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技術

平板顯示技術

《平板顯示技術》是2002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應根裕、胡文波、邱勇。該書重點介紹電視圖像的平板顯示技術及其在各個領域中的套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平板顯示技術
  • 作者:應根裕,胡文波,邱勇 
  • ISBN:9787115103420
  • 頁數:508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出版時間: 2002-1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平板顯示技術》全書共10章。第一章對7種已為市場認可的平板顯示技術作了全方位的比較。第二章介紹了與圖像顯示有關的人眼生理學、光度學、色度學和電視傳輸的基本原理,為了比較,對陰極射線管顯示技術也作了一定深度的描述。第三章至第九章分別對液晶顯示、電漿顯示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電致發光顯示、 場發射顯示、真空螢光管顯示和發光二極體顯示的原理、結構藝術、驅動電路和套用領域作了全面的介紹。第十章投影顯示是作為顯示大螢幕平板顯示的有力競爭者而引入的。

作品目錄

第1章 平板顯示技術的發展史及其特點
1.1 顯示技術的發展史
1.2 顯示器件的主要參量
1.3 平板顯示技術的發展前景
1.3.1 平板顯示器(FPD)與陰極射線管(CRT)
1.3.2 平板顯示器件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
1.3.3 CRT與FPD的特性比較
參考資料
第2章 視覺和電視顯示基本原理
2.1 人眼的生理特性
2.1.1 眼睛的構造及功能
2.1.2 錐體和桿體細胞
2.1.3 明視覺、暗視覺光譜光效率函式
2.1.4 暗適應和明適應
2.1.5 視敏度和細節視覺
2.1.6 臨界閃爍頻率
2.1.7 視覺閾限的量子理論與差別感覺閾限
2.2 光度學
2.2.1 光通量和發光強度
2.2.2 照度及距離平方反比定律
2.2.3 亮度及朗伯定律
2.3 色度學概要
2.3.1 顏色的基本特性及顏色混合
2.3.2 色覺理論
2.3.3 人眼對顏色的辨別能力和彩色視野
2.3.4 色度圖
2.4 電視傳像原理
2.4.1 圖像的特點與組成
2.4.2 圖像的順序傳送
2.4.3 電視掃描
2.4.4 同步和消隱
2.4.5 全電視信號
2.4.6 電視圖像信號
2.4.7 按人眼視覺特點確定電視標準
2.4.8 彩色電視信號的傳輸
2.4.9 彩色電視的制式
2.4.10 高清晰度電視(HDTV)
2.5 平板顯示器件的參照物——顯像管簡介
2.5.1 螢光屏
2.5.2 電子槍
2.5.3 偏轉系統
2.5.4 玻璃外殼
2.5.5 蔭罩式彩色顯像管
2.5.6 其他類型彩色顯像管
2.5.7 彩色顯像管的前景
參考資料
第3章 液晶顯示
3.1 液晶顯示的發展與特點
3.1.1 液晶顯示的發展過程
3.1.2 液晶顯示的特點
3.1.3 液晶的分類
3.2 液晶的物理特性
3.2.1 有序參量
3.2.2 液晶的各向異性
3.2.3 液晶的連續體理論
3.2.4 外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排列轉變的理論推導
3.3 液晶的光學特性
3.3.1 光的偏振和晶體光學簡介
3.3.2 液晶的雙折射特性和光學性質
3.4 液晶分子的沿面排列和主要參量
3.4.1 液晶顯示器件基本結構
3.4.2 液晶分子的沿面排列
3.4.3 液晶顯示器的主要性能參量
3.5 常見的液晶顯示器件
3.5.1 液晶顯示的三種方法
3.5.2 動態散射液晶顯示器件(DSLCD)
3.5.3 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件(TNLCD)
3.5.4 電控雙折射液晶顯示器件(ECBLCD)
