠政策,潔具工業城是新埭鎮為發展、壯大潔具產業而專設的特色工業園區,以發展潔具和潔具配套產業為主。

新埭鎮-支柱產業

一、潔具潔具製造業既是新埭鎮新興行業,又是新埭鎮特色行業之一。現主要生產浴缸、洗手槽、普通淋浴房、豪華淋浴房以及電腦控制蒸氣房、按摩房等產品,暢銷中國各地,遠銷俄羅斯等國家和中東地區。現有生產企業80多家,年產值3.65億元,其中平湖市澳妮斯潔具有限公司、平湖市歐文潔具有限公司等是新埭鎮潔具行業龍頭企業。
二、建材
新埭鎮現有建材企業10多家,主要產品水泥、磚、水泥彩瓦、多孔板等,暢銷江、浙、滬地區。行業骨幹企業浙江星閣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屬國家中型企業,浙江省行業最大的企業之一。
三、箱包
新埭鎮支柱行業之一的箱包製造業現有箱包生產企業80餘家,以生產手袋、皮包、旅行包、軟箱、拉桿箱、EVA箱等產品,從業人員13459人。龍頭企業有嘉興新秀箱包製造有限公司、平湖市中村箱包有限公司、平湖市南橋箱包廠、平湖市新宇箱包有限公司,浙江銀座箱包有限公司等。
四、服裝
新埭鎮現有服裝企業112家,產品涉及棉布衣褲、茄克衫、牛仔服、皮衣、棉衣、羽絨製品等。新埭鎮服裝已遠銷世界五大洲、四大洋和中國各地,湧現了一批如浙江嘉興同心服裝有限公司,嘉興廣越服裝有限公司、浙江樂美思紡織有限公司、平湖市琨夢達製衣有限公司、平湖市華傑製衣有限公司,平湖市百黎製衣有限公司等龍頭骨幹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