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鉗工:機械加工製造類

工具鉗工:機械加工製造類

《工具鉗工(機械加工製造類)》內容簡介:加強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重要職責,為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編者針對湖北省的實際情況,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一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職業培訓教材叢書》,涉及服務類、建築類、機械加工類、電工電子類等適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50多個崗位,對幫助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全省各有關機構要適應形式的發展要求,積極引導和保護好農民朋友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大力推動湖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上新台階。 《工具鉗工(機械加工製造類)》為其中之一的《工具鉗工》,書中具體包括了:常用量具與測量、常用模具的結構類型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工具鉗工:機械加工製造類
  • 出版社: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198頁
  • 開本:32
  • 定價:11.50
  • 作者:聶正斌
  • 出版日期:2009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240224, 7535240224
  • 品牌: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工具鉗工(機械加工製造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職業培訓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基本知識
一、識圖知識
二、公差與配合

第二章 常用量具與測量
一、常用量具
二、測量

第三章 基本操作
一、劃線
二、鏨子鏨削
三、銼刀和銼削
四、手鋸和鋸削

第四章 孔、螺紋加工
一、孔加工
二、螺紋加工

第五章 刮削、研磨與拋光、矯正與彎形
一、刮削
二、研磨與拋光
三、矯正與彎形

第六章 工具機夾具
一、概述
二、常用工具機夾具

第七章 常用模具結構、安裝與調試
一、常用模具的結構類型
二、常用模具的安裝與調試
主要參考文獻
培訓機構名稱、地址

文摘

插圖:


相對測量(又稱比較測量或微差測量):將被測量與同它只有微小差別的已知同種量(一般為標準量)相比較,通過測量這兩個量值間的差值以確定被測量值。例如用機械式比較儀測量軸頸,測量時先用量塊調整零位,再將軸頸放在工作檯上測量。此時指示出的示值為被測軸頸相對於量塊尺寸的微差,即軸頸的尺寸等於量塊的尺寸與微差的代數和(微差可以為正或為負)。
(3)根據工件上同時測量的幾何量的多少,測量方法可分為以下兩種。
單項測量:對工件上的每一幾何量分別進行測量的方法,一次測量僅能獲得一個幾何量的量值。例如用工具顯微鏡分別測量螺紋單一中徑、螺距和牙側角的實際值,分別判斷它們是否合格。
綜合測量:能得到工件上幾個有關幾何量的綜合結果,以判斷工件是否合格,而不要求得到單項幾何量值。例如用螺紋通規檢驗螺紋的作用中徑是否合格。實質上綜合測量一般屬於檢驗。
單項測量便於進行工藝分析,找出誤差產生的原因,而綜合測量只能判斷零件合格與否,但綜合測量的效率比單項測量高。
(4)根據被測工件表面是否與計量器具的測量元件接觸,測量方法可分為以下兩種。
①接觸測量:測量時計量器具的測量元件與工件被測表面接觸,並有機械作用的測量力。例如用機械式比較儀測量軸頸,測頭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與軸頸接觸。
②非接觸測量:測量時計量器具的測量元件不與工件接觸。例如,用光切顯微鏡測量表面粗糙度。
接觸測量會引起被測表面和計量器具的有關部分產生彈性變形,因而影響測量精度,非接觸測量則無此影響。
(5)根據測量在加工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測量方法可分為以下兩種。
①主動測量:是指在加工過程中對工件的測量,測量的目的是控制加工過程,及時防止廢品的產生。

序言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解決三農問題,最根本的出路在於城鎮化,創造有效的就業崗位,引導農村勞動力向製造業和服務業等非農產業轉移。我省是農業大省,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做好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工作,對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我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步伐加快,成效明顯。但是,由於長期以來的二元經濟結構,形成了城鄉分割的就業管理體制,致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仍然面臨較大困難。專業技能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瓶頸”所在。一方面,隨著部分企業生產項目調整、生產方式轉變、產品更新換代加快,企業對勞動者的技能要求、管理能力要求有了較大的提高,符合企業用工要求的技術工人、高級管理人員相對缺乏;另一方面,許多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由於教育培訓不足,文化程度偏低,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能與用工單位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形成有人無事做,有事無人做的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