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渡(河南省台前縣將軍渡)

將軍渡(河南省台前縣將軍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將軍渡位於台前縣縣城南約二十里的孫口渡口,是劉鄧野戰軍司令部渡河之處,人們稱之為“將軍渡”,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樹碑於此。孫口將軍渡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與山東梁山縣隔河相望,是溝通、魯兩省的重要紐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將軍渡
  • 地理位置:台前縣城南
  • 名字由來:劉鄧野戰軍司令部渡河處
  • 重要性:溝通兩省的重要紐帶
1簡介,2現狀,3歷史回顧,

1簡介

1947年6月30日夜,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一、二、三、六縱隊十萬大軍,在司令員劉伯承與政委鄧小平的率領下,於東阿至濮城橫亘300華里的地段上,強渡黃河,挺進中原,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

2現狀

渡口有百噸雙身鋼質渡輪兩艘,躉船一艘,建成石質四級碼頭,一年四季,碼頭異常繁忙,為當地經濟建設貢獻力量。在緊靠渡口的臨黃大堤上,聳立著一通高3米,寬1米的石碑,坐北朝南,正面陰刻“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孫口渡河處”。其座上有波浪式浮雕,猶如萬里奔騰的黃河,洶湧澎湃,氣勢雄偉。

3歷史回顧

1946年下半年,為了確保大軍能勝利渡河,冀魯豫軍區成立了黃河司令部,司令部就駐在孫口。1947年劉、鄧首長在此渡河時,朱德總司令曾到孫口,並給黃河司令部的水手們講了話,作渡河動員報告。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同志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人,從孫口上下三百里黃河上,採取強渡和偷渡相結合,一舉突破黃河天險,千里挺進大別山。1949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又從孫口渡河。當時人員多,時間緊,又有大量的炮車、卡車和其它輜重,黃河司令部與當地發動廣大民眾,克服重重困難,籌集大船180艘,麥秸80萬斤,還有大批的木板、木樁、繩索、鐵絲等物,在濤濤的黃河上搭起一座浮橋,南下大軍浩浩蕩蕩地過了十幾天,勝利完成渡河任務,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不朽的功勳。
將軍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