3.5.5 賓主效應液晶顯示器件(GHLCD)
3.5.6 相變液晶顯示器件(PCLCD)
3.5.7 超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件(STNLCD)
3.5.8 鐵電液晶顯示器件(FLCD)
3.5.9 固態液晶膜液晶顯示器件(PDLCD)
3.5.10 多穩態液晶顯示器件(MLCD)
3.5.11 液晶顯示器件小結
3.6 液晶材料及其分子結構
3.6.1 對液晶材料的要求
3.6.2 熱致液晶的分子結構
3.6.3 液晶分子的化學結構和液晶性質的關係
3.6.4 液晶分子結構和液晶物理性質的關係
3.6.5 實用液晶材料簡介
3.6.6 有機分子部分概念和基團簡介
3.7 液晶顯示器件的驅動技術
3.7.1 液晶顯示器件的電極連線
3.7.2 普通矩陣液晶顯示器件的靜態驅動技術
3.7.3 普通矩陣液晶顯示器件的動態驅動技術
3.7.4 抑制交叉效應的措施
3.7.5 提高大容量液晶顯示器件圖像質量的方法
3.7.6 灰度顯示法
3.7.7 動態驅動器原理
3.7.8 液晶顯示控制器原理
3.8 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件(AMLCD)
3.8.1 二端有源器件
3.8.2 三端有源器件
3.8.3 液晶電視
3.9 液晶顯示器的主要材料及製造工藝
3.9.1 液晶顯示器的主要材料
3.9.2 液晶顯示器的主要工藝
3.9.3 液晶顯示器的連線
3.9.4 背光照明系統
3.9.5 彩色濾色膜(CF)
3.10 液晶技術的新進展
3.10.1 LCD技術的發展過程
3.10.2 LCD寬視角化技術的進展
3.10.3 提高回響速度
3.10.4 反射式LCDs
3.10.5 低溫多晶矽(LTPS)TFT LCDs
參考資料
第4章 電漿顯示器
4.1 概述
4.1.1 PDP的定義與分類
4.1.2 PDP的發展史
4.1.3 PDP的特點
4.2 氣體放電的物理基礎
4.2.1 氣體放電的伏安特性
4.2.2 氣體的擊穿和巴邢定律
4.2.3 影響氣體放電著火電壓的因素
4.2.4 輝光放電的發光
4.2.5 氣體放電延遲
4.3 交流電漿顯示板
4.3.1 基本結構
4.3.2 工作原理
4.3.3 壁電荷與壁電壓
4.4 彩色AC PDP
4.4.1 實施途徑
4.4.2 發光機理
4.4.3 結構特點
4.4.4 多灰度級顯示的實現方法
4.5 彩色AC PDP的製造材料和工藝
4.5.1 彩色AC PDP的主要部件及其製作材料
4.5.2 光刻技術和絲網印刷技術簡介
4.5.3 前基板的關鍵製造工藝
4.5.4 後基板的關鍵製造工藝
4.5.5 總裝工藝
4.6 彩色AC PDP製造技術的發展狀況
4.6.1 PDP結構的發展
4.6.2 PDP製造工藝的發展
4.6.3 新材料的套用
4.7 彩色AC PDP電路系統
4.7.1 三電極表面放電型彩色AC PDP的工作原理
4.7.2 驅動方法
4.7.3 驅動電路
4.8 顯示動態圖像時的干擾及解決措施
4.8.1 顯示動態圖像時的干擾及其形成機理
4.8.2 顯示動態圖像時的干擾的抑制措施
4.9 直流電漿顯示板
4.9.1 DC PDP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4.9.2 DC PDP的製作工藝
4.10 PDP的套用
4.10.1 PDP的套用領域
4.10.2 PDP產業的發展狀況和市場展望
4.10.3 PDP技術的發展趨勢
參考資料
第5章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
5.1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簡介
5.2 有機電致發光基本理論問題
5.2.1 有機/聚合物半導體材料簡介
5.2.2 有機/聚合物電致發光器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5.2.3 有機薄膜的形態結構對器件性能的影響
5.2.4 表面與界面結構對器件性能的影響
5.3 有機電致發光材料
5.3.1 小分子有機電致發光材料
5.3.2 聚合物電致發光材料
5.3.3 三線態電致發光材料
5.4 有機發光二極體製備工藝
5.4.1 基片清洗
5.4.2 預處理
5.4.3 有機薄膜的製備
5.4.4 金屬電極的製備
5.4.5 OLED陰極隔離柱和彩色化技術
5.4.6 OLED的穩定性和壽命
5.5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驅動技術
5.5.1 靜態驅動器原理
5.5.2 動態驅動器原理
5.5.3 帶灰度控制的顯示
5.6 有源驅動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
5.6.1 有源驅動與無源驅動的比較
5.6.2 低溫多晶矽TFT技術
5.6.3 低溫多晶矽TFTOLED的套用研究
5.7 新型OLED顯示技術
5.7.1 柔性電致發光器件
5.7.2 矽基發光二極體(OLEDoS)微顯示技術
5.7.3 透明OLED器件(transparent OLED)
5.7.4 表面發射OLED器件(Surface emitting OLED)
5.7.5 噴墨列印技術
5.7.6 絲網印刷製備OLED器件
參考資料
第6章 電致發光顯示(ELD)
6.1 電致發光顯示的分類與特點
6.2 粉末型交流電致發光板(ACPELP)
6.3 薄膜型交流電致發光板(ACTFELP)
6.4 電致發光用的發光材料與電介質材料
6.5 電致發光顯示器件的驅動方式
6.6 薄膜電致發光板的套用
參考資料
第7章 場致發射平板顯示器(FED)
7.1 場致發射
7.1.1 場發射顯示原理
7.1.2 場發射理論
7.1.3 FowlerNordheim公式的精確性
7.2 微尖陣列場發射陰極(FEA)
7.2.1 金屬微尖陣列場發射陰極
7.2.2 矽襯底微尖場發射陣列
7.3 微尖發射體的性能
7.3.1 微尖發射的特點
7.3.2 發射體幾何參數的影響
7.3.3 發射體材料的影響
7.4 FED中的發射均勻性和穩定性問題
7.4.1 電阻限流原理
7.4.2 FEA限流電阻層結構
7.5 聚焦型FED
7.5.1 聚焦FEA結構
7.5.2 聚焦FEA工藝
7.6 支撐技術
7.6.1 支撐結構的必要性
7.6.2 玻板受力分析
7.6.3 支撐牆體受力分析
7.7 FED中真空度的維持
7.7.1 FEA發射性能的降低機制
7.7.2 FED中消氣劑的使用
7.8 FED中的螢光粉問題
7.9 新一代場發射顯示器件
7.9.1 發展新型FED的必要性
7.9.2 納米管場發射顯示器件
7.9.3 彈道電子表面發射顯示
7.9.4 表面傳導發射顯示(SED)
7.9.5 MIM結構的FED
7.9.6 金屬-絕緣層-半導體-金屬(MISM)FED
參考資料
第8章 真空螢光顯示(VFD)
8.1 VFD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8.2 VFD用的螢光粉
8.3 VFD的電學與光學特性
8.4 VFD中的特殊問題
8.5 VFD的驅動方式
8.6 VFD的套用
參考資料
第9章 發光二極體(LED)顯示
9.1 概述
9.2 有關半導體及pn結注入發光的基本知識
9.2.1 有關能帶的基本常識
9.2.2 有關pn結的基本知識
9.2.3 複合理論
9.3 pn結注入發光
9.4 發光二極體的發光效率
9.5 發光二極體製造中的主要工藝技術
9.5.1 外延生長技術
9.5.2 擴散技術
9.5.3 製備電極
9.6 發光二極體材料
9.7 超高亮度和藍光LED的結構
9.7.1 超高亮度LED的結構
9.7.2 藍光LED結構
9.8 發光二極體的特性
9.9 發光二極體套用領域的拓展
9.10 LED的套用及相關電路
9.10.1 信息刷新原理
9.10.2 灰度掃描的實現
9.10.3 掃描控制電路總體說明
9.10.4 彩色顯示屏的γ校正
9.10.5 顯示屏均勻性的改造
9.10.6 戶外LED顯示屏開關電源的設計
參考資料
第10章 投影顯示
10.1 投影機的分類
10.2 投影管式投影機
10.3 液晶投影顯示
10.4 數字光路處理器投影機